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稀缺。灌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灌区以约占全国耕地40%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产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其中大中型灌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亩均单产450kg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50%。今后,我们要在人口不断增多、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以及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靠稳定和适当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灌区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灌区信息资源,提高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准确性以及传输的时效性,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和预测,为灌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全面提升灌区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我国从2001年提出大型灌区信息化,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国家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已粗具成效,大型灌区的工程措施和管理体制己基本成型。为了使大型灌区的工程设施发挥更大的效用,现阶段亟待解决的任务是提高管理水平。

漳河灌区是湖北省最大的灌区,灌区信息化工作开展比较早,近年来,信息化采集和监控体系已逐渐完善,信息网络体系也不断优化,也建立了一些应用系统,已经具备建立现代化灌区的基本条件。在信息化应用系统方面,先后开发了水雨情监测管理、工情管理、实时灌溉预报和灌溉用水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灌区项目建设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优化了水量调配,提高了灌溉效率,降低了供水成本,使灌区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仍存在着整体规划不够深入、标准不够统一、成果不能共享、重复开发与重复建设等问题。以后亟须的是建立全面通用的数据库系统,推进各专业系统的整合和实用化。

本书总结了漳河灌区近十几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本书作者等参与了其中大部分内容的研发。全书从信息采集、传输、存储,数据库与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建设管理,用水管理以及防汛调度等方面阐述了漳河灌区在信息化进程中的探索和实践。本书既包含理论研究,也包含实用技术,体现了灌区信息化建设中产—学—研一体的特点。本书的出版对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