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河下游径流预报与干旱监测技术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堤防工程

渭河堤防工程始于唐代咸阳柳堤。据《重修咸阳县志·古迹》载:唐时咸阳筑堤防渭水溃决,植柳逾万,故名柳堤。清代华县、宝鸡等地筑堤防水。《续修陕西通志稿》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华州牧席绍葆劝民于沿河低洼处筑堤捍水,居然无恙。

清宣统年间,宝鸡县曾请准拨款在阳平镇修筑河堤。民国24年(1935年)陕西省水利局会同宝鸡县在阳平镇南修建丁坝5座,全长1145m,坝体以直径约0.2m、长约6m的木桩排成两行,插于河内,排距2m,桩跨0.7m,排桩之间纵横平铺梢料,上压石子。5坝建成后,河泓流势已见南迁,北岸各坝间河床逐渐淤高,使阳平镇得到保护。

民国25年(1936年)渭惠渠拦河大坝建成后,先后在大坝上、下游两岸建丁坝34座,并建起了护岸防护林带,用以稳定河势,防止塌岸,保证引水。

1963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成立由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交通等部门和沿河各专区、市、县(区)领导组成的渭河治理领导小组,1972年在领导小组下专设治渭办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兴平、咸阳、西安、高陵等县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机构15个,管理人员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简称“54型”洪水)以后,开始对渭河进行全面规划治理,并采取统一目标,分段设防,县(市)包干,逐步实施,集中会战与经常维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强,并初步建成了防洪抢险通信预警系统。

1969年三门峡水库枢纽完成一期改建以后,临潼、渭南等地群众按“54型”洪水标准于耿镇桥上下正常水位335m以上修建生产堤130km,其中桥以上长20km,以下110km,可保护耕地19.9万亩。同年,陕西农建师和驻军在三门峡库区335m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义村至果园、南岸方山村至潼关龚庄渡口分别修建逾20km生产堤,保护耕地30万亩。1972年,在耿镇桥至咸阳铁路桥间又按防御7220m3/s洪水修建生产堤30km,生产堤增至160km。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的会议纪要》,近10万移民返库安家落户,库区防洪形势更为严峻,成为陕西心腹之患。1986年国家拨专款1.2亿元安置返库移民,至1994年规划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设施村台67个,加固朝邑围堤35km,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km。

1964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km。199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规划》,1991年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报国家计委待批。1992—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围堤工程55km,之后,又对柳叶河、罗敷河、长涧河等南山支流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和拓宽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