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南部隧洞工程地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地质概况

第一节 地形地貌

宁夏中南部地区从西到东具有以下地貌特征:西部是六盘山主峰分水岭,呈南北向展布,主峰海拔达2942m,一般海拔在1500~2500m之间,属低中山地貌单元。总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由于流水的切割侵蚀作用,在六盘山东麓形成多条走向北西—南东方向的水系,如泾河、红河、茹河等,并形成了宁夏中南部现代剥蚀丘陵地貌,使得该地区大面积基岩裸露,风化剧烈,陡坡悬崖较为发育。河谷两岸基本为陡坡,个别地段为陡崖,河谷多呈“U”形,河曲发育,在转弯及开阔处局部发育阶地。河谷两岸的岩体大多裸露,近岸的陡坡岩体由于受卸荷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山脚局部可见崩塌堆积物,坡脚及缓坡上多分布着较厚的坡积物。

燕山运动晚期,六盘山、崆峒山整体抬升,其余地区沦为盆地,为三级河湖相沉积创造了良好的场所。喜山运动,六盘山再次褶皱隆起,第三系镶嵌在六盘山两侧。晚更新世后期,气候干旱,大量粉砂质尘土被风由西北向东南吹来并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黄土塬。后又经分化、侵蚀、搬运、堆积形成山地、丘陵、黄土丘陵、山间河谷阶地。

按成因类型、形态划分,区域地形地貌形态主要表现为侵蚀构造中山地形、剥蚀构造丘陵地形、侵蚀堆积河谷阶地。

一、侵蚀构造中山地貌

北起老八台、米缸山、香炉山,南至南台为六盘山主峰地形,长150km。由北往南,巍峨挺拔,蜿蜒延伸,是隆德与泾源的分界线,又是泾河、葫芦河等河流的发源地。最高峰米缸山海拔2942m,由下白垩系和尚铺组含砾砂岩、砂岩、李洼峡组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马东山组泥灰岩、泥灰质粉砂岩等组成。海拔2200~2900m,相对高差600~800m。山顶呈尖峰。圆顶为主,山两侧被东西向及南北向沟谷切割,沟谷纵横;沟多呈“V”形。悬崖峭壁到处可见。尖峰林立。山体南段变宽,桃木山处最宽达15km,北段较窄,最窄处为5km。山体北段走向为北西向,中段为南北向,南段向东突出呈弧形山脉。山体延伸线和区域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

二、侵蚀构造低山地貌

泾源县秋千架、石娃娃山由北向南延伸。最高峰在甘肃崆峒山,海拔2280m,一般海拔1800~2200m。由中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下白垩系六盘山群和尚铺组砾岩、砂岩,李洼峡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马东山组泥灰岩页岩,乃家河组泥岩、页岩等组成,沟谷稀疏,沟呈“V”形。相对高差200~400m。燕山期褶皱、断裂形成。喜山运动抬升,经过长期侵蚀切割形成低矮、山顶呈圆形、南北向延伸的山系。

三、侵蚀构造丘陵地貌

惠台、兴盛、新民等丘陵由下白垩系碎屑岩组成。第三系岩层倾向北西,倾角5°~10°,在沟谷切割作用下形成由东向西排列的长缓丘陵地形。海拔1800~2200m,相对高差200~400m。山顶呈陇状、波浪状、平顶状。风化后山坡坡度15°~20°,多为耕地。山腰沟处坡度变陡,一般20°~30°。丘陵表部风化强烈地段,残积—坡积层厚度3~6m,由褐灰色黏砂土组成。

四、侵蚀河谷堆积阶地

区内河谷众多,主要包括泾河及其支流香水河、兴盛河、西泾河等,大清河及其上游支流青石嘴乃家河(属泾河水系)、挂马沟河和流经三十里铺、二十里铺的清水河上游。

(一)泾河河谷阶地

泾河由香水河、兴盛河、泾河等组成。

1.香水河河谷阶地

西峡至沙南发育Ⅰ、Ⅱ、Ⅲ级阶地。Ⅰ级阶地在河床一侧零星分布,面积很小,Ⅱ级阶地在河两侧分布,阶地前缘高于河床5~6m,由壤土及砾石层组成,宽0.5~1km,厚度15~20m。Ⅲ级阶地在六盘山庄、上桥天等地分布,高于Ⅱ级阶地30~40m,以陡坎和Ⅱ级阶地接触。阶地面宽3km。上部由img黄土组成,下部由img砾石层组成,厚度30m。

2.兴盛河河谷阶地

红家峡至东庄发育Ⅰ、Ⅱ级阶地。Ⅰ级阶地不发育,零星分布。Ⅱ级阶地在兴盛河河两侧连续分布,长9.5km,河谷宽1.1~2km,由img壤土、砾石层组成,厚度5~6m,地面较平坦,坡度2°~3°,全为耕地。

3.泾河河谷阶地

在泾河两侧发育Ⅰ、Ⅱ、Ⅲ级阶地,以Ⅱ级、Ⅲ级阶地分布较广。响龙潭至沙南,长9.5km,Ⅰ级阶地在泾河源呈透镜体状分布,面积小。Ⅱ级阶地在泾河源较发育,最宽达2km,阶地前缘高于河床4m,由img壤土、砾石层组成,下部由下第三系泥岩组成。河床中泥岩断续出露,为基座阶地。Ⅲ级阶地在泾河源北侧南营至十里滩分布,呈条带状,以陡坎和Ⅱ级阶地接触,高于Ⅱ级阶地40m。坡度3°~4°,由img黄土层和img砾石层组成。

(二)清水河河谷阶地

由青石嘴乃家河(属泾河水系)、挂马沟河和流经三十里铺、二十里铺的清水河上游组成,在河谷两侧发育Ⅰ、Ⅱ、Ⅲ级阶地,以Ⅰ级、Ⅱ级阶地分布较广,阶地较对称。阶地前缘高于河床2~5m,由imgimg壤土、砾石层组成,下部由白垩系地层组成,为基座阶地。Ⅲ级阶地在河谷东西两侧零星分布,呈条带状,以陡坎和Ⅱ级阶地接触,高于Ⅱ级阶地10~20m。坡度3°~5°、由img黄土层和img砾石层组成。Ⅱ级阶地面随地形变化较大,厚度变化亦大,阶面开阔平坦,多为经济作物耕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