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置区域
第一节 建置沿革
西周时期,扶风地域属岐邑,为京畿要地。东周时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在扶风地域内的法门地区始设美阳县,在揉谷地区设立邰县。西汉时期,美阳县、邰县归属雍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设立右扶风,美阳县、邰县归属右扶风辖领,至新莽时又归属扶风都尉大夫府。东汉时期,美阳县辖区未变,邰县改为武功县。至三国时期,域内属魏国,美阳县、武功县治未有改变,划归扶风郡统辖。西晋时期,美阳县属扶风国,武功县属始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止美阳县,在扶风地域的北部,岐山地域的东北部设立周城县,美阳县地并入周城县,治城在今周原遗址,归属平秦郡。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撤武功县,在武功县治姜嫄设立美阳县,辖扶风地域的南部及武功县全部,属归武功郡辖领。北周天和四年(569),移美阳县治于崇正镇(今扶风法门地区)。建德三年(574)移周城县治于眉城,在原周城县址设立三龙县,又撤美阳县,县地归于岐山,并将武功县治移置于中亭川(今武功镇)。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改三龙县为岐山县,治城在岐山(今箭括岭)南十里,唐高祖武德三年(620),于武功长宁镇始设扶风县(俗称东扶风),在今扶风县城老区设立湋川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撤除设立在长宁镇的扶风县;至贞观八年(634),再改湋川县为扶风县,在崇正镇设置岐阳县,属凤翔府扶风郡。元和三年(808)撤岐阳县。至五代后梁、唐、晋、汉、周时期,扶风县置未曾有所变更,归属凤翔府统辖。北宋时期,扶风县置亦未变更。南宋初期(1127),金王朝统治北方后扶风县更名为扶兴县,后又改回扶风县名,仍归凤翔府统辖。元、明、清三个朝代期间,扶风县名和治域均未改变。元朝时期,扶风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凤翔府所辖,明清时期则归陕西省布政使司凤翔府辖领。
进入中华民国,扶风县属陕西关中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三十八年(1949),归宝鸡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
1949年7月13日,扶风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宝鸡专员公署。1958年12月,扶风县与武功县、兴平县合并为兴平县。1961年8月,扶风县从兴平县分出,隶属宝鸡市,至2010年,扶风县行政建置未有变更。
第二节 位置与面积
一、地理位置
扶风县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5′~108°03′,北纬34°12′~34°37′。
扶风县地处中国第二阶梯黄土高原南沿渭河盆地中西部,位于陕西省的中部偏西地区,界于西安市和宝鸡市之间,东距西安市111千米,西至宝鸡95千米。
扶风县的东北部与永寿县、乾县交界,东部与杨陵区、武功县相接,南部与周至、眉县毗邻,西部与岐山县接壤,北部与麟游县地域相交。县域最东边为揉谷乡法禧村,其坐标为东经108°03′14″,北纬34°15′08″;最西边为午井镇小寨村,其坐标为东经107°45′01″,北纬34°20′05″;最北边为南阳镇罗家咀村,其坐标为东经108°03′,北纬34°37′;最南边为绛帐镇滩上村,其坐标为东经107°53′29″,北纬34°12′45″。扶风县城老区位于境内中部湋河和七星河交汇之处的河谷阶地,县城新区位于老区北部1千米的塬地。县城距永寿县界25千米,距乾县县界20千米,距武功县界20千米,距杨陵区地界15千米,距眉县县界15千米,距岐山县界13千米,距麟游县界35千米。
扶风县东距杨陵区34千米,兴平县60千米,咸阳市83千米;西距凤翔县51千米,岐山县30千米,甘肃灵台县123千米。
二、县域面积
1990年,扶风县县域面积为745.8平方千米,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0.4%、宝鸡总面积的5.02%。
2008年12月,根据国务院国函批复,扶风县揉谷乡划归杨陵区。至此,扶风县域面积为705.28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