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填报高考志愿必须知道的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一个好的志愿,一个好志愿的标准应该是符合自己的个性、不浪费分、到好城市、上好大学、学好专业。作为家长和考生,如果想填报一个好志愿、又不愿意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的话,那么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理解相关政策
政策性强是高考志愿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高考志愿填报的基础就是志愿填报政策。对于政策,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吃透政策,而不是去探讨政策的合理性,或者望文生义地去解读政策,比如对于“平行志愿”,我们要知道平行志愿的规则,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平行志愿,那么随便报几个学校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只有理解了政策,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对策,比如平行志愿的提档比例是多少,应不应该填报提前批次,贫困专项计划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该考虑“强基计划”,等等,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因为政策性原因落榜,而且也能使高考成绩的利用达到最大化。
学校与政策方面,以下几条是考生和家长必须要了解的:
(1)本省招生批次设置情况;
(2)所报批次是平行志愿还是梯度志愿,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的录取规则;
(3)所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
(4)身体状况对录取专业的影响。
这些政策在本书中都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另外也需要随时关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原省招办,后续内容中为叙述方便有的地方直称为省招办)发布的信息,因为每年政策都会有一些微调。
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
在确定学校和专业,尤其是专业的时候,必须对自身的情况做一个综合的评价,俗话说“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般要遵循兴趣第一的原则,然后再辅以其他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试想一个好动且又对数学毫不感兴趣的同学,让他去学软件工程专业,那一定是痛苦万分的,因为软件工程一方面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另一方面需要经常坐在电脑前熬夜写代码。让一个性格内向且又不善言辞的同学去学习工商管理,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所以从兴趣、性格、特长、家庭等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分析,对确定自己的专业大有裨益,而且这项工作往往也是别人难以替代的,家长、老师、专家的建议也只能作为参考。
收集往年录取数据
高考志愿填报的依据是院校往年录取的数据,能否报考某所学校,主要就是拿考生的成绩和院校的往年录取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考生的位次高于某所大学近几年的最低录取位次,那么说明被该所大学录取的可能性就较大,高的越多,录取的可能性越高。如果想知道能否被某个专业录取,就需要知道该校该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所以必须拥有以下两类数据:
(1)在本省招生高校近3~5年的各批次录取分数、招生计划等;
(2)各大学近三年的专业录取分数。
本书的第六章、第七章提供在陕招生高校近四年的院校录取数据和近三年的专业录取数据,并用独家算法按录取难度从高到低排列,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全面、编排最为科学的书籍之一。家长和考生也可关注个人公众号“陕西志愿通”获取最新信息。
了解30所左右的大学
最好能根据模拟考试的成绩,再结合所在学校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大致确定一下自己所处的位置,锁定30所左右的大学作为目标院校,然后去了解这些大学。主要从学校的优势专业、历史变革(尤其是1952年以后的历史)、所处的地理位置、学校的整体实力等四个方面去了解这些学校,这样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就不至于茫然。就算所了解的学校最后与自己的高考成绩不相符,那么你也掌握了了解学校的方法,在最后志愿填报的时候用这些方法还可以帮你快速地去了解其他大学。这个环节要在平时完成,且费时较多,所以最好是家长去做。
了解50个左右的专业
选择专业的前提是了解专业的内涵,所以在确定专业的时候,除了要对自己的兴趣、性格等做分析、定位,还要知道这个专业究竟学什么、毕业后能干什么,这样才能将自身的定位与专业结合起来。在填报志愿之前最好能了解50个左右的专业,这样在专业选择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掌握一定的填报技巧
填报志愿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必需的,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方法好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好有可能前功尽弃,所以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与技巧。不要觉得这个很难,可以说,方法和技巧是以上所列六个因素中最简单的,当然用活、用好是另外一回事。
本书主要将围绕以上六方面逐一分析,有些方面限于篇幅不能展开,只能提纲挈领,如果想更深一步的理解,可以参考其他资料,或者上网查找,绝大部分的信息都可以从网上免费获得,所以一定要利用好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