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岩溶勘察与处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三

斗转星移,演绎着沧海桑田,曾经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经过亿万年岁月风雨,造化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兴义万峰林、织金洞这些迷人景点,也形成了无数地下水通道,让滔滔河水消失于无形,在工程意义上代表着溶蚀、漏水,关系到水电建设项目的成败,考验着水电勘察设计技术人员的智慧,也难倒不少地质精英,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上,对岩溶地层还是以避让为主。

1958年贵阳院建院之时,我国对岩溶的研究还是空白,工作在贵州高原,贵阳院人面对的是占国土面积74%的岩溶地层这一严峻现实,狭路相逢,退无可退,避无处避,只能以大无畏的精神放手一搏,去探索、研究、勘察、治理。伴随企业发展的56个风雨岁月,贵阳院先后转战于猫跳河、清水江、南盘江、乌江、北盘江开展水电勘测设计,在岩溶地区复杂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下,经历了强烈的岩溶渗漏、大流量地下洞室涌水、复杂岩溶地基处理等工程地质难题,汇聚了贵阳院几代技术人员的智慧和不懈努力,通过数十个工程不同地质问题处理的工程实践,在岩溶勘察技术、复杂岩溶工程问题的处理以及岩溶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多年来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优势。

1994年,由院副总工程师邹成杰先生主编出版的《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一书,对贵阳院猫跳河梯级、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东风水电站、普定水电站以及同时期兄弟单位完成的乌江渡、水槽子、六郎洞等工程岩溶勘察及研究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当时的岩溶勘察技术,归纳了地貌、水文网、地下水渗流场等15种岩溶分析方法,代表了我国当时的岩溶工程地质研究水平,在水利水电岩溶勘察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

《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出版20多年了,这一阶段正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最为辉煌的时期,随着综合国力的高速增长,一批大型、巨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贵州省境内大江大河上水电开发基本完成。对岩溶勘察处理的技术手段有了飞速发展,遥感、物探技术有了质的突破,新型防渗堵漏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创新,使得在岩溶建坝成库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我国对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的水文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处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为总结经验,给国内国际岩溶地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贵阳院决定由院岩溶研究中心组织技术力量编写《水利水电工程岩溶勘察与处理》专著,指定沈春勇副院长任本书主编。本书在《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基础上,结合西电东送战略一大批重点工程如乌江流域洪家渡、引子渡、索风营、思林、沙沱,北盘江流域光照、清水河大花水、格里桥以及省外有代表性的武都水电站、中梁水电站等工程经验,介绍了包括物探、遥感、钻探等勘察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应用经验;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地貌和水文网演化分析,利用先进物探技术完善了岩溶地下水场分析的方法,补充了岩溶地下水系统分析理论;针对水库岩溶防渗处理、坝区防渗处理、岩溶洞室涌水处理、基坑涌水处理、伏流及暗河封堵成库处理、岩溶地基评价与处理等补充了工程实例,为适应现代城市工业民用建设,增加了“工程岩溶环境地质问题”的内容。

本书代表了我院水利水电岩溶勘察与工程处理方面取得的新的经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的出版,若能对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人员实际工作有所帮助,则是我院为国家水利水电建设贡献的一份微薄力量。

img

2014年12月26日

(潘继录: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