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镇扬河段近年崩窝原因及治理对策初步研究
王志寰
(1987—),女,吉林松原人,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航道整治研究。
王建中
范红霞
朱立俊
本文在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六圩弯道及和畅洲汊道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四次崩窝现象,从岸坡形态、水流动力特征、来水来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崩窝发生的原因,结合河道治理及长江深水航道开发,初步提出了该河段河势控制及崩窝治理措施。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演变过程与机制”(2012CB417001);水利部“948”项目“水下三维全景成像声呐系统技术引进”(201303)。
1 概述
六圩弯道及和畅洲汊道位于长江下游镇扬河段中下段,该河段上承世业洲汊道,下接口岸直水道,包括六圩弯道、和畅洲汊道和大港水道,河段全长48km(地理位置见图1)。该河段于2010年5—6月、2012年9月、10月、11月相继发生了四次崩岸,其崩岸类型为窝崩,崩岸造成局部河段较大的平面变形及土地流失、防洪堤受损,严重破坏了长江河势的稳定。
河岸崩岸按形态和特征分为窝崩、洗崩、条崩三种类型,窝崩的特征表现为河岸大面积土体的崩塌,其崩塌长度和宽度大致相当,平面上形成半圆形或马蹄形的窝状,留下的窝状河岸地形称崩窝;窝崩是长江中下游崩岸的常见形式,据相关研究成果的不完全统计,其规模较大的崩岸中窝崩占15%~20%,由于窝崩的土体体积大且发生部位及时机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影响因素众多,因而问题十分复杂,其危害极大;目前,针对窝崩问题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采用理论分析、概化试验、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从水动力学、土力学两个方面探讨窝崩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措施,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对于窝崩的发生机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也没有提出能有效预报窝崩发生的方法,本文采用河床演变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河段四次窝崩现象,从岸坡形态、水流动力特征、来水来沙条件、河床边界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了窝崩发生的原因,结合河道治理及长江深水航道建设,初步提出了该河段河势控制及崩窝治理措施。
图1 六圩弯道及和畅洲汊道河势、崩窝位置及已建护岸工程示意图(2012年)
2 六圩弯道及和畅洲汊道河床演变概况
2.1 河道概况
和畅洲水道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下段,上起世业洲汇流口下至五峰山,自上而下分别为六圩弯道、和畅洲汊道、大港水道。六圩弯道长约15km,平面形态为单一微弯河段,弯道的曲率适中,弯曲半径约为7km,河道的左侧为深槽,右侧为征润洲边滩,弯道中部河道宽度较大,六圩河口河宽达2400m左右,整个弯道0m河床平均宽1595m,平均水深19.9m。和畅洲汊道段洲体呈长方形,整个汊道长约21.1km,其中左汊10.9km、右汊10.2km,目前左汊为主汊,分流比在72%~75%左右,0m河床平均宽1266m,平均水深为22.3m;右汊为支汊,分流比为25%~28%左右,0m河床平均宽825m,平均水深为10.8m。大港水道全长约8km,0m平均河宽1298m,平均水深为24.0m。
镇扬河段河床边界多为二元结构,主要由粉细沙及粉质黏土组成。表层为数米厚的河漫滩相的壤土及粉质壤土,抗冲性较弱;表层以下为河床相的粉沙、极细沙和细沙,颗粒较表层为粗,凝聚力很小,抗冲性更差。河道深泓傍岸处岸坡一般为1∶3~1∶5,局部最陡部位可达1∶2。
镇扬河段河道治理工程以护岸工程为主。如图1所示,1959—1983年在六圩弯道左岸大运河口以西,先后兴建了七条丁坝,在六圩大运河口以下沙头河口进行平抛块石护岸;1983—1993年镇扬河段一期整治工程,对世业洲汊道、六圩弯道、和畅洲汊道采用平抛块石护岸工程措施,新建部分护岸或对已建护岸工程进行加固,其中:新建护岸长度16866m,加固护岸长度20158m,加固丁坝4条,抛石428.53万m3;1998—2003年镇扬河段二期整治工程,除新建护岸和加固工程外,在和畅洲左汊的口门处兴建水下潜坝一座,即左汊口门控制工程,这些工程兴建,使得镇扬河段六圩弯道及和畅洲汊道的总体河势基本保持稳定。
2.2 六圩弯道近期河床演变
六圩弯道多年的岸线变化,呈现明显的凹岸冲刷、凸岸淤积的弯道演变特点。1964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龙门口一带岸线得到守护前),世业洲汊道在基本保持总体稳定的形势下,世业洲主汊右汊弯道有节奏地右靠下移,使得自弯道下段龙门口附近镇江汽渡口至镇江老港引航道口门汇流段(即六圩弯道的进口段)约5km的右岸,自上而下一直处于冲刷崩退状态,汇流段深槽呈现持续有节奏地自龙门口而下逐年向右偏靠,相应地左岸瓜洲边滩淤涨,目前瓜洲边滩尾部基本稳定在罗港附近。六圩弯道中下段,随着上游河势的变化,弯道顶冲点和横向变形有节奏地自上逐渐向下发展,20世纪50年代前,六圩弯道的主流顶冲部位由瓜洲一带下移至罗港—六圩一线,这一段岸线出现持续向左崩退,1964年水流顶冲点进一步下移至都天庙附近,1964—1975年间深槽以罗港为始大幅度向左偏移,且愈往下游其左岸的崩退幅度愈大。由于弯道中下段的护岸工程迟于上中段,该段岸线崩退持续时间更长,横向变形更为剧烈。弯道下段的沙头河口附近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30余年间经历了先淤后冲的十分曲折的变化。六圩弯道左岸典型岸段崩退过程见图2。
图2 六圩弯道左岸典型岸段(0m线)崩退过程
为了控制六圩弯道的河势,自1970年起自上而下先后对罗港—六圩—都天庙—沙头河口一线左岸及和畅洲洲头两侧进行人工护岸,1983—1993年的镇扬河段一期整治工程以及1993—1998年的二期整治工程,基本上限制了龙门口弯道和六圩弯道的继续下移,全线控制了其横向变形,使得六圩弯道逐步形成人工限制性弯道,其导流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形成了与上游世业洲汊道相适应的平面形态,近年该段河岸基本稳定,深槽小幅上提下挫、摆幅不大,河势总体已基本趋于稳定,护岸前后六圩弯道深泓线变化见图3。
2.3 和畅洲汊道近期河床演变
2.3.1 近期演变历程
近期由于受上游六圩弯道河势变化及河势控制工程的影响,1952年至今,和畅洲汊道经历了左右汊兴衰交替的四个十分剧烈的变化阶段:
图3 六圩弯道深泓线变化(1964—1991年)
(1)1952—1961年,左汊发展,历时9年。1952年以后,和畅洲汊道又经历了多次左、右汊兴衰交替,主支汊移位的变化过程。1952年左汊为支汊,分流比为22%;而后迅速发展,经1954年特大洪水后,到1960年其分流比已增加到54.8%。
(2)1962—1974年,左汊衰退,历时12年。1961年以后左汊由兴转衰,进入衰退期,分流比由1961年的56%减小到1974年的25.2%。
(3)1974—2002年,左汊持续发展,历时28年。1975年以后,由于六圩弯道顶冲点位置的变化,有利于左汊的进流,随着口门的扩大,流量逐渐加大,左汊又由衰转兴;1977年汛期和畅洲中段鹅头型弯道自然裁弯取直,新开通道获得迅速发展,使得左汊迅速发展,分流比加大,河槽容积增大,至1983年分流比已接近50%。1984年开始进行了和畅洲头两缘护岸工程,有效地制止了和畅洲头的大幅度崩退,1986年又进行了孟家港—西还原一带左岸抛石护岸,有效地抑制了左汊下段的崩势,确保了汇口边界的稳定。这些工程的实施,虽然初步控制了和畅洲左汊的急剧发展趋势,但左汊的发展并没有停止,1993年后左汊分流比又开始持续增大,经过1998年、1999年连续大水年的作用,1999年左汊分流比已达到67.9%,至2002年9月实施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前,左汊分流比已达到75.48%。
(4)2002年至今,实施左汊口门控制工程,左汊发展受到限制。和畅洲左汊的持续发展,给长江防洪、沿江两岸的企业及长江航道产生严重影响,为维持河势稳定,抑制左汊进一步扩大的态势,2002年6月实施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2004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2005年5月竣工,2005年4月左汊分流比回落至72.9%,至2008年6月前的3年间基本维持在72%~73%左右。2009年、2010年的分流比为74.2%、74.7%,从最近两年的变化情况来看,左汊分流比又有缓慢回升的迹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畅洲汊道左、右汊分流比历年变化见图4。
图4 和畅洲汊道左、右汊分流比历年变化
2.3.2 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效果
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和工程后的分流比测量资料,工程实施前2002年9月25日实测和畅洲左汊分流比为75.48%(流量36700m3/s),2003年9月10日实测的左汊分流比为71.81%(流量40327m3/s),工程实施后2004年3月流量为18290m3/s时左汊的分流比为72.20%,2006年8月流量为25300m3/s时左汊的分流比为72.30%,2008年6月流量为37500m3/s时左汊的分流比为72.10%,2010年7月流量在60851m3/s时左汊分流比为72.3%左右。初步显示在工程后初期,左汊的分流比减小了2%~3%,对和畅洲左汊持续发展的势头起到了抑制作用。
工程实施后初期,和畅洲汊道发生了相应的冲淤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虽然总体河势保持基本稳定,但左汊潜坝上游淤积而潜坝下近坝段的4.5km以内范围出现冲刷,4.5km以下淤积,而右汊仍然维持缓慢淤积,具体变现为:潜坝下游的4.5km范围(Hz03~Hz10断面)以内河床出现冲刷,冲刷几乎发生-5m以下全部河床,冲刷最大的部位位于潜坝下游330m的Hz03断面,2008—2010年间的最大冲刷幅度达8m;潜坝下游4.5~6.4km范围内断面淤积,淤积最大的部位发生在坝下5.6km孟家港附近断面,2008年与2004年相比淤高1~2m;和畅洲右汊进口断面略有冲刷,右汊中下段河床有小幅淤积。右汊河槽容积由2002年的0.776亿m3,缩小至2011年的0.745亿m3,缩小4.0%。和畅洲汊道0m河槽容积历年变化见图5。
图5 和畅洲汊道0m河槽容积历年变化
2010—2012年分别于右汊进口征润洲边滩、左汊已建潜坝下游右岸、镇江老港引航道口门下游附近相继出现了四次崩岸,见下文详述。
3 近年崩窝概况及原因分析
3.1 崩窝概况
自2010年以来,六圩弯道的上段右岸引航道口门下游、和畅洲汊道右汊征润洲边滩、和畅洲左汊进口段右岸,相继发生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崩窝,崩窝的具体位置见图1,具体特征见表1,崩窝处岸坡情况见表2。
表1 2010—2012年和畅洲水道崩窝特征
表2 河道岸坡及四次崩窝处岸坡情况
(1)崩窝1(右汊进口征润洲边滩滩缘处崩窝)。崩窝1发生于2010年5—6月间,崩窝量为157万m3,崩窝量较大。由图6可知,0m线局部后退320m,最大崩窝尺度为440m×310m,滩缘高程最大降幅达21m。崩窝1处取一典型断面,分析可知该断面上部崩塌土体直接在坡脚处堆积成“小山”,岸线后退,该处具有代表性的崩岸段多年平均岸坡在1∶4~1∶5之间,崩岸后岸坡由1∶4变缓为1∶15,右汊进口处边界条件发生破坏。
图6 崩窝1平面形态及典型断面变化
(2)崩窝2(左汊潜坝下游1500m右岸处崩窝)。崩窝2发生于2012年9月11日凌晨4时,崩窝量为118万m3。由图7可知,0m、-10m和-20m线均局部后退约220m,该处最大崩窝尺度为370m×260m,断面上塌陷最大深度为25m,平面形态发生很大改变。崩窝2处取一典型断面,分析可知该断面上部崩塌土体除一部分被上游来水冲刷至下游外,另一部分土体在坡脚处发生少量淤积,使该处岸坡由崩窝前的1∶3变成崩窝后的1∶18,岸坡适应了新的水流泥沙条件后达到平衡。
图7 崩窝2平面形态及典型断面变化
(3)崩窝3(左汊潜坝下游300m右岸处崩窝)。崩窝3崩塌前即为崩窝区,位于左汊已建潜坝下游右岸,岸线向内凹陷。该处于2012年10月13日12时10分至14日6时发生了新的崩坍,崩窝量为359万m3,为四次崩窝中强度最大的一个。由图8可知,0m和-10m线均局部后退380m,该处最大崩窝尺度为540m×470m,断面上塌陷最大深度为26m。崩窝3处取一典型断面,分析可知该断面上部崩塌土体崩塌后亦部分堆积在坡脚,岸坡由崩岸前的1∶4变缓为1∶25。
(4)崩窝4(镇江老港引航道口门下800m处崩窝)。崩窝4发生于2012年11月,崩窝量为157万 m3。由图9可知,0m、-10m线均后退约260m,该处最大崩窝尺度为350m×340m,断面上塌陷最大深度为23.3m,平面形态上出现了明显的窝塘。崩窝4处取一典型断面,分析可知该断面上部崩塌土体落下后改变了河床横断面形态,使崩窝前的V形断面变成偏右V形断面,深槽移位,崩岸处岸坡由1∶4变为1∶20。
3.2 崩窝原因分析
3.2.1 河床地质条件
六圩弯道、和畅洲左汊河床地层岩性主要为松散的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沉积物,河床组成为粉细沙及粉质黏土组成的二元结构,其抗冲性能差。虽然和畅洲左右缘和引航道口门下游为保证河势稳定先后兴建了护岸工程,但因护岸标准不高,或因已建护岸工程年久失修,可能存在护岸薄弱地段,在河道横向变形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河道向纵深方向发展。2010—2012年相继发生的这四次崩窝,崩窝量均较大,崩窝尺度和范围亦较大。对该河段具有代表性崩岸段岸坡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崩岸是岸坡从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状态发展的过程。崩岸段岸坡大多深泓靠岸,崩岸前岸坡较陡,多年维持在1∶3~1∶5之间。岸坡崩岸发生后崩塌土体堆积在坡脚处使岸坡变缓,适应水流泥沙条件后达到平衡状态。由此可见,此河段岸坡在1∶3~1∶5之间时河床处于临界状态,在极端水沙条件或外力因素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崩岸现象。
图8 崩窝3平面形态及典型断面变化
图9 崩窝4平面形态及典型断面变化
3.2.2 来水来沙的影响
长江下游镇扬河段水文泥沙特性主要受长江径流控制,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水库调蓄作用,进入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洪峰削减、中水流量持续时间延长、枯水流量增大、年内和年际间的流量变幅减小;下泄沙量锐减、粒径变细。对比2003年后年平均输沙量(1.45亿t/a)与多年平均(2003年前4.07亿t/a)可知,三峡水库蓄水后输沙量仅为蓄水前的35.6%。在相当长时间内,下泄水流含沙量明显减小,水流挟沙能力处于不饱和状态,从而导致水库下游河道发生长距离的沿程冲刷。
对比2010—2012年的长江大通流量发现,这3年长江来水量比前几年要大,如2010年和2012年,大通水文站最大日平均流量分别为64700m3/s和59400m3/s,水流造床作用强,使得河床容积普遍扩大,如和畅洲左汊相继发生的两处崩窝和引航道口门处的崩窝均可能是大流量下河床冲刷的结果,使得坡脚变陡,导致局部岸段岸坡上部土体由于失去坡脚土体的支撑作用而不断崩塌滑落,形成崩窝。
3.2.3 流量、水位过程的影响
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后,蓄水期一般在9—10月,消落期一般在1—4月,水库的运行方式,改变了坝下流量过程的年内分配,如汛后9—10月蓄水过快,相应地汛期下游水位退水也较快,使得长江下游河道岸坡在水位骤降的条件下,土坡内部滑动力矩增大,抗滑力矩减小,坡体失稳导致崩窝发生。
图10和图11分别给出了大通站多年日平均流量和水位过程,图12和图13分别给出了大通站8—9月和10月的退水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汛期虽然长江流量大、水位高,但其落水期8—11月间的流量水位变化幅度与蓄水前(1998—2002年)和蓄水后(2003—2012年)的多年平均变幅相近,故2010年8—11月间河段未出现崩窝;而2012年落水期流量和水位的变化幅度与蓄水前(1998—2002年)和蓄水后(2003—2012年)的多年平均变幅相比明显偏大,可见,这种急速退水过程可能是造成2012年9月、10月、11月间镇扬河段发生崩窝2、崩窝3、崩窝4的原因之一。
图10 大通站典型年份流量过程变化图
图11 大通站典型年份水位过程变化图
图12 大通站典型年份8—9月退水过程变化图
图13 大通站典型年份10月退水过程变化图
表3 大通站2003—2012年8—9月部分日平均流量、水位及变化
续表
表4 大通站2003—2012年10月部分日平均流量、水位及变化
对2012年落水期日平均流量、水位及其变化情况做进一步分析:由表3可知,2012年8—9月的日平均流量变化率为-1.38%、日平均水位变化率为-0.63%,较三峡蓄水后的日平均流量变化率-0.13%、日平均水位变化率-0.09%大,分别为蓄水后的10.6倍和7.0倍;由表4可知,2012年10月的日平均流量变化率为-2.40%、日平均水位变化率为-2.23%,较三峡蓄水后的日平均流量变化率-1.74%、日平均水位变化率-1.14%大,分别为蓄水后的1.4倍和2.0倍。故三峡水库蓄水应根据具体年份水沙情况合理调度,防止下泄流量变化过快,避免给长江中下游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3.2.4 局部水流动力影响
本河段于2002年在和畅洲左汊进口实施的潜坝工程,初步遏制了和畅洲左汊持续发展的势头,对和畅洲汊道整体河势稳定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潜坝实施后,坝后河床约4.5km范围内出现持续冲刷,4.5km以后的河床产生淤积。现场察看及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左汊潜坝工程实施后,坝址附近流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变化主要特征为:潜坝坝前壅水、坝后跌水,水流过坝后流态紊乱,垂直方向脉动增强,对坝下河床特别是坝下原有崩窝一带的近岸河床冲刷作用增强,加之左汊进口段深槽傍岸,主流动力轴线偏右岸,建坝后水流受坝体挤压右岸,近岸流速的量值较大且流态紊乱,水流对堤岸坡脚较易产生冲刷。这种坝后流场结构变化而导致近岸水流动力增强,从而引起近岸河床冲刷岸坡变陡,也可能是2012年左汊潜坝下游右岸先后出现两次崩岸的主要原因。
3.2.5 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河段在和畅洲洲头对面的征润洲边滩规划有采砂区,由于该区段砂源少、砂的质量差及过往船只多等原因,实际采砂的量很少。但据当地农民反映,和畅洲右汊进口和世业洲左汊进口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法采砂活动,目前采砂的规模和采砂量虽难以估算,但非法采砂极有可能破坏了这些地区河道的边坡稳定,人为改变了河道的局部边界条件,导致水下岸坡形态变形,2010年右汊进口和2012年引航道口门下崩窝的发生极有可能与非法采砂有关。
4 崩窝治理对策研究
崩窝是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的常见形式之一,崩窝的发生,对于河势稳定、防洪以及岸线利用均产生不利影响,给人民生命和财富带来极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根据以上近年镇扬河段的崩窝现象及发生崩窝的原因分析,特提出镇扬河段防范崩窝发生的如下治理对策:
(1)加快实施镇扬河段三期河道治理工程:有关部门针对近年镇扬河段河势出现的变化,制定了镇扬河段三期工程,工程包括:①六圩弯道:采取护岸加固措施,进一步稳定业已形成的单一弯道的良好形式,特别是稳定弯道下段沙头河口段,阻止主流的继续左移,维护和畅洲汊道分流区段的稳定。其中:六圩弯道加固10500m;沙头河口加固2050m,下延新护500m;②和畅洲汊道:和畅洲左缘4000m护岸及孟家港4000m护岸进行加固,对和畅洲左汊控制工程坝体、坝后护底工程以及坝后护底处的防崩层,采用抛石措施进行加固,抛石工程量约22.5万m3。三期整治工程的实施将巩固和完善长江镇扬河段的河道整治工程体系,进一步控制镇扬河段河势,达到保障长江防洪安全的目的,并为两岸开发利用提供稳定的河势条件,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实施镇扬河段三期河道治理工程。
(2)为把握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机遇,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政府力争在“十二五”末将12.5m深水航道延伸到南京,经多方研究论证后和畅洲汊道段的航道整治方案以左汊已建潜坝下游再建二道潜坝为主要工程措施,达到增加右汊分流比6%~8%,有效削减左汊水动力,提高右汊水动力条件的目的。这一工程措施的实现,有望普遍减小左汊河道内的流速,从而减轻左汊因近岸流速较大引起崩岸的防洪压力。
(3)险工段的监测及维护:镇扬河段河岸大多属于二元结构,河床抗冲性差,目前之所以河势总体趋于稳定,主要依赖于一系列的护岸工程及河道治理工程,因此,应加强对已建护岸工程,特别是险工段和重点河段的河床及河势监测,对险工段和重点段及护岸薄弱段,及时分析其变化,必要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对河床加以防护,以确保河势长期稳定。
(4)加强河道监督管理,严格禁止非法采砂:河道是水流、泥沙、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河道水流流速大的主流区,岸坡陡、防洪压力大,但这里的河床床沙一般均较粗且含泥量少,是较优良的建筑材料,也是非法采砂常集聚的区域。河道主流区的非法采砂,直接改变了河床的边界条件,破坏水沙平衡,引起水流与河床的重新调整,对已建护岸工程安全构成威胁甚至是破坏,对河势及岸坡稳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除规划的采砂区外,相关部门应严格禁止该地区的非法采砂活动。
(5)密切关注长江水情变化,科学制定三峡水库蓄水时空分布过程: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长江下游水情变化的监测,特别是对长江落水过程的监测,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三峡水库蓄水的时间和过程时,密切关注长江下游汛后洪水消落期的流量及水位变化情况,避免蓄水期引起坝下及长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消落过快,确保长江防汛安全、河岸及河势稳定。
5 结语
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六圩弯道及和畅洲汊道近期河势总体已趋于稳定,但2010—2012年相继发生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崩窝,通过上述分析,该地区近年四次崩窝发生主要原因为:
(1)河床地质条件较差,不稳定的二元结构是崩岸发生的内在原因。
(2)2010—2012年间,长江来水量较前几年要大,水沙不平衡造成岸坡的严重冲刷,统计表明该地区崩岸发生的临界岸坡为1∶3~1∶4,在极端水沙条件或外力因素作用下极有可能发生窝崩。
(3)落水期长江水位、流量消落过快也可能是导致2012年9—11月崩窝的主要原因之一。
(4)河道非法采砂也是崩岸发生的原因之一。
在上述崩窝原因分析基础上,建议:
(1)尽快实施包括六圩弯道、和畅洲汊道在内的镇扬河段三期河道治理工程,进一步控制和稳定镇扬河段河势;
(2)尽快实施12.5m深水航道延伸到南京的和畅洲汊道段航道整治方案,于左汊下游再建两道潜坝,控制左汊分流比进而满足河段航道要求;减小左汊航道内流速,防止崩岸发生;
(3)加强对该河段险工段的河势监测和护岸工程维护,确保河势稳定;
(4)采取切实和有效措施,禁止非法采砂活动;
(5)密切关注长江中下游汛后洪水消落期流量、水位变化,科学制定三峡水库蓄水调度方案,尽量减小水库运行对长江中下游水位消落过快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幸农,等.江河崩岸的类型与特征[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05):66-70.
[2]张幸农,等.渐进式崩岸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J].泥沙研究,2012(03):46-50.
[3]长江下游和畅洲水道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物理模型研究报告[R].南京: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1.
[4]镇江港高资港区华电句容煤炭储运码头工程防洪评价报告[R].武汉: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12.
[5]余文畴,卢金友.长江河道崩岸与护岸[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04-106.
[6]马建林.土力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