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刘季.在多维地震动复合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和建筑结构扭转地震效应[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6,2(2):59-71.
[4] 李宏男.结构多维抗震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陈国兴,孙士军,宰金珉.多维相关地震动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反应谱法[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49(2):15-23.
[6] 刘季.结构多维地震动反应的组合问题[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7(2):1-9.
[7] 王君杰.多点多维地震动随机模型及结构的反应谱分析方法[D].哈尔滨: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1992.
[8] Clough R W,Penzien J.Dynamics of Structures[M].New York:Mcgraw-Hill,Inc.,2nd Edition,1993.
[9] 孙焕纯,章元崧,张晓志.在双向地震波同时作用下空间框排架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2,21(4):215-220.
[10] 张誉,王卫.双向地震作用不规则框架的扭转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4,27(5):37-51.
[11] 胡松,王肇民.洛阳电视塔的结构抗震分析[J].建筑结构,2000,30(1):51-59.
[12] 范峰.网壳结构抗震性能、振动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1999.
[15] 王虎栓,江近仁.高层建筑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8,8(3):86-96.
[16] 李宏男,王苏岩.多维地震动作用下非对称结构扭转耦联随机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1992,13(6):12-20.
[17] 林家浩,钟万勰,张亚辉.大跨度结构抗震计算的随机振动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0,21(1):29-30.
[18] 郭玉荣,邹银生.砌体结构房屋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1995(1):106-111.
[19] 郭玉荣,邹银生.大底盘多塔楼连体砌体结构房屋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反应工程,1998(9):22-28.
[20] 李康宁,洪亮,叶献国.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在建筑物震害研究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1,35(3):45-62.
[21] 蔡贤辉,邬瑞锋,沈全峰.串并联多质点系模型弹塑性时程分析[J].工程抗震,1997(1):4-9.
[22] 袁波.基于位移的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简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04.
[23] 鲍质孙.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及其简化计算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7.
[25] 孙飞飞.高层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仿真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1999.
[26] 杜宏彪,沈聚敏.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5,2(1):34-41.
[27] 汪梦甫.空间钢筋混凝土平面及空间高层建筑结构线性与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1996.
[28] 沈聚敏,高小旺,周锡元,等.抗震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
[29] GB 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30] 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1]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2] 吴涛,白国良,刘伯权.大型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横向框排架主厂房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