三、搞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对于促进人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搞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发展要求的凝结和升华,也是中国对中国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下进行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个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价值层面。德育主体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针对大中小幼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实行符合各阶段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德育,也就是德育工作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前提下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进行,以使大中小幼各阶段德育工作发挥最大的实效。
2.搞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的衔接
搞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要做好德育的纵向贯通,实现大中小幼德育工作的有机衔接,从学生不同阶段的道德认知水平、具体德育目的的逻辑层次以及国家在不同时代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出发,所以德育工作的进行要有先后逻辑和针对性。但是一些基本的道德教育,比如:诚信、友爱、正直、勇敢等道德教育在大中小幼德育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促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首先,对于衔接的方式可以尝试多种方式的融合,比如将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社会德育工作以及相应的家庭德育与个体发展的关键期相结合,综合各种德育方式优点实现各阶段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搞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衔接,在现阶段各德育主体可以借助新出现的科学技术对各阶段的德育方式、德育内容、德育客体进行分析,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阶段德育客体最适应的德育方式等。再次,大中小幼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效配合,因为德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德育不是学校老师独有的职责,而是老师、家长、社会各主体共同的责任所在,所以大中小幼德育工作有效衔接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合力而为之,各自从自身的立场做好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环境氛围。
3.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场
个体的德育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家庭是德育进行的第一场所,是个体接受道德教育的启蒙地,但是家庭德育具有自发性、随意性的特点,易受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而学校德育,具有明确的导向、严谨的组织,符合德育的规律,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有很大的优势,具有主导性、选择性等特点,但由于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可能会导致德育内容过时,德育方式单调,如主要以教师的灌输为主等;而社会德育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于个体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而且是无所不包的,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共存,难以控制和筛选,且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关系松散,但社会德育有利于个体了解社会,发展其兴趣、特长。此外,有调查研究表明,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是第一位的。① 所以不可轻视社会德育工作、社会良好德育氛围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德育工作各有利弊,学校、家庭、社会都要重视德育工作,据自身德育的特征取长补短,加强德育场中的横向联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德育工作的有效配合。构建和完善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学校德育为主导,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区德育为依托”的全面渗透、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② 从而提高德育工作整体效果,形成全员参与德育的良好氛围。
4.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是德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和中介,没有德育内容也就无法进行德育工作,完善德育内容体系有利于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要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就必须坚持“立足当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又要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同时要借鉴吸收外国优秀道德文化,更要立足时代发展对道德的要求,从整体出发完善德育内容体系的不足方面。此外,针对德育内容整体体系的建构,德育工作者要做好德育内容的分类和分层,将存在疑问的德育内容分层边界明确化,寻找支撑德育内容分层的理论依据,使德育内容体系层次清晰。再则,德育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德育内容要接近社会生活实际,而不是剥离了生活的抽象理论,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道德的力量,做出好的道德行为,所以道德理论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联系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将道德理论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
5.与时俱进完善德育途径和方法
德育途径和方法是各级德育工作发挥效能的具体形式。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正确的主张必须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①。可见德育途径方法体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时代的到来,原有的学习模式不再完全适应学生需要,故原有的德育途径和方法也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确保德育效果的有效发挥。建立符合大中小幼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各阶段学校德育的要求、时代发展特征的德育途径体系与方法体系是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环节。
完善德育途径体系建设,首先要坚持德育途径与德育目标相适应,德育途径与德育客体相适应,德育活动的形式要与德育活动的内容相适应。其次,要做到学校德育途径、家庭德育途径、社会德育途径三方面相统一,形成有效的合力,要优化组合不同的德育途径对个体进行特定道德内容的教育以充分发挥德育途径的作用,以实现德育效果最优化。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活动的“利器”。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德育方法就是德育工作的利器,运用得好则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首先,要提升德育方法的实效性就要从整体上优化德育方法体系,从各德育方法的特点及功能出发,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整体功能。其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整合道德教育发展要求,切合实际需要,改革和创新道德教育方法,使德育方法回归实践层面,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真正做到为德育工作服务。再次,将教师的道德教学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将道德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需要有针对性地、适当地引导学生。
我国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完善与德育工作相关的各个方面来促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同时,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是一个不间断的建设过程,一个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建设过程,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完成的建设过程。需要全体社会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坚持不懈做好德育工作、全方位做好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搞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周青青,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梅梅,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①杜时忠:《德育实效的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第2期。
②张忠华:《传承与超越: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41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