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液化的概念和机理[1]
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的行为和过程称为液化。对土体而言,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到0时,不能承受剪应力,从而达到能够像液体一样流动的状态,称为液化。就无黏性土而言,这种由固体状态到液体状态的转化是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减小的结果。具有凝聚力的黏土的液化与其结构破坏有关。土体液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黏性土或少黏性土上。对无黏性土(包括仅有微弱凝聚力的少黏性土)的液化机理而言,在Castro(1977)[62]、Castro和Poulos(1977)[63,64]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汪闻韶(1981)[18]概括为流滑、往返活动性和砂沸3种典型的液化机理。近年来,张建民等(2006,2010,2012)[97,98,93]在对大量饱和砂土试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饱和砂土液化后流滑和往返活动性发生的物理机制。
由于液化产生了工程上不能允许的变形量或使工程失去稳定,这种现象称为液化破坏[3]。引起液化的原因可以是渗流条件的改变、静力条件的改变、动力作用以及其他原因,本节所涉及的是由于地震动力作用导致的液化破坏。砂土液化过程见图1-1。地震前,全部上覆有效应力由土颗粒组成的土骨架所承担,饱和松砂层中的颗粒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见图1-1(a)]。地震时,足够大的地震惯性力,使砂土颗粒运动离开原来的稳定位置,在新的位置保持稳定,并使砂土趋于密实。砂土从分离到密实的过程,也就是颗粒挤压孔隙水的过程。
图1-1 砂土液化过程示意图[99]
地震时,主震过程一般只持续几十秒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受挤压的孔隙水来不及排出,因而导致孔隙水压力上升。当上升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原来的土体所承受的全部压力时,土中的有效应力变为零,其状态见图1-1(b)。此时砂土颗粒不再传递应力,说明砂土颗粒已处于互不接触的悬浮状态,抗剪强度也变为零,具备液体特性,即发生液化。
随着地震强度减弱或主震结束,孔隙水不断排出,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砂土颗粒又重新接触,组成新的骨架,并传递压力,砂土层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其状态见图1-1(c)。土体因振动而液化,主要取决于土的类型、土的密实程度(由相对密度或孔隙比表征)、初始固结压力、振动的强烈程度和振动的持续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