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艾兰先秦诸子哲学概念的隐喻研究
艾兰教授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的序言中说∶"此书是一部关于语言以及用语言组织思想的方式的著作。"作者运用当代西方隐喻理论来解读早期中国哲学经典,尝试从语言的隐喻性入手探析先秦诸子哲学思想的本喻,以构建以水的隐喻来表述思想的先秦哲学的体系。在语言学界,隐喻被视为重要而有效的修辞格,它具有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借此物言彼物,有助于表述复杂的内容,从而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以理解抽象的概念或复杂的事物。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和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的"替代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研究界对隐喻的探讨更加深入而成熟。随着西方有关隐喻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随着认知学的兴起和发展,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符号学家乃至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隐喻这一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从而,隐喻的认知功能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形成下述共识∶ 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以一种事物理解和感知另一种事物,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体悟蕴含其中的深层含义;隐喻对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隐喻体现了民族性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质。
第一节 艾兰对隐喻理论的接受
艾兰主要借鉴了约翰·莱克夫(John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①( Metaphors We Live By)中的经验主义隐喻观。
一、莱克夫隐喻理论的形成基础
概念的厘定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研究隐喻时总要提出自己对隐喻的见解。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增强文章感染力和生动感的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段,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成为一种广泛而重要的文化现象,它能揭示出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基本观念,它自身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也就是说,就像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说的那样,隐喻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有着明显的规范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修辞学问题,它还关涉人类学、哲学、认知学、心理学、文学、美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问题。
无论在西方文化史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就其认知功能来言,隐喻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国外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很久以来,隐喻都被认为是语言学领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效的修辞格,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使表达显得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或者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用已知事物去表达其他事物或者更复杂的内容。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和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的"替代论"。"对比论"的主要意思是,把隐喻看作一个物体到另一物体的转移,主要功能是修饰作用。这一点可以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证明∶"隐喻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性词的转义,不是从’种’转移到’类’,就是从’类’转移到’种’,或者从一个’类’转移到另一个’类’,或者依照类似完成转移。"而"替代论",就是用一个表达式去取代某一个意义相等的仅仅取其字面意思的表达式,结果形成隐喻,也就是用词语意义的丰富性来传递要表达内容的丰富性。这两种观点都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是语言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的修辞格。
西方研究界对隐喻特别关注,随着西方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很多哲学家、社会学家、符号学家,甚至一些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隐喻这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说,隐喻研究突破了单一的修辞格研究,走向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道路。语言学界的研究是沿着亚里士多德确立的修辞格传统一路走来的,现代修辞学、问题学和风格学仍然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是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认知语言学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于是,隐喻的认知功能也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很多研究者达成共识,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感知另一种事物,并从该事物中体会其所内含的深层结构和意义。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人质疑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并提出了他的理论——互动理论,这个人就是理查兹。他1936 年发表了《修辞哲学》后,又引起了人们对隐喻的高度关注。理查兹认为,思想是隐喻性的,隐喻不是普通语言的偏离,隐喻是不同事物在词语或者词组交互作用下产生出两种思想。理查兹首先提出了"互相作用"的概念,人们使用隐喻时有两样不同的思想在一个词语或者短语中活动。1962年,布莱克发表了《隐喻与模型》的论文集,他在理查兹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互动论",并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和分析。他认为,隐喻出现在句子中,一个句子中只有部分词用作隐喻,其他部分用作字面意义。做隐喻用的这些词语就是"焦点"。每一个隐喻陈述中都有一个主要概念和一个次要概念,这两个概念互相作用,并激活了听众的想象力,使这个相关的次要概念适合主要概念。
隐喻理论的发展都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认知观的隐喻理论研究成果最突出的就是乔治·莱克夫和马克·约翰逊1980年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这本著作发表后,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们理论的基础上,福科尼耶(Fauconnier)又提出了"合成空间理论",重点也是论述互动作用。莱克夫等人的隐喻观也就是艾兰教授在《水之道与德之端∶ 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这本著作里重点提到的。艾兰运用该理论解释和分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范畴中的哲学概念。
二、莱克夫等人的隐喻理论
"经验"在莱克夫等人的理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在人们的概念体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的事物是通过人们对它们的体验而起作用的。我们的经验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我们的经验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这样的经验决定了我们的概念传统。隐喻不仅仅属于诗歌或者修辞的范围,而是影响我们观察思考和行动方式的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它打开了隐喻研究的一扇大门,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莱克夫和约翰逊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大多数基本的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时间就是金钱""人生是旅行"等结构化隐喻,在英语和汉语里都能衍生出许多可以联成一个系统的隐喻表达式。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要了解隐喻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着怎么样的作用,需要从人们思维的载体——语言以及我们所依赖的概念的传统着手。世界上所有的存在即万物在人的头脑中都有各自的概念,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在联系人们同周围的世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指出,人们头脑中的这一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外一种事物,就是在一种概念基础上理解另一种概念,而两种概念的联系正是通过隐喻联系起来的。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联想和理解就是人们的隐喻性思维。其中,概念隐喻是人们隐喻性思维的直接体现。概念隐喻是指隐含在人类语言中的隐喻,而且在他们的影响下使用着相关的语句或者短语。他们认为,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语言中。同时,他们还强调经验在语言理解中的重要性。人类经验起源于人类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类自身的感觉动力器官、智力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每一种经验都有完整的形态,人类最初的最基本的经验是对具体的、能够明确确定的事物的经验,如方位概念,人们就能很具体地感觉到。但是对那些抽象的,不能确定的概念,例如,思想、感情等,人们不能像感觉方位那样很快很明确地感受到,因此,人们需要以相关的方式根据对具体概念形成的经验去构成抽象概念的经验。这就是前面说的隐喻思维的具体描述。也就是说,隐喻思维使人们参照一种经验去理解另一种经验域,这也就意味着隐喻思维产生于不同的经验域之间。隐喻思维的产生不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类似性或者相似性,而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们思维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的隐喻思维方式使人们看到了事物之间的隐喻关系,也就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概念之间隐喻的基础,是人们对事物的经验。他们认为,隐喻可以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
莱克夫和约翰逊不仅谈到了隐喻在人们思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探讨了隐喻的运作机制,即隐喻是怎么样在人们的头脑中起作用的。他们指出,隐喻的焦点根本不在语言,而在人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领域,或者说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过去的隐喻理论都将隐喻视为语言本身的问题,或者存在于词语层面,或者存在于语法、语义、语用、语境等层面,因此两个概念之间是有分歧的。但是莱克夫认为,隐喻存在于思维中,存在于我们的概念体系中,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中。人们首先以隐喻化的概念思维来思考世界,然后以隐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概念体系来源于人们的生活经验,也来源于社会文化的氛围中,来自已经存在的或者被体验过的经验或者新创造的新产生的经验相似点。我们理解和谈论事物的方式,也和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必然与这个文化的基本概念体系的隐喻化结构是一致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由概念构成的,而概念隐喻可以说是创造新概念的最重要的途径。莱克夫等人通过概念隐喻要探究的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也就是人类怎样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概念,怎样认知客观存在的世界。他们研究概念隐喻更多地想要解决的是哲学问题,而不是表面上的语言问题。
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都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而派生出了另一种隐喻——本体隐喻。在这种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其实,这里也就是他们认为的概念隐喻,因为他们最注重的是人自身的经验,所以人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就依赖实体的隐喻,从一种经验理解另外一种经验。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人类文化最基本、最有价值的概念是有隐喻性的,这种隐喻的对象是和人类发生密切关系的实体和事物。
莱克夫的另一隐喻方面的著作是《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在这本著作中,作者主要讨论了语言现象所反映出的人的认知能力。以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正在急剧上升,因为它关心的是对自身的认识以及作为人的价值,把人类思维结晶的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一方面,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又通过语言现象来揭示人的认知能力。这本书就是通过"范畴化"这种最常见的思维活动来探讨人类思维的奥秘,同时尝试运用新的认知观来观察分析语言现象。①
相对于西方的隐喻研究,国内对隐喻的研究就显得薄弱多了。早期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隐喻修辞格的研究,如相近修辞格的修辞效果的对比,或者中英文隐喻使用的对比研究等,多限于语言学问题。不过这几年,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西方研究成果的引进与介绍,国内也出现了很多介绍国外隐喻研究情况的论文,并且国内的隐喻学研究也逐步扩大了范围,走出了语言学领域的限定,也逐渐认识到隐喻已经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符号学的深入发展,语言的符号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这种符号的认知和理解的研究也就提上了日程,因此,隐喻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释方法。很多领域已经把隐喻理论运用到实际问题和实际学科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因为一定的思想、行为、观点、看法等,都要借助于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进行表述,隐喻性已经被诸多学者认为是语言的一个普遍的本质的属性。这样,对每一个实际问题的研究就不能跳过语言的隐喻而进行研究。国内的隐喻研究,语言学领域一直是热点,这方面的论文和著作数不胜数,如隐喻与换喻、暗喻、明喻的关系,词汇隐喻,语法隐喻,语气隐喻,隐喻的语义、语用和语境意义上的理解等。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问题就是,隐喻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也就是隐喻的认知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认知功能、认知方式等方面的论文是层出不穷的。总之一句话,国内的隐喻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势头了,各个领域的研究真是百花齐放,屡有斩获。哲学的研究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哲学逐渐转向语言的研究,伴随着符号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西方哲学的语言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功,特别是语言的隐喻性研究,在讲求知识一体化和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成就不可能不影响到国内学者,很多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哲学研究的转型,开始注重哲学的语言研究,近几年有一大批这方面的论文发表∶有学者谈的是哲学语言隐喻性的必然性,分析语言中的日常语言、诗歌语言和科学语言都不适合哲学,从哲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哲学概念对语言的要求等方面谈了哲学的语言必然是隐喻的;还有的是从微观角度来写的,从古代哲学中一个概念的隐喻来探讨该哲学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还有的是探讨一个具体的哲学家的隐喻特点等。
总之,近些年来,关于哲学的隐喻研究的确是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学者还是限于理论的研究层次,即使运用到了实践中也就是实际的哲学问题研究时,也是找到一个很小的点来阐明隐喻的效用和哲学家的主张,还有的是处于提出问题的阶段,指出隐喻研究会对中国哲学体系和概念系统的理解带来很多新的研究契机,但仅此而已。纵观这些成果,说明国内的学者已经接受了隐喻学的理论,只是还没有将它实际运用于理解中国哲学的框架体系问题,而艾兰教授的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并且这个尝试取得了成功。她把西方的当代隐喻理论大胆地运用到中国早期哲学的研究上,不仅成功地发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体系的本喻,而且从语言组织思想的形式上建立了一套新的古代哲学内部构造的框架体系。
西方的隐喻理论,为艾兰先秦哲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基础,艾兰注重分析先秦哲学概念的隐喻性,尤其关注隐喻所具有的经验性功能。艾兰教授所接受的莱克夫等人的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语言是具有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本质属性之一;其二,语言的隐喻性和文化密切相关,隐喻具有文化属性;其三,经验主义是隐喻机制得以形成和运作的基础。
① John Lakoff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ss,1980.
① 石毓智."女人,火,危险事物——范畴揭示了思维的什么奥秘"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5(2)∶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