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水利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洪泽湖

洪泽湖地处苏北平原西侧,位于淮河中、下游接合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18°10′~118°52′、北纬33°06′~33°40′之间,为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区主要由成子湖、溧河洼、安河洼3大湖湾组成。其西北部、西部和南部有时断时续的低山和岗阜,东部地势低平,临近中运河和里运河,北枕废黄河,西纳长淮,南注长江,东通黄海,北连沂沭泗。湖区分属宿迁市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和淮安市的盱眙县、洪泽县、淮阴区。洪泽湖东部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至洪泽县蒋坝镇为洪泽湖大堤,史称高家堰,全长67.25千米。据清雍正《江南通志》载:山阳县高家堰,汉建安年间(196—219年)广陵太守陈登所筑,堰长30里。这就是洪泽湖大堤的开始。

洪泽湖属浅水湖泊,湖底呈浅碟形,高程一般在10.00~11.00米。湖底最低处在7.50米左右,北部湖底一般在10.00~11.00米之间,南部一般在7.50~9.00米之间,西部在11.00米以上,东部一般在9.00~10.00米之间,形成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地形。湖的北部是岗洼相间的波状地形,南部为低山丘陵,高程一般为30.00~50.00米,西部为岗波状平原,湖东为河、湖、海冲刷堆积而成的平原,地势低下。在地质形态上,洪泽湖属于苏北凹陷区中洪泽湖凹陷分区,凹陷区的西部边缘在淮河出口处,即今洪泽湖区。洪泽湖的地形受到两条主断裂带的影响,一是洪泽湖西侧的郯庐断裂带;一是斜经湖区北侧,并在安徽省嘉山境内同郯庐巨型断裂带相切割的淮阴断裂带,也称嘉山至响水断裂。该断裂把苏北地区切割为华北与扬子两大地台。在地质运动中,这一地区又产生了许多主断裂和副断裂,其漫长的综合作用结果,就形成了地质构造上的洪泽凹陷。黄河夺淮后,淮水在洪泽凹陷区潴积,加之明代万历年间,开始人工“蓄清刷黄”,大筑东部洪泽湖大堤,成就了现今的湖貌。洪泽湖平时水位高出堤东里下河地区4.00~6.00米,因此,洪泽湖被称为“悬湖”。

洪泽湖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千米来水。入湖河道在湖西有淮河干流、池河、团结河、怀洪新河、新汴河、汴河、新濉河、老濉河、濉河、徐洪河(安河)、安东河。湖北岸有西民便河、古山河、五河、肖河、马化河、高松河、黄码河、淮泗河、赵公河、张福河等。南侧有维桥河、高桥河等入湖河道。

洪泽湖下泄河道在湖区东部,一为南端的淮河入江水道,控制建筑物为三河闸;二为苏北灌溉总渠,控制建筑物为高良涧进水闸;三为淮河入海水道,其控制建筑物为二河闸及入海水道进水闸;四为分淮入沂的二河及淮沭河,其控制建筑物为二河闸。另有张福河主要为航运河道,上起洪泽湖边洪泽县顺河镇,下至淮阴区码头镇入二河,有船闸控制。

洪泽湖几何形状极不规则,湖岸线长354千米,湖面最宽处达60千米。鸟瞰洪泽湖,其水域宛如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镶嵌在宿淮大地上。根据《江苏省洪泽湖保护规划》,洪泽湖死水位11.30米,汛限水位12.50米,正常蓄水位13.00米。规划蓄水位13.50米,相应水面积1780平方千米,库容39.57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16.00米,相应水面积3414平方千米,库容112.13亿立方米。洪泽湖多年(1954—2003年)平均水位12.18米,历史最低水位9.68米,最高洪水位15.23米。建三河闸后,历史最高水位超过13.0米的年份占88.6%。洪泽湖多年平均年入湖径流量约328亿立方米,年出湖径流量约300亿立方米。洪泽湖湖水的交换系数为10.4。

一、洪泽湖的形成

洪泽湖形成前,淮河自西向东经盱眙第一山、龟山脚下向东北,斜穿今洪泽湖水域,流经淮阴故城码头镇北侧,然后经今淮安城、涟水城边东流入海。在今洪泽湖水域的古淮河沿岸分布有泥墩湖、万家湖、富陵湖等小湖泊,在淮河一般水位下,淮河与小湖泊相互不通。洪泽湖区受到两条主断裂带的影响,一条是湖区西侧的郯庐断裂带,另一条是经过湖北侧的淮阴断裂带。在地质运动中,就形成了“洪泽凹陷”。地质运动反映到地貌上,形成了湖区西部和南部为低山岗阜和宽窄不等、高低相间的岗陇和洼地,这就形成了“三洼四岗”的地貌。由南向北分别为:起于欧岗、止于管镇的西南岗,长40千米,宽3~15千米。溧河洼,长40千米,宽10~15千米。起于归仁集,止于陈圩的濉汴岗,长40千米,宽1~7千米。安河洼,长35千米,宽10千米左右。起于曹庙,迄于龙集的安东岗,长35千米,宽3~10千米。成子洼长25千米,宽7~14千米。成子洼东侧有一条自西向东南走向岗陇,从卢集至裴圩,长10千米,宽2~5千米。湖区东南的蒋坝镇至盱眙县城,属湖南区,地面高程由30.00米逐渐升高至100.00米以上。湖区东部和北部地形,主要是河、湖、海冲刷堆积而成的平原,地势低下,特别是武家墩南侧至高家堰一带,地面高程最低,仅为8.00~10.00米。

全新世中期,曾发生过至今为止的最后一次海浸。这次海浸一直淹没到今洪泽湖以西,湖区又成为海湾。而东流入海的淮河,夹带大量泥沙在其入海口处堆积下来,日积月累,造成三角洲。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造成不断向海洋推进的冲积平原。与此同时,海流和波浪夹带泥沙,又在不断地向三角洲平原沿岸的海湾地区堆成沙嘴,封闭了海湾,形成泻湖。洪泽湖的原始湖盆,就是这样形成的。

公元1194年,黄河夺泗夺淮后,淮河洪水宣泄不畅,在洪泽湖凹陷区潴积。明中叶以后,河床泥沙淤积日趋严重,为了搞好黄、淮、运交汇处的综合治理,明万历初年,河道总督潘季驯厉行“蓄清刷黄”之策,大筑洪泽湖大堤,并开始修筑洪泽湖大堤石工墙。嗣后经过明万历八年(1580年)起开始兴建砌石工墙,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历经两个朝代计171年,完成洪泽湖大堤砌石工程,北起淮阴码头镇石工头,南至蒋坝镇,全长67.25千米的洪泽湖砌石堤工程,并修筑临湖坦坡等工程。明、清时期洪泽湖及周边概况见图2-2-1明、清洪泽湖平面示意图。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洪泽湖大堤又经过多次加固和改建,形成今貌,可以说今日的洪泽湖是人力与自然力交互作用的成果。

图2-2-1 明、清洪泽湖平面示意图

二、新中国成立前治理

(一)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是洪泽湖的主体工程,没有大堤,就没有洪泽湖。在明万历以前修筑,工程规模都比较小。明隆庆四年(1570年),淮河流域暴发洪水,高家堰大溃,洪泽湖以东地区受灾严重。隆庆五年,王宗沐以右副都御史衔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淮安父老向他哭诉,高家堰堤溃决不修治,长此下去,不仅淮扬两府民生不保,就是运道也难免其害。王宗沐很重视,命淮安知府陈文烛拨军饷修筑洪泽湖大堤决口。陈文烛亲临现场查勘丈量,王宗沐也到决口处视察,遂拨军饷12000两,给陈文烛操办。陈文烛派周予德和胡效模负责主办。经过研究,考虑到连年水灾,饥民遍地,便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应募的青壮民工有7000余人,连同前来“就食”的民工家属,工地上有两三万人之多。从隆庆六年九月开工,至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完成。实际开支银仅为6000余两,比原计划节省经费近一半。这次工程北起武家墩,南至石家庄,长5400丈(约合17.28千米),高不下一丈,顶宽5丈,底宽15丈。所有决口都填平筑堤,在大涧口等重要决口地段除下埽填平外,还筑有月堤或建戗堤以资加固,共完成土方170余万立方米。

万历三年(1575年),淮河洪水冲开高家堰,王宗沐从淮安知府邵元哲议,重修高家堰。万历三年至六年,黄河在桃源县崔镇决口,淮河洪水决口高家堰后,造成清口淤,崔镇以下黄河淤塞,漕运船只无法北上,淮河洪水全部从高家堰决口东流,里运河两岸连年水患,运道受阻。万历六年二月,朝廷委派潘季驯治河,总理河漕。潘季驯于四月抵淮阴,立即到实地查勘,弄清了问题的症结在于水不归槽。他认为高家堰是“两河关键”,决定堵塞高家堰所有决口,抬高洪泽湖水位,逼淮河水出清口,冲刷淮阴以下黄河河床泥沙。高家堰由管理南河郎中张誉主持。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于九月十五日动工。在开工前,原任水利道佥事杨化隆,在武家墩至越城之间,除高家堰中段以外筑成了长达5774.3丈的土堤根底,超出了王宗沐筑堰的范围。其后,张誉督率筑高家堰中段。由于工程难度大,潘季驯住在工地督工。高家堰正堤全面进行加高加厚,在低洼水多处还做3400丈的“笆工”。笆工也叫板工,是当时河工上很普遍的排桩防浪工程,其结构是“密布栅桩,中实板片”。这次工程北起武家墩,南至越城,长10878丈,按1丈等于3.2米计算为34.81千米。其堤身断面为:底宽15丈、8丈、6丈不等,是根据地面高低而定。顶宽6丈、2丈不等,堤高1.2丈,总土方量为300万立方米。另外,堤段都栽了柳树,共栽柳树54000棵。

万历八年(1580年)三月,河官伊瑾阅视洪泽湖大堤后,上疏说:“高家堰近已筑塞成堤,体制高厚,既有桩板以护其外,复说官府以严其防......终不若包砌石堤,可一劳而永逸也。今熟察地形,南北各二十里稍亢,而中二十里为洼,稍亢者可保无虞,低洼者尚宜砌石”。奏疏上报之后,十月十五日得到批准。

这次砌石工程长3000丈(9.6千米),北起武家墩南1013丈处,南端至高良涧北3842丈处。石工墙标准为内外两层条石,直立墙,每长一丈,砌高一丈,用石二十丈,共需条石六万丈(丈是当时体积单位,指1丈×1尺×1.2尺)。石工墙基础采用桩基础,每丈用长杉木桩25根,条石断面以1.2平方尺计,其石料总方量约合24000立方米。石料打成粗坯,铣平、搬运、装卸、浆砌等工费巨大,分别由南河分司担任300丈,徐、海、颍三道各900丈。施工时间计划4年,实际用两年半,即从万历八年十月至万历十一年三月。这次砌石工程预算总额为白银为131034两。施工组织管理采用分段承包的办法。首先把3000丈石工墙分段包给三道一司,打造运石船也由承接单位各自为之。每砌成堤一丈,给装卸抬石费3钱。下桩,规定每下满一丈地基给银一两二钱。施工管理人员也只有30名。由于工程提前一年半,节省银19000两。在施工过程中,泗州乡官常三省上告反对,潘季驯力争,才又决定继续修筑,并终得完成。

万历十六年(1588年)以后,由于清口张福河堤等工程影响,又逢连年淫雨,洪泽湖大堤处于经常临水状态,有石工墙处情况尚好,土堤受风浪淘刷损坏严重。十六年四月,潘季驯第四次出任河道总督。十九年十一月,潘季驯上疏要求把武家墩至高良涧之间9132丈临水面全部换成石工墙,老石工墙北端至武家墩长1013丈,就在当年开工。老石工墙南端至高良涧3842丈,计划8年砌完,每年计划完成石工墙500丈。这项计划报工部,十一月批准,“依议举行”。但由于当时朝中有一派是洪泽湖以西人,以保祖陵为名,阻止施工,造成这项工程无法实施。

明代洪泽湖大堤已筑至周桥一带,周桥以南地势高亢,原无堤埂。到明朝晚期,洪泽湖大堤损坏严重。特别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在开封决口后,黄河下游河床渐渐淤塞垫高,淮河河床因黄河泥沙也被抬高,洪泽湖原有高地多被淹没,常年洪波浩渺,连为一片。

明朝灭亡,清朝统治中国以后,明祖陵的限制已不复存在,从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33年间,洪泽湖下游群众开始自发修筑洪泽湖大堤决口,但多是小修小补。

清康熙十六年三月,靳辅被任命为河道总督。他通过实地查勘,对当时黄、淮、运形势进行分析后,采取先通下游故道以导河归海,又挑清口引河,使淮能会黄。紧接着培修高家堰残破堤岸,修整被风浪卸塌的石工墙2297丈,对动摇未塌的石工墙也全面进行整修。堵塞高家堰各决口,高家堰南北共有石工、板工决口34处,冲沟9处,周桥以北共决口宽达981丈,周桥以南翟家坝九河共宽1323丈2尺,堵口先后用4年时间。接筑周桥以南翟坝土堤25里,武家墩以北土堤18里,改变明代将周桥以南作为天然减水坝的局面。并包筑高家堰坦坡。坦坡的作用主要是防浪,兼有加固堤身的作用。具体方法是:板工或石工背水面按一般要求培高培厚,迎水面则从石工顶或板工顶起,向前铺筑坦坡,坡度1∶5,旧有石工桩工原封不动,埋于土中以为堤骨,然后夯实,并种草养护。先筑无水处3800余丈,有水的地方9000丈,在坝前1丈处打一排密桩,在桩内用草包装土填出水面,再镶贴小埽,内填散土,夯实后成一丈坦坡,等枯水季节再向前补接。在旧工堤顶,为能增大防洪防浪能力,原断面一律用土加高一丈。同时堤身加宽,上游加5丈,下游加1丈。后又将坡度放缓到1∶8。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九月,坦坡完成。是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4天之内洪泽湖水猛涨7尺,有的地方高出旧石工1.2尺不等,连日西风,“极大之浪,一到坦坡之上,其势便杀”,包于土内的桩石板埽丝毫不损,与未筑坦坡之前相比,“其情形之安危已不啻天渊之别”。靳辅认为此次堤防得以完固,虽然也靠人力抢筑,但“总赖水内坦坡之益”。

康熙十六年至十八年八月,靳辅修高家堰长度为15644.6丈(50.06千米)。康熙三十九年大修小黄庄至周桥洪泽湖大堤中段石工墙,堤外先用柴丁厢挡浪,然后次第兴建,又修古沟到六坝段,并拆旧墙砌高。临湖面水深得用桩埽,出水后,改用丁埽,坚土压顶挡浪。武家墩北为石工头,再向北为砖工墙。

靳辅为了防止洪泽湖大堤在遭遇大洪水时决口,在大堤上兴建武家墩、高良涧、古沟、茆家圩、夏家桥、塘埂北、塘埂中、塘埂南8座减水坝,另外还在武家墩、小黄庄、周桥3处各建一座排水涵洞总泄水能力达1000“方”(方为当时体积单位,1方=1丈×1丈×1尺)构成了洪泽湖水库溢洪系统。

清雍正七年至九年(1729—1731年),朝廷认为高家堰堤工至为重要,连年拨巨款,加修险要石工,并改条石丁顺间隔相砌,以高堰墙高为标准,墙顶一律做平。小黄庄至周桥古沟,在旧石工墙后挖槽打桩,新建石工完成后,方撤离作旧石工墙。雍正八年(1730年),大筑石工墙,兴修通身石工。乾隆十六年(1751年),周桥以南,滚水坝南北及蒋坝以北,全用石基砖墙。时洪泽湖大堤全线石工墙修建完固,北起码头镇石工头,南至蒋坝镇船坞,全长21636丈。蒋坝以南,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当洪泽湖遇高水位时,自行过水,为天然减水坝,无需建石工墙。

为了在遭遇大洪水时,保洪泽湖大堤安全,自明朝嘉庆元年(1522年)始建减水坝,至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有记载的兴建减水坝26座。这些减水坝大部被冲坏堵闭。之后,又在洪泽湖大堤上建仁、义、礼3座减水坝。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添建智、信两坝。又称“上五坝”。嘉庆、道光年间,因湖水位抬高,又将仁、义、礼三坝移到蒋坝南侧地面较高处。仁坝建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义坝建于道光三年(1823年),礼坝建于道光十八年,并在坝下开河,名仁河、义河、礼河,又名头河、二河、三河,以分泄淮河洪水。咸丰元年(1851年),淮水盛涨,冲毁三河口的礼坝,形成淮河洪水以入江为主的格局。三河口就此成为淮河洪水入江口门。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后,五坝废弛。仅礼坝常年敞口,每年冬春枯水季节,筑草坝蓄水,以利官盐运输,汛期拆坝排洪。

清代末期,黄河北徙,洪泽湖北部边缘地面淤高,洪泽湖大堤北段风浪已影响不到,石工墙作用不大。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吴棠为了修建清江城,从头堡到石工头拆条石2.5千米。

民国期间战争频繁,洪泽湖大堤屡遭破坏,又无人管理,支离破碎,百孔千疮。民国32年(1943年)春,抗日根据地淮北行政公署水利委员会修复洪泽湖大堤石工墙1340丈,并填补被国民党军队破坏的3段堤身。民国34年5月,苏皖边区淮宝县人民政府修复被日军破坏的石工墙200丈。

(二)归仁堤

归仁堤离洪泽湖较远,但明清两朝为洪泽湖蓄水而治理归仁堤。归仁堤位于今泗洪县归仁镇西乌鸦岭,东至宿城区洋河镇闸圩,全长7680丈(24.42千米)。明万历七年(1579年),河道总督潘季驯主持筑归仁堤,又称太皇堤,西起乌鸦岭,东至孙家湾,全长7680丈,其中乌鸦岭至归仁集500余丈筑土堤,归仁集至五堡3000余丈砌石工,五堡至孙家湾3700余丈也是筑土堤。归仁堤筑成后,以北洼地积水与埠子湖、祠堂湖相连。按当时的说法,潘季驯筑归仁堤是为了保护明祖陵免受黄河水冲射,实为黄河右岸一段遥堤。因为修筑了高家堰,淮水不能东漫,又受清口淤沙阻挡,抬高了洪泽湖水位,泗州城及明祖陵受淹。万历八年,“祖陵下马桥水深8尺(陵地水深2尺),旧陵嘴水深丈余,淹古松柏600余株”。当时在保、迁泗州城问题上争论很大,有的要保,有的要迁。当时有个官员名叫杨其休说:“泗州可迁,祖陵独可迁乎?”万历八年(1580年),湖广参议泗州乡官常三省上书《告北京各衙门水患议》,历数高家堰对泗州的危害,特别强调了对祖陵的危害,以醒人耳目,要求“奋然决堰”。潘季驯十分惶恐,立即去祖陵察看情况。之后,上疏批驳常三省的“危词悍语”,结果常三省被削职为民。潘季驯采取了三条保护祖陵及泗州城的措施:一是加强归仁堤的防守,建立专管机构,不让黄水进入洪泽湖;二是加强祖陵及泗州城的防洪工程建设及管理;三是高家堰越城以南不筑堰,留作溢洪之用,称天然减水坝。

万历八年六月,潘季驯迁任南京兵部尚书,十一年又被去职为民。自从潘季驯离开河督后,又有6位河督相继接替,但均无法与潘季驯相比,他们治水方略都不如潘季驯。为此,屡有举荐潘季驯复职。

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朝廷第四次任命潘季驯为河道总督,上任后,首先对归仁堤进行整修,同时加强洪泽湖大堤,抬高洪泽湖水位,以攻清口之沙。在潘季驯看来,高家堰绝不可开,水绝不可分。洪泽湖形成后,黄河在清口的“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已是同义词了。为了保证清淮得蓄,潘季驯反对各种分水泄水意见,主张放弃泗州城。由于祖陵受淹,潘季驯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被罢官,常三省又官复原职。

清代,黄河形势不但没有改变,而且还日趋严重。顺治十六年(1659年),黄河大水,洪水从宿迁城南小河口和洋河镇西白洋河口倒灌入濉河,濉河口淤成陆地。归仁堤决口,濉、黄水随安河下泄入洪泽湖。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任河道总督时,宿迁城西至洋河孙家湾黄河右堤封闭,在白洋河口建民便闸,减黄入濉。康熙十九年从五堡至白洋河口增筑归仁格堤,长2700余丈,以保洋河镇不受黄水侵害。在格堤南端建涵洞,保持孙家湾排水道。在归仁堤上建五堡减水坝,泄濉、黄水入洪泽湖。明朝潘季驯筑归仁堤,是拦挡濉水全部入黄,抬高黄河水位,称“束水攻沙”。而清朝靳辅在黄河上建闸,建五堡减水坝,把濉水、黄水引入洪泽湖,抬高洪泽湖水位,冲刷清口淤沙,称为“蓄清刷黄”。这时,当然没有保明祖陵的压力。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归仁堤、五堡减水坝被冲毁,濉、黄水直下洪泽湖。康熙三十九年冬,河道总督张鹏翮主持,再次大规模地筑归仁堤。修乌鸦岭至归仁集土堤500丈,归仁集至五堡石工堤3088丈,五堡至民便闸格堤2725丈。并在归仁堤上建归仁(闸塘)、安仁(四河沟头),利仁(大口子)3座双门闸,泄濉水及减黄水入洪泽湖。自五堡向东至孙家湾修旧归仁堤3757丈(内含五堡至九龙庙创筑石工堤1100丈),又延伸至黄河边老堤头止,筑土堤1462丈作为现束水堤,又从三堡格堤起至黄河边止筑北束水堤,长3776丈。堤内挑修引河,在河尾入黄处建祥符双门闸,闸东挑修引河,长96丈6尺,建五瑞越闸,临黄处筑草坝。当黄河水小时,关闭归仁、安仁、利仁等闸,引濉水入黄。当黄河水大时,关闭祥符、五瑞两闸,启放归仁等闸,引濉水入洪泽湖。有时也启放祥符、五瑞两闸,减黄水入湖。另外,在北束水堤上建拦马闸,排泄洋河镇一带涝水。

雍正三年(1725年),黄河在宿迁西朱家海决口,次年四月即堵复决,五堡减水坝被冲塌,安仁、利仁两闸被冲毁,睢宁、宿迁一带黄河决溢之水,由安河入洪泽湖。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河督高斌与钦差大臣裘日修等集体会勘,认为濉河已改道,而白洋河不可复开,归仁堤已失去其减水助淮的作用,便不再培修。乾隆四十六年,黄河在睢宁郭魏庄决溢,归仁闸被冲毁,归仁堤完全失去控制。归仁堤从修筑到完全失去作用,长达202年。

(三)滩涂

洪泽湖的滩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沿湖岸边的滩地,一种是湖中滩丘,渔民称之沙丘或沙岛。环湖354千米的湖岸,除湖东岸为人工洪泽湖大堤,其余沿岸都有不同幅度的滩地。这些滩涂大都是成湖过程中形成的。明清时期,由于洪泽湖蓄清刷黄,水位抬高,水域扩大,原来的农庄田园沦入湖底,或分布在周边形成滩地。黄河北徙后,湖水位较为稳定,湖面缩小,又有一部分淤高土地而还陆,较洼的成为滩地。根据1983年实测洪泽湖地形图计算,高程在11.00米以上滩地有4.46万公顷;12.00米以上滩地有6173公顷。

洪泽湖滩地大多数分布在淮河等河流入湖口,湖西的滩地多数由汴河、濉河、安河等冲积而成,也有少数台地。湖西洲滩与洲滩之间的河沟和部分浅水滩地生长着茂盛的芦苇、鸡头(芡实)、菱、藕、蒿草等。湖区不少洲滩为渔民入湖捕捞时泊船和临时居住之地。穆墩滩上就居住着泗洪县成河乡洪成、大兴、成河3个渔业村和半城镇的部分渔民,是洪泽湖中居住渔民较多的一个洲滩。在正常水位时,洪泽湖露出水面的洲滩有70多个,总面积约6000公顷。洪泽湖中洲滩见表2-2-1。

表2-2-1 洪泽湖中洲滩统计表 单位:公顷

三、新中国成立后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洪泽湖治理十分重视,始终坚持“蓄泄兼筹”的方针,实施科学的综合开发措施,使洪泽湖成为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水产、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多功能的湖泊。对保障湖区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湖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洪泽湖大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洪泽湖大堤进行过4次较大规模的整治和加固,见图2-2-2洪泽湖地区工程示意图。

图2-2-2 洪泽湖地区工程示意图

1.第一次加固(1950年冬至1955年)

明清两朝兴建的洪泽湖大堤石工墙,是用石灰拌糯米汁作为粘结剂,迎湖面的条石是用铁锔扣紧,石工墙基础用密集的杉木桩基(桩距为10厘米),由于时间过长,桩端已腐烂,墙基不稳,加上战争破坏,致使旧石工墙发生外倾、裂缝、错动、臌肚、风化等险象,背水坡有多处渗水。1950年冬开始陆续进行维修、加固,因资金不足,只能将战争时期遭到破坏的石工墙进行拆修和险处加固。1954年大水后,国家批准对洪泽湖大堤多处水毁段进行加固维修。施工由江苏省防汛指挥部负责,对石工墙97处险工进行修复,对石工墙被风浪淘刷严重处、桩基朽烂、墙身变形等处进行加固。采取墙前加做石戗,用以固基;对臌肚倾斜处,采取局部拆修;对墙面松动的条石进行水泥砂浆填缝勾缝;对因风浪吸走条石后所形成的“吊洞”用混凝土填补;对破坏较大的旧石工墙进行彻底翻筑拆砌;对渗水堤段增设反滤层。同时在高堰和三河闸两侧进行了复堤,蒋坝南段堤防还增做了294.4米砌石护坡工程。这期工程共完成土方256606立方米,石方72310立方米,勾缝53367平方米,总投资90万元。同期,在洪泽湖大堤上选7.58千米有隐患处,锥探73161孔,进行灌浆修补较大隐患118处。

2.第二次加固(1965年12月至1969年10月)

1965年7月22日中午,洪泽湖水位12.99米,蒋坝镇二帝宫段大堤石工墙突然倒塌40米,大堤条石、砖柜、三合土全部倒入湖水中,砖柜后面填土也有5~6米宽随之倒塌水中,堤身形成陡立,暴露在湖水的风浪前。时值汛期,危险异常,险情发生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经过抛铅丝笼块石紧急抢护,才安全度汛。对旧石工墙进行更新加固已迫在眉睫。为了探明大堤损坏情况,省水利厅抽调60名干部、350名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组成“洪泽湖大堤三钻六锥联合调查队”,对大堤进行全面探查。经过一年多的勘探调查,基本摸清了老石工墙损坏原因。其一,条石下基土填筑不实,基桩上部处于干湿交替状态,桩顶腐烂,石工墙基础不稳;其二,条石之间石灰与糯米汁胶结材料年久风化,条石整体性能下降,产生错位松动现象;其三,残存的乱石、埽工及狗獾洞形成通道。在蒋坝至高良涧26千米一段迎湖顶浪最为严重,在25.1千米的堤段中,共查出各种隐患、险工计1381处,其中石工墙桩基朽烂、淘空失去承载能力的达13.46千米,占该段总长1/2还强;形成石工墙倾斜、臌肚、松动、错牙、裂缝、吊洞等险情共达488处,堤身上26座旧的减水坝残存的条石翼墙和护坦未拆尽,历史上抢堵决口的乱石、柴埽和旧石灰窑、狗獾洞等混杂于整个堤身,在高水位时,形成渗水通道。

为了适应洪泽湖调蓄洪水和常年安全蓄水,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安全度汛,万无一失,确保洪泽湖以东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65年9月13日,省人民委员会向水电部报送了《关于洪泽湖控制加固改建工程设计任务书》,其中包括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水电部于12月2日提出审核意见转报国家计委。12月4日,省水利厅又向水电部编报《洪泽湖大堤1966年改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的报告》,28日,水电部批复同意对洪泽湖大堤进行再次加固。加固标准为:洪泽湖设计水位真高16.00米,校核水位真高17.00米,风浪有效吹程30千米,正向风力按10级计,风速26米每秒,风浪高度采用2.2米。

此次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巧遇大旱,洪泽湖干涸,采用湖中取土,加固大堤,新筑防浪林台,拆直立条石墙,改为浆砌块石斜坡墙,这次加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6年3—8月,由江苏省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处负责,完成蒋坝二帝宫试验段斜坡式人工石块体160米和衡重式直墙162米。同时,委托南京水科所、华东水利学院等单位,进行不同加固改建方案的模型试验和论证后,向水电部提出趁1966年大旱洪泽湖干涸见底的有利时机,在堤前湖中修筑施工围埝,湖内取土,抢筑防浪林台,拆除石工墙的全面拆建方案。经水电部批复同意。

1966年11月至1968年4月为第二阶段,由先后成立的“江苏省洪泽湖大堤工程指挥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事管制委员会洪泽湖大堤施工防汛指挥部”领导施工,负责完成高良涧至蒋坝段23.67千米拆除老石工墙,加固大堤和新筑防浪林台工程。拆除直立墙条石,防浪林台以下浆砌条石护坡;新筑三河闸南段1.15千米防浪林台工程;新建周桥灌区渠首闸一座;新建九龙湾、夏家桥船坞两处;整修周桥船坞一处。第三阶段,1968年11月至1969年8月,由淮阴专区洪泽湖大堤灌浆工程处负责,进行防浪林台前坡肩口混凝土补角,防浪林台以上大堤块石护坡,高程14.50~18.50米灌浆,完成部分抛石棱体及蒋坝船坞加固、头堡至十堡段复堤等工程的施工任务。

这次大堤加固标准,防浪林台顶宽50米,顶高程14.50米,土坡1∶3,坡面用拆老墙条石护砌,坡脚做混凝土坎墙及抛石棱体防护,林台肩口5米用条石护砌,林台后部堤身做1∶2坡至高程18.50米,用灌砌块石护坡,林台上植柳树防浪,柳树行间栽杞柳。洪泽湖大堤顶部高程局部19.20米,一般18.50米,堤顶宽度一般8米。

省政府动员淮阴、扬州、南通、盐城4个专区11个县6万民工,石工3000人,高峰时工人数达十万人。广大民工冒着1966年冬季的严寒,在深过膝盖的淤泥中垒草包,筑围埝。顶着1967年夏季40摄氏度的高温拆除老石工墙、挑土加固大堤,筑林台,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工程。至1969年8月,全部加固共完成土方704万立方米,混凝土5.5万立方米,灌砌块石9.32万立方米,干砌及浆砌块石25.9万立方米,林台植树52.41万株,抛石护脚3.6万立方米,拆除老石工墙条石、砖、三合土、浆砌石戗2.5万立方米,总投资2155.1万元。

3.第三次加固(1976年8月至1978年5月)

洪泽湖大堤经两次加固特别是第二次加固,迎湖面抗洪防风浪的能力大大加强,但大堤背后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堤脚下因历史上取土筑堤和溢洪,留存有大片沼泽地,临堤脚深塘陡立,有的地段水面宽度达300~1000米之多,一般水深在1~3米,最深处的五坝塘达5~6米。堤身渗径长度不足,当湖水位13.50米时,多处堤段就发生窨潮,特别是周桥大塘更为险要,如不尽快改变堤后环境,势必降低洪泽湖大堤抗震能力。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洪泽湖大堤被列为全省四大抗震重点工程之一。因此,省政府批准洪泽湖大堤进行第三次加固,也就是抗震加固,由淮阴专区治淮指挥部负责施工,是年8月开工。加固方案是大堤背后增做三级戗台,一级戗台顶高11.00米,二级高程14.00米,三级高程17.00米,各级戗台顶宽各为15米,局部地段增大至18~25米。第一、第二两级戗台全线施做,第三级戗台仅在局部险要地段施做。为达到彻底清除险要工段的目的,周桥以南的原头、二、三、四、五坝堤段,堤脚处有深塘处进行彻底清淤去杂,另有黄罡寺、九龙湾、夏家桥3处堤后水面大,淤深,都做三级戗台。周桥大塘是历史上重点险工段,全部用土填平,原塘底高程为-16.16米,填土至8米,填土深度达24.16米。另外,对洪泽县汽车站附近的菱角塘也进行填土,原塘底高程为3.00米,填土至8米。在堤后,自堤脚向外50~70米,开挖一条顺堤河,彻底改变堤后沼泽地的恶劣环境,同时在河上建5座拖拉机桥,改善了堤后交通条件,既便于防汛期间人员上堤,也有利于农民出行。洪泽湖大堤历史上决口甚多,留下了从高良涧至蒋坝108个弯道,这次抗震加固中,对顺堤河经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将历史上的大堤弯道省去一半左右,改造出666.7公顷良田,其中200公顷作为护堤地,只作栽植林草,另466.6公顷土地交给洪泽县扩大耕地和发展水产养殖。这次加固,经历3个年头,动员淮阴、洪泽、盱眙、涟水、灌南5个县两万多名民工,共完成土方190万立方米,投资772.5万元,改善了堤后环境,增加大堤渗径长度,提高了抗震能力,增加了土地,消灭了隐患。

4.第四次加固(1992年5月至1997年6月)

1991年长江、淮河同时发生大洪水,暴露了淮河、太湖防洪存在不少问题。汛后,国务院召开会议,作出了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洪泽湖大堤加固列入国家治淮重点工程之一。自1992年5月开始,截至1997年6月,先后对洪泽湖大堤的三河越闸预留段、菱角塘和钱码头等7段堤防和三河闸、二河闸等7座临湖建筑物进行防洪抗震加固。洪泽湖大堤防洪防震加固工程,由江苏省水利厅批准,由江苏省三河闸管理处、淮沭新河管理处和淮阴市按权属关系分别负责加固工程实施,淮阴市建立洪泽湖、入江水道加固工程指挥部负责加固工程实施。

这期工程共完成土方119.02万立方米,石方13.69万立方米,混凝土11180.6立方米。完成投资额为7384.1万元。

(二)洪泽湖挡洪堤加固工程

在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期间,7月14日洪泽湖蒋坝水位14.37米,是新中国成立后仅次于1954年的又一高水位。在洪泽湖高水位时,沿湖挡洪堤很多堤段出现了险情。为确保洪泽湖挡洪堤防洪安全,2003年汛后,国家投资实施了洪泽湖挡洪堤加固工程。2004年1月6日,江苏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淮河流域2003年灾后重建应急工程洪泽湖周边挡洪堤加固工程(宿迁市)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要求洪泽湖周边滞洪圩区迎湖挡洪堤应急加固工程以洪泽湖蒋坝水位14.50米为设计水位。工程总投资额1494万元。其中泗洪县1080万元,泗阳县414万元。其工程项目分别为以下几个。

1.泗洪县

袁庄圩加固堤防3.74千米,堤顶高16米,顶宽4米,边坡1∶3,袁庄圩、临淮北圩、孙庄圩、勒东圩等块石护坡计9.43千米,护坡上限15米,下限平滩面。工程由宿迁金龙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宿迁江淮水利集团公司、宿迁市东升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中标承建,2004年3月1日开工,同年12月20日工程竣工。累计中标价为715.703万元。累计完成土方23.527万立方米,石方0.7777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0.5万立方米。2005年9月16日,宿迁市水利局组织验收,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2.泗阳县

桩号79+100~80+520长1400米、83+030~85+130长2100米两段挡洪堤进行混凝土护坡,护坡上限15米,下限平滩面。工程由邗江水利建设工程总队、泗阳县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中标承建,2004年4月17日开工,2005年7月25日竣工。累计中标价298.5037万元。累计完成土方4.52万立方米,混凝土0.563万立方米,石方0.0812万立方米。2005年9月15日,宿迁市水利局组织验收,工程质量等级优良。

2003年灾后重建应急工程洪泽湖周边挡洪堤加固工程由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省苏水工程建设监理中心监理。

(三)蓄洪垦殖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淮河进行大规模治理,洪泽湖作为淮水调蓄的重要水库,在加固洪泽湖大堤的同时,对洪泽湖周边地区开展蓄洪垦殖工程,解决沿湖低洼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问题。沿湖洼地土质肥沃,在洪泽湖蓄水前,沿湖洼地人民长期处于水落随人种、水涨随水淹的靠天收局面,农业生产毫无保障。1953年三河闸及高良涧闸建成后,洪泽湖常年蓄水,沿湖低洼地区常年无法耕种,特别是对湖西地区影响更大,1954年2月,治淮委员会在给水利部的报告中指出:“洪泽湖的蓄水所贡献给国家的利益太大了,古人梦寐以求不可能得到的,而今已成事实”。1954年4月,水利部决定将洪泽湖蓄水位暂定为12.50米。1954年淮河流域遭遇大洪水,沿湖洼地普遍受灾,给沿湖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难,而里下河地区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住。从而引起了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洪泽湖蓄洪垦殖工程就在这个背景下展开。

1.首期工程

(1)测量。

1954年冬,淮阴地区治淮指挥部对洪泽湖周边进行垦殖工程测量,测量人员冒着风雪赴泗阳县湖北区和中扬区进行测量,由于寒冷,又下大雪,测量工作十分艰苦,不但进度慢,而且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秦祝伍工程师受冻生病,高烧不退,病情危重,没有交通工具,就用牛车拉到泗阳县人民医院抢救。

测量人白天在风雪中测量,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做内业,当时都是住在老百姓家厨房,铺上柴草就是床,办公就在门板上,每天晚饭后都要做几个小时内业,才能满足第二天进行导线、水准、地形、断面等组的测量需要。在每次搬家时,测量人员全要自已肩扛测量工具、办公用具、行李等步行到前一站。尽管时间紧、天寒地冻、条件差、困难多,但所有测量人员都能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水准测量要求精度高,在天寒地冻并刮着大风的条件下,按测量规范是不允许工作的。但为了保证开春后洪泽湖蓄洪垦殖工程顺利开工,为设计人员按时拿到测量资料便于设计,水准组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为水准达到允许误差,有时要重测两三个来回,经常很晚才赶到住地。

(2)规划设计。

在测量任务完成后,紧接着是洪泽湖挡浪堤和截水堤的规划设计工作,按照省水利厅和治淮指挥部的要求,要在1955年2月25日开工前完成规划设计和施工放样工作,而时间只有半个多月。淮阴专区治淮指挥部负责人徐铁波在动员会上强调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沿湖人民的迫切需要,必须按时完成任务。组成设计组、定线制图组、计算工程数量组、校核组,进行流水作业,互相帮助,齐心合力,按时完成了任务。经过各组人日夜赶办,于1955年2月15日提前2天完成全部设计和预算工作,为按时开工打下了基础。

(3)施工。

1955年2月16日,测量原班人马,踏着冰雪和泥泞赶到湖北区和中扬区进行工程放样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洪泽湖蓄洪垦殖工程的开始。这期工程是沿12.50米地面高程和局部12.00米地面高程建挡浪堤,堤顶高程为14.50米,另外加0.5米安全超高,堤顶宽4.5米,边坡1∶3。采取堤内开沟取土筑堤以便圩内排水。另外在沿13.50米地面高程建一条截水堤,采取堤内开沟出土建堤,沟通入湖河道,将13.50米以上涝水截入排涝河道排入洪泽湖,保证12.50~13.50米高程之间农田不受高水影响。截水堤堤顶高程16.00米,可以防较大洪水,堤顶宽5米,边坡为1∶3。放样工作尽管有冰雪和泥泞等诸多困难,还是在2月23日全部完成。泗阳和淮阴县的技术干部和带队干部带领少数民工也在23日到达工地,进行分工、搭建工棚等工作。2月25日准时全线开工。到5月20日第一期洪泽湖蓄洪垦殖工程全部按计划完成。

按照淮委对洪泽湖蓄洪垦殖规划要求,当洪泽湖遭遇洪水蒋坝水位达到14.50米时,上游仍有大量水要进入洪泽湖,沿湖周边12.50~13.50米的圩区应破坏蓄洪,原沿湖居民凡住在12.50米以下的住户,全部迁移到13.50米以上高地居住。

1955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泗洪县和盱眙县由安徽省划属江苏省淮阴地区管辖,以便解决洪泽湖蓄水统一管理问题。4月10日,泗洪县组织民工2.14万人,进行洪泽湖蓄垦第一期工程,即建溧东、贺台和王刘沟3个圩堤工程及相关的圩内配套工程。这期工程于6月10日竣工,垦田0.86万公顷,并将9287人迁移至高处安置,计完成土方199.2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03.18万元。当年盱眙县也组织民工完成金家大圩和吴小圩的第一期洪泽湖蓄洪垦殖工程。

2.蓄洪垦殖工程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洪泽湖周边地区洼地,特别是湖西地区,没有防洪和除涝灌溉工程,加之原来入湖各河尾闾淤积严重,每年汛期,湖水上涨,客水压境,洪涝交浸,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当地群众编出顺口溜:“种湖田,贩私盐,捉到一年是一年”;“九岗十八洼,怕旱又怕涝,涝无沟,旱无坝”。这些民谣便是当时湖洼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情况的真实写照。

为了解决沿湖人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国家在1955年开始兴办洪泽湖蓄洪垦殖工程。1957年,省水利厅派员到泗洪县搞芦沟灌区工程规划,进行湖周边洼地治理试点,以便推广。同年,兴建芦沟灌区大刘、芦沟两座排灌站,为后来湖洼地区大面积推广机电排灌奠定了基础。

1958年汛后,洪泽湖蓄水位一度抬高至13.50米,沿湖地区影响工程未能跟上,特别是泗洪县境,当年受淹三麦、油菜面积就达1万公顷,还有1.67万公顷三麦未能种下,又迁移2596人到高地居住,因受淹拆除房屋2000余间。此后,蓄垦工程只由沿湖各公社自办,仅做一些零星工程。

1961—1966年,贯彻洪涝分治、高低水分排、内外水分流的治水方针,对各入湖河道进行治理,使高水归槽顺利入湖。同时,在湖洼地区有重点开挖一批排涝干沟,疏通内水外排出路。初步改变了湖洼地区洪涝不分的局面。

1967—1969年,安徽省开挖新汴河工程,淮委批准新汴河影响工程,就有溧东圩堤加固和溧西8个圩区。洪泽湖蓄洪垦殖重点地区泗洪县成立洪泽湖蓄垦工程团,对湖洼地区的治理进行全面规划,集中全县之力,大搞湖洼地区封闭工程和圩区机电排灌站,至1978年,这10年间是蓄洪垦殖工程建设高峰阶段。

从1979年起,湖洼圩区建设开展主攻涝、渍,大力发展灌溉,同时进行机电排灌站的续建和配套建设。圩区进行大面积除涝改制,增强圩区调蓄能力,大搞高产、稳产农田建设。

自1953年控制洪泽湖水位的三河闸建成后,洪泽湖成为拦洪蓄水水库。宿迁市地处洪泽湖上游,受迴水影响,沿湖地面高程在12.50~14.50米的洼地成滨湖圩区。通湖河道两侧圩区上限按迴水影响确定为15米,定为滨湖圩区。自1955年开始实施洪泽湖蓄洪垦殖工程,到2006年全市已圈圩288个,面积883.43平方千米。建电力排涝站或排灌结合站385座,装机870台套,4.1194万千瓦。建圩口闸182座,筑圩堤1741.34千米。

上述圩区分属于宿迁市的各县区。

泗阳县:建圩64个,面积70.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6046公顷,圩区内人口42736人,圩堤长度276.74千米。尚有30.24平方千米洼地未圈圩。已建单排站8座,装机11台套,585千瓦;排灌结合站38座,装机56台套,2710千瓦;灌溉站3座,装机3台套,165千瓦。

泗洪县:圈圩177个,圩区面积608.61平方千米,圩内耕地4.42万公顷,圩内人口232364人,圩堤长度1299.9千米,已建圩口闸181座。尚有68.31平方千米洼地未圈圩。已建单排机站12座,装机32台套计1422千瓦;单灌站45座,装机71台套,计2732千瓦;排灌结合站297座,装机716台套,计32842千瓦。

宿城区:圈圩47个,圩区面积79.01平方千米,圩区耕地面积6858公顷,圩内人口112549人,圩堤长度164.7千米,建圩口闸1座。尚未圈圩的洼地面积27.01平方千米。建单排电站6座,装机9台套,545千瓦;建排灌结合站24座,装机46台套3035千瓦;建灌溉电站18座,装机29台套984千瓦。

3.典型圩区简介

(1)雪枫圩。

雪枫圩位于泗洪县西南部四河乡境内,地处淮河、漴潼河之间,四面环水,总面积32.54平方千米。圩区共10个行政村,人口2.81万人,耕地0.22万公顷。圩堤顶高程16.50米,另有8千米长是淮北大堤,顶高为21米。圩内地面高12.90~15.20米,土质为砂壤土,是泗洪县较大的沿河圩区之一。

历史上这里是峰山湖,为淮河滞洪区,淮河洪水所带泥沙逐年在湖中淤积,最初形成大柳巷沙洲,并逐渐向北延伸,终分淮河为两支,一支为淮河干流,一支为窑河(漴潼河),两河环绕沙洲至双沟汇合。清朝末年,附近高埠有少数居民过窑河与大柳巷人共同垦种湖田,遇旱年均能丰收。后为防御一般洪水,当地群众在沿河一带筑小土堤挡水,多年后圩堤始有雏形,名大柳巷圈堤。

1943年8月27日,遭遇连日大雨,淮河水猛涨,大柳巷附近的淮河堤决口,淮河水向圩内倒灌,村民鸣锣告急。当时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正在大柳巷召开卫生工作会议,闻讯后急率警卫营、全体与会人员以及泗南中学师生赶赴抢险工地,并亲自抱草抬泥,下水堵口。经过一昼夜奋战始得转危为安。大水过后,淮北区党委和行署发动军民重修大柳巷圈堤,使全圩22.5千米的防洪堤初具规模。彭师长牺牲后,1945年1月5日,淮北行署决定将大柳巷圈堤命名为雪枫圩,以志纪念,雪枫圩由此而得名。

1954年淮河流域遭遇大洪水,经过全力抢险,圩堤勉强未破圩,但因圩内配套差,外水高,加之圩内无机电排水设备,内涝无法及时排出,农作物受涝严重,减产7~8成。1955年11月,泗洪县政府组织民力加固圩堤,进一步提高圩堤防洪能力。

1958年,随着河网化的开展,雪枫圩内开挖齐心排水干沟,环圩沟及6条中沟,形成圩内排涝系统,同时建圩口闸3座及排涝站3座,装排水机械420马力,提高了圩内排涝能力。

1971年以后,峰山公社对雪枫圩进行全面规划,在防洪方面先后两次对圩堤进行加固,使圩堤能防御1954年型洪水,在排涝、灌溉、降渍方面,新开大沟8条,中沟17条,小沟53条,筑干渠2条,支渠10 条,农渠30条,续建机电排灌站2座,并兴建各级配套涵闸、桥梁。至1985年,雪枫圩的防洪、排涝、降渍、灌溉已成全能体系,在以后的各次大涝、大旱、洪水中,都经过考验,效益显著。

至2006年雪枫圩内已挖大沟9条,中沟23条,小沟93条,灌溉干渠2条,支渠10条,农渠30条,建成大沟级涵闸6座,桥梁9座,中沟级涵闸8座,桥梁1座,小沟级涵闸250座,兴建圩口闸6座,排灌站13座,装机45台套计2067千瓦。共完成土方460万立方米,国家补助860万元,乡村自筹240万元。工程效益显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提高,全圩先后建成稳产高产农田1067公顷,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雪枫圩民众喜欢栽种杨树,由于土地肥沃,适宜杨树生长,特别是20多千米的圩堤,绿树成荫,环岛一周,真是“绿色岛国”,人们称之为“泗洪海南”。现在已成为人们乡间旅游理想之处。

(2)溧东圩。

溧东圩位于泗洪县境东部,东临老汴河,西抵溧河洼,南滨洪泽湖,北近青阳镇,总面积97.9平方千米。全圩分属城头林柴场和石集乡,圩内共有23个行政村,居民2.98万人,有耕地0.48万公顷。圩堤总长59.5千米,堤顶高程16.50~17.50米,圩内地面高程12.60~14.20米,是泗洪县开发较早也是最大滨湖区。因圩区紧靠溧河洼东岸,故名溧东圩。

历史上,此处是一大荒芜湖滩,群众无法定居,只有部分土地,每年等水退落后,种一茬麦子也不保收,属“人种天收”之地。1955年,溧东圩被国家列入洪泽湖蓄洪垦殖第一期工程。是年4月,治淮委员会第一施工总队组织泗洪县民工21354人施做溧东圩迎湖面防洪堤。5月完工,修筑防洪堤24.9千米,堤顶高程15.50米,堤顶宽6米。同年10月,泗洪县水利工程总队组织民工7688人,疏浚圩内柳沟、孟沟,并新开中沟11条,配套木石结构桥梁18座,涵闸2座,初步建成低标准排涝系统。同时,也解决了圩内一般性防洪和群众定居问题。1956—1966年,进一步提高大、中沟标准和密度,并重点开挖大量的小沟,理顺圩内的排水系统,增强了圩区自排能力。1967年3月,泗洪县新汴河水利工程团组织民工2.24万人,对防洪堤进行加固,至5月底完工。其标准达到堤顶高程17.00米,顶宽6米,边坡1∶2.5,使溧东圩堤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1970年起,溧东圩内开始以中沟划框,实行高低水分排。城头林柴场和石集乡每年均组织万余人,进行分圩建站,大力发展机电排灌,并要求排灌分开,结合改制除涝,扩种水稻,增强汛期圩内调蓄能力。同时组织常年专业队,进行配套建筑物施工,力求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1974年4月,泗洪县治淮工程团组织民工1万人,在溧东圩迎湖面加做22.3千米的防浪林台,并对22千米堤段做块石护坡,进一步增强了溧东圩防洪挡浪能力,确保圩内群众安全,1975年以后,溧东圩着力搞配套工程开挖内三沟,提高抗渍能力。同时进行大面积旱改水,实行旱作物与水稻分开种植,扩大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至1990年,溧东圩区已分成内圩13个,每个内圩均建有机电排灌站2~3座。在工程布局上,形成大、中、小沟和干、支、斗、农三级排涝以及灌溉渠系,上灌下排,排灌分开。

1955年开始建设溧东圩区,经过50多年的建设,至2006年已建成防洪圩堤59.3千米,能防御1954年型洪水,圩内开挖支河3条,大沟53条,中沟97条,小沟401条。建干渠40条,支渠82条,农渠250条。共完成土方1240万立方米,建成机电排灌站38座,安装电动机84台套,计4199千瓦,柴油机27台套计1698马力。全圩共完成配套建筑物744座,其中:大沟级143座,中沟级224座,小沟级377座。共完成石方28.74万立方米,混凝土5480立方米。国家投资500余万元,群众除劳动积累外,还集资30多万元,用于水利建设事业。圩内群众安居乐业,粮食产量稳步增长。1980年圩内总产为1678.2万千克,到1990年总产增加到19806.5万千克,平均每年增产1812.83千克,同时,圩区林、牧、副、渔也得到较大发展。

4.蓄洪存在问题

洪泽湖调洪蓄水,对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灌溉、航运、发电、工业用水等都十分重要,工程效益非常显著。但对沿湖周边地区群众生产、生活也带来较多问题。洪泽湖蓄水位曾提高到13.50米,由于安徽省的强烈反对,泗洪县也不同意,又降至13.00米,还是有较多矛盾,经过中央多次调解,最后决定暂时仍保持正常蓄水位为12.50米。洪泽湖蓄水位12.50米,影响周边面积为7.76万公顷,其中泗洪县4.15万公顷,泗阳县和宿城区1.14万公顷,盱眙县1.88万公顷,淮阴区为0.54万公顷,洪泽县0.05万公顷。周边各县影响面积最大的是泗洪县,占53.48%。泗洪县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几十年来不畏困难,坚持圈圩筑堤,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解决洪泽湖周边地区防洪、排涝、降渍、灌溉等问题,国家每年都安排经费解决周边群众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问题。但是由于经费少,任务大,远远不足湖区周边的蓄洪垦殖工程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圩区标准偏低。二是工程老化,防洪堤损坏严重,难以挡御洪水,机电设备老化,特别是仍有一些淘汰的柴油机,都需要更新换代,另外圩内配套建筑物混凝土碳化,损坏严重,需要更新。三是管理不善。圩堤及圩内配套建筑物,特别是机电排灌站等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四)洪泽湖周边保庄圩工程

2003年汛期,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由于大量洪水入境,洪泽湖蓄水位迅速上涨,沿洪泽湖周边低洼圩区全面告急,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为确保沿湖周边洼地住户生命财产安全,使危房户和低洼圩区住户免遭洪水威胁,2003年灾后国家投资实施了洪泽湖滞洪区移民安置保庄圩工程。2004年1月6日,省水利厅批复了宿迁市保庄圩工程的初步设计。是年10月13日,省水利厅批复修正设计及概算。

1.泗洪县临淮保庄圩工程

临淮保庄圩面积1.95平方千米。主要工程项目:新建浆砌块石挡洪墙1.619千米,挡浪板顶高17.50米。加固堤防4.1千米,堤顶高程17.50米,顶宽6米,边坡1∶2.5~1∶4。增做块石护坡1.4千米,上限17米,下限平滩面。新建泵站1座,装机3台套,540千瓦,设计流量4.5立方米每秒。由宿迁市金龙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东台市水利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中标承建,累计中标价1163.49万元。2004年4月10日开工,同年12月14日竣工。累计完成土方60.8万立方米,石方0.8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0.7万立方米。2005年4月19日宿迁市水利局组织对临淮保庄圩工程进行验收,7个单位工程合格,6个单位工程优良。

2.泗阳县黄圩保庄圩

黄圩保庄圩主要工程项目:加固堤防6.63千米,顶高17.50米,顶宽6米,边坡1∶3。新建泵站3座,装机9台套,计495千瓦,设计流量5.6立方米每秒。新建涵洞6座,φ80涵管2座,φ120涵管4座。新建旱闸4座。当洪泽湖破堤滞洪、滞洪区水位高于保庄圩地面时,关闸挡水,圩内人畜财产不再进行撤退转移。黄圩保庄圩工程于2004年6月12日开工,由新沂市河海建筑工程公司、滨海水利建筑工程公司、泗阳县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等单位中标承建,中标价626.37万元。2005年7月3日竣工。累计完成土方44.3万立方米,石方0.2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0.3万立方米。是年9月15日宿迁市水利局组织对黄圩保庄圩工程验收,堤防工程、北旱闸、东沙旱闸质量等级优良,3座排涝站和4座涵洞工程质量等级合格。

3.宿城区五西保庄圩

五西保庄圩位于宿城区中扬镇境内,保护面积1.29平方千米。五西保庄圩主要工程项目:加固堤防4.495千米,顶高17.50米,顶宽6米,边坡1∶3。将圩内原有2座排涝站合并为1座,装机4台套,计220千瓦,设计流量2.96立方米每秒。新建旱闸2座。五西保庄圩工程于2004年6月14日开工,同年12月5日竣工。由淮阴水利建设集团公司、响水县水利工程建设处中标承建,累计中标价343.6991万元。累计完成土方31.1万立方米,石方0.1万立方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0.1万立方米。2005年2月6日,宿迁市水利局组织对五西保庄圩工程进行验收,圩堤土方和南旱闸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排涝站及北旱闸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五)生态环境保护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地理位置独特,功能多样,洪泽湖湿地是我国极为重要并具有代表性的内陆湿地。1985年,泗洪县人民政府在珍禽、候鸟密集的城头林场和向阳水库分别建立了鸟类自然保护区。

1989年,制定了洪泽湖区鸟资源保护条例。1994年,国家公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提出在迫切需要保护的湿地和淡水水域区名录中,明确要优先保护“江苏泗洪及洪泽湖湿地生态环境”。在2000年前拟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中,也包括要在江苏洪泽湖湿地建立国家级湿地型自然保护区。

泗洪县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3453公顷,是江苏省最大的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华东地区排第四位,在全国湿地中排第11位。也是整个洪泽湖地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以杨毛嘴湿地为中心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比较丰富,有大鸨、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灰鹤、天鹅等多种珍禽,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保护区由杨毛嘴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头林场鸟类保护区、下草湾标准地层保护区、陈圩林场自然保护区、洪泽湖农场白鹭自然保护区5个部分组成。这里拥有鸟类194种、浮游水生植物165种、水生高等植物81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76种、鱼类67种。多样性生物构成了巨大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每到夏天,这里数千公顷野生荷花千姿百态,数千公顷野生芦苇随风摇曳。荷花、芡实花、菱角花争相斗妍,组成了一幅红、白、紫、绿相间的水上花园,令人心旷神怡。

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节目对此作过专题报道。这里还是环保专家、学者、记者等科学考察和专访的场所。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污染,只有清水绿波、游鱼戏逐、荷苇相伴、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

与泗洪县湿地保护区为邻的还有宿城区和泗阳县湿地保护区。分布在中扬镇、屠园乡、林柴场、卢集、高渡、良种场、黄圩等地。这里浅水区滩地植物有芦柴、小蒲,面积约2700公顷;野生藕面积约266公顷;其他水草1300公顷。鸟类有:野鸡、野鸭、獐鸡、灰鹤、渔鸥、大雁等。

在西民便河以东至新庄嘴的1万公顷水域,1985年底被省政府确定为银鱼、青虾等水生动物的繁育保护区。这个区域湖湾众多,水草茂盛,水质良好,且无污染,是水生物天然繁育场所。水利部门在制止湿地围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保护了湿地的生态资源,另外这里部分被围湖养殖,有些植物种类如蒿苗等已经绝种。小芦苇与以前相比面积也有较大减少,湖中野藕减少了1/3左右,水草面积约减少2700公顷。鸟类由于生存环境变化,大量迁飞,同时种类也减少,昔日这里大雁到处可见,现在已很少看到。

(六)水环境质量

在“七五”期间,洪泽湖水环境属清洁级。1986—1990年各年的加权均值污染指数依次为0.2、0.3、0.4、0.3、0.4,其中1986年、1987年、1989年属清洁级,1988年、1990年属污染级。洪泽湖第一位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第二位主要污染物是总磷。

“八五”期间,1991—1995年,各年洪泽湖总体水质污染依次为轻、轻、重、中、中度污染。在主要污染指标中,非离子氮、总氮、总磷都比较高,但五日生化需氧量历年均值都较低且有下降趋势。挥发性酚每年都有检出,且呈上升趋势。

湖西临淮乡断面水质污染最重,超标污染项目最多,污染指数也最高。这个断面因在淮河口与溧河洼两路来水的汇合部,又是洪泽湖南北清浊水域分水岭,是淮河与溧河洼来水入湖的路线重叠地区,因此,这里既遭淮河污水污染,又受到溧河洼入侵污水污染,水质在全湖区属最差水域呈带状贯穿洪泽湖腹部,大约有60~90平方千米,占全湖水域面积的3%~5%。水域污染较重的断面还有蒋坝、高良涧、汴河口。汴河口断面,主要受泗洪县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污染所致。濉河口断面污染因素,基本上与汴河口相同。

地处成子湖范围内的龙集乡北和成河乡北断面水质,是整个洪泽湖水质最好的区域。该地段水域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与湖西、西北来水交换率低,不受外来污水入侵污染,即使境内有些高浓度废水入湖,由于湖底较高,水浅,湖水复氧率高,污染物能尽快得到降解净化。这块水域面积大约320平方千米,占洪泽湖水域面积的20%。洪泽湖水质好坏主要受安徽、河南、徐州等地区工业废水入侵量制约。湖区总体水质受总磷、总氮和汞的影响,水体中汞含量一直较高,整个水域检出浓度均在地面水三类标准以上,总磷、总氮的含量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崛起,以及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而日益加重。

“九五”期间,洪泽湖总磷基本无明显变化,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1996年,随后逐步下降,到“九五”期末已低于“八五”初期水平,总氮“九五”期间逐年下降。

洪泽湖水质的好坏,与淮河流域上中游来水水质及沿湖周边排水入湖的水质有关,协调治污和强制性治污都比较复杂,淮委牵头协调各省、市、县治污,国家花了不少钱,但成效很不理想。若不认真治理污染,必将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严重灾难。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治污,不但逐年增加治污经费,而且对各级领导层实行问责制。因为环境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因此治污的力度要加大,速度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