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制约水系生态良性发展的因素
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系健康良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污染因素
区域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由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冶金、造纸、化工、印染等企业较多,极易造成水环境污染。废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充分排入水系造成水体污染,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另外,根据全省第一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共有2.98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处于半岛山地丘陵区和沿海平原风沙区,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侵蚀强度为中度和强度侵蚀。
2.水量因素
区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山东半岛是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之一,尤其城市缺水问题更为严重。虽然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修建和在建引黄济青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效地补充了区域的水资源量,但整体看来,区域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资源短缺现象,生态用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有关研究结论可以发现,由于近年来山东半岛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逐年增高,因而出现了一系列区域性地质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互动效应,致使该区生态环境平衡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原生水环境状况趋于恶化。山东半岛汛期的大量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由于无法完全储蓄在地表水库中,只能排泄入海,而汛期过后出现长时间的水资源短缺。这种情势迫切需要将地表径流弃水加以合理储蓄调用。
3.生物因素
生物多样性较差,生物群落结构不够合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水系植物资源较丰富,但由于水系污染、沿海土地盐碱化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生物群落结构不够合理。尤其在滨海地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多为一些耐盐种或广适种,形成有一定抗盐特征的一年生和多年生草甸植被。总体而言,植被覆盖率较低,灌丛、灌草丛、草甸植被破坏严重,造成生态单纯而不稳,水土流失加剧。泥质滩涂自然植物资源退化,湿地沙化,盐渍化面积加大。
4.生境因素
河道治理多采用硬质护岸,纵横段形式单一。在河道治理中,主要考虑了防洪因素,多采取截弯取直、硬质护岸,直化渠化等措施,隔断了坡面上下水分、营养元素、能量等的自然运动和交流,破坏了生物生存、栖息、繁衍的环境,隔绝了水域与陆域生态系统联系,造成河流生态系统与非河流生态系统相互绝缘,致使河、湖生态系统遭到孤立,生物多样性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河岸带自然风貌和生态景观,妨碍了河道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