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贵州干旱状况
1.2.1 干旱成因
1.2.1.1 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变暖引起局地环流的动态变化,使气流处在极不稳定的状况下,多异常天气。2009—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引发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造成极端气候,产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加大了西南地区局地环流的强度。它的冲击,使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向东推移,见图1-1。在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下,结合中国东部的环流特点,使贵州位于昆明准静止锋西侧,在单一的西南暖流控制下,天气异常暖干,该时期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为历史同期第三高。2011年干旱,是因为欧亚大陆上空500hPa环流形势演变为2脊1槽型,在我国西南大部地区位势高度较常年有所偏高,西太平洋副高强度较常年有所减弱但副高北界较常年平均偏北,不利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段海霞,2011)。
图1-1 2009—2010年西南地区环流形式
(2)降水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分为三类:一是既受西风带环流系统的影响,又受副热带环流系统的影响,因而贵州省春、秋过渡季节属南北气流频繁的地区,多低温阴雨天气;二是盛夏受副热带暖性高压控制,常造成夏季干旱天气;三是地区处青藏高原东南侧的贵州省上空(尤其在1500~3000m高度),多地方性气旋涡槽活动,冰雹、大风、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
1.2.1.2 特殊的地质地貌
贵州省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属贵州高原的主体部分,系高起于四川盆地、广西丘陵间的亚热带喀斯特化高原,全省73.6%的地区处在喀斯特岩溶山区,是全世界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由于喀斯特碳酸性岩层具有易被水溶解的化学特性,造成地表峰丛林立、地下洞穴密布的特殊二元结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水资源赋存条件差,降水形成地表水或经岩层渗漏形成地下水,两种形态的水也会因地貌起伏变化相互转换。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因而对气象干旱响应敏感,表现脆弱,形成了“遇雨即涝,遇晴即旱”和“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这是造成贵州干旱频发的重要原因。
1.2.1.3 水利设施薄弱
贵州近年来抗旱过程中的事实证明,少数水利建设常抓不懈并取得切实成效的地方,抗旱能力较强,大旱而无大灾;反之,则对干旱抵御能力弱,遇旱即成灾。水利设施薄弱也是造成贵州近年旱灾频发的重要原因。贵州现有的水利设施有如下三类:
(1)地表水源工程。
蓄水工程:共计19391处,其中水库2060座(大型水库8座、中型水库52座、小型水库2000座),塘坝17331处,现状供水能力36.26亿m3。
引水工程:全部为小型及小型以下供水工程,共计43195处,现状供水能力35.22亿m3。
提水工程:全部为小型及小型以下供水工程,共计7370处,现状供水能力11.84亿m3。
调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安顺市境内,现状供水能力0.10亿m3。
(2)地下水源工程。
浅层地下水:共有水井2353眼,其中配套机电井数30眼,现状供水能力6.36亿m3。
深层承压水:共有水井40眼,其中配套机电井数10眼,现状供水能力0.02亿m3。
(3)其他水源工程。
其他水源工程主要包括“三小”(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工程,现状供水能力13.19亿m3。
贵州的水利建设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滞后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抗旱减灾措施配套不足。主要原因:一是投资能力有限,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低,国民收入总值在全国排末尾,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全国倒数第一,地方财政困难,对水利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水利发展的需要;二是自然条件限制了水利建设规模,由于地形复杂,没有平原支撑,可修建大型和中型水利工程的地方很少,只能分散兴建中小型水利工程,所建水利项目上不了国家大型基建项目,且难度大,投入多;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虽然近年贵州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水利建设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并未建立和完善,水利建设一直处于重建轻管的状态,使得建好的水利设施运行能力也达不到设计要求,更达不到建设的目标效益。这些都是贵州工程性缺水的主要原因,也是抗旱减灾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1.2.2 干旱过程
(1)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夏秋连旱叠加冬春连旱的罕见特大干旱。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贵州省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干旱灾害,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全省88个县(市、区)有85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为1991.52万,有19个县(市、区)54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一度出现供水紧张局面,全省有695.22万人、503.36万头大牲畜发生了临时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面积156.831万hm2,其中成灾112.003万hm2,绝收51.863万hm2,旱灾还对工业生产、水力发电、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森林防火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因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39.99亿元。
(2)2011年的特大夏秋连旱。
2011年特大干旱中,贵州受灾县(区、市)达到88个,特旱区域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西部、黔东南州中西部、黔南州中东部及南部、六盘水市南部、黔西南州西南部、遵义市东部等地。共有受灾人口2113.59万,饮水困难人口622.37万,需饮水、口粮等生活救助人口370.2万;农作物受灾面积176.33万hm2,其中成灾面积106.49万hm2,绝收38.01万hm2;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2.78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20.78亿元(含林业),工矿企业等损失2亿元。干旱还造成292.2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3)2013年的夏旱。
2013年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和往年相比都偏高。贵州本来就少雨,再加上气温又很高,7月以来,旱灾一直在持续。据贵州省民政厅9号统计数据显示:贵州省82个县(区、市)有1511.3万人受灾,其中249.2万人饮水困难,209.2万人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118.19万hm2,其中绝收20.48万hm2,直接经济损失75.1亿元人民币。
1.2.3 干旱控制
干旱的控制,一方面在于干旱的预防,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地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在干旱的自然致灾因素方面,我们要探索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规律,研究干旱成灾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干旱发生,或者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例如人工降雨、南水北调等。对于人为原因引发的干旱,应通过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进行控制和防治,例如“五小”工程建设、老化水利设施修缮等。因此,加强干旱对策与措施的研究,将为有的放矢地开展抗旱减灾活动,并有效地控制各种灾害对社会的危害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