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秋传(桐乡历史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旧家庭里的叛逆者

张琴秋出生时,正是清王朝走向没落的时代。日本与俄国从1904年到1905年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了两年,日本竟然战胜了硕大的俄国!显示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威力。日俄战争,给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极大的刺激,因为中国几年前的维新运动,光绪皇帝下了“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变法维新。但是,只过了一百天,就夭折了!后来,虽然又有一些改革措施,但中国封建势力根深蒂固,无力回天!1911年,清王朝的大厦轰然倒下。而此时的石门湾,也多多少少发生了变化。张琴秋出生时,石门湾隶属于崇德县,当时因为避讳清太宗年号,1662年崇德县改为石门县,石门镇叫玉溪镇。辛亥革命以后的1914年,石门县恢复为崇德县,玉溪镇恢复为石湾镇。其实,这个变化,与张琴秋家里关系不大。因为张家不是世居石湾镇的土著居民,据说是从附近海宁县周王庙移民过来的。在张琴秋的祖父张品山、伯祖父张品太年轻时,看好石门湾这个水陆交通非常方便的地方,兄弟俩就携手移居过来,利用运河交通便利的条件,开了一家经营大米的米行。经过多年的打拼,张家逐渐积下一些资产,同时开始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让孩子读书,所以张琴秋的父亲张积昌(殿卿)张琴秋的父亲、母亲的名字,张琴秋自己在填表时,写“张积昌”“冯慧英”;在文化程度上,张琴秋填父亲为“中学程度”;母亲为“小学程度”。能够成为小镇上的一个有文化的人。因为排行第五,所以镇上的人称他“殿卿五相公”,据说他曾经在辛亥革命前的嘉兴报馆只担任过半年编辑,不少描写张琴秋的传记中,都写到张殿卿(积昌)在嘉兴的《三江日报》当编辑,也有认为是在《之江日报》当编辑。笔者认为,所谓嘉兴的《三江日报》,没有找到实物可以证明。而《之江日报》是1913年4月1日创刊、1937年12月停刊的,是杭州最早的民营报纸。社址在杭州青年路青年里,不是在嘉兴的。而张琴秋在自己的履历表中说:“辛亥革命前,父,服务于报馆编辑。母,家务。”所以这里用“嘉兴报馆”代替具体的媒体,有待于继续考证。似乎没有担任过其他公职。

在张琴秋童少年时代,人口众多的张家的经营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仅仅靠三四十亩田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所以在张琴秋的记忆里,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天不如一天,经营的业务也在不断变化:春蚕时节,张家就做桑叶生意;秋天,种桑树时,他们就做桑苗的生意。无论桑叶还是桑苗,做这些生意的不确定性很强,假如市场预测准确,可以发点财,如果预测不准确,失手一次,就有可能亏掉老本。所幸张琴秋的母亲冯慧英(定珍),是个有文化、能够勤俭持家而且思想比较开明的女性,她和张殿卿一共生了7个子女,但只有3个长大成人,即张琴秋以及她的哥哥张桐,妹妹张兰。冯慧英坚持让子女读书,坚持不让女儿张琴秋姐妹俩缠足,所以,张琴秋在童年不缠足而且有机会进学校读书。

这在今天看来,有点难以置信,当年的情况下,张琴秋姐妹俩都有上学的机会?其实,这与石门镇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有关。石门镇位于京杭大运河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清《桐乡县志》称石门镇为“洵苏、杭、闽、广之通衢,桐乡之巨镇”。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在此交战,越王在此“垒石为门,以为界限”。石门之名,由此而来。公元610年,江南运河开挖,自杭州至嘉兴,经过石门拐弯东去,所以石门又有“玉湾”“玉溪”等美名。唐朝时,石门镇相当发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据光绪版《石门县志》记载:唐初,石门已经颇有规模,设置石门驿,水驿有船户300户,驿船30只;陆驿有驿马52匹,马户496户。宋代,石门镇专门建“接待寺”,接待来往官员。所以,此时石门镇已经“商贾渊薮,廛里旁溢”,商业已经非常繁华。宋代以降,石门镇附近农村的水稻、蚕桑、棉麻、油料作物已经非常丰富。明万历《崇德县志》说:“镇饶米菽丝纩,商贾辐辏浮于邑,镇可数千家。”商业的繁荣,带来教育文化的发展,除了因为接待来往官员而建的接待寺、南巡大营等建筑外,还有刘伯温读书处等文化遗存,给石门这个小镇增添了文化因子。在教育方面,石门镇和附近的镇一样,私塾很多,后来成为学堂,辛亥革命以后,学堂成为小学,石门镇在崇德县里是第二个大镇,溪西小学改为崇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民国以后,1913年,石门湾举人丰鐄的女儿、丰子恺的大姐丰瀛在自己家里创办“振华女校”,专门培养女孩子,一时,成为闻名遐迩的佳话,张琴秋进的学校,就是这所“振华女校”。据《石门镇志》记载:“民国二年,丰子恺大姐丰瀛在石门湾创办振华女校。学制七年。校址在大井头。”这里,“民国二年”的时间,应该是1913年,但是,在不少史料里,都是说1912年。张琴秋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的调查表上“小学读了多少时间”一栏填了“五年”,卒业时间是1918年。这是事后回忆,不准确的。事实上,张琴秋是1920年暑假毕业的。当时,办女学是一种时代进步的标志,是对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否定。丰瀛在石门湾创办振华女校,在崇德县石门湾一带开风气之先。当时,附近的乌镇有懿德、务本两所女校,濮院镇有端本女校,崇德县城有县立女子小学等。振华女校的学制是七年,初小四年,高小三年。课程方面,初小有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缝纫;高小增加中国历史、地理、理科、英语等。所聘用的教师,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丰瀛除了自己讲课外,还聘用嘉兴褚辅成的侄女褚明秀等年轻教师。丰子恺进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读书以后,放假回来,也常常去女校代课。振华女校刚开办时,女校在丰家自己家里,后来,附近的新市、乌镇、崇德的女孩子都慕名而来,振华女校才另外觅屋办学。当时和张琴秋同学的有钱青、杨达、谭琴仙、梁闺放等,沈雁冰的夫人孔德沚是1918年春夏之交到石门振华女校做插班生。

张琴秋在振华女校读书时,就显露出她性格的叛逆和果断,当时,张琴秋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家里人希望她及早辍学,帮助家里。但是张琴秋没有屈从,反而学习更加用功。在学校里,张琴秋仿佛是个女孩子的头儿,同学中有什么事,都会找张琴秋,让她出面领头,事情才能解决。当时张琴秋的同学杨达的成绩太好了,引起另外两位钟姓同学的妒忌,凭着她俩与丰家有点亲戚关系,扬言在毕业典礼上要出杨达同学的洋相。为此,生性胆小软弱的杨达,只会自己忍声吞气,不敢反抗。这件事被张琴秋知道以后,她便带着杨达找到褚明秀老师,反映情况,褚老师又带着张琴秋、杨达去见校长。后来校长对亲戚家的两个学生作批评教育,一场风波才没有发生。有一次,张琴秋放学以后和钱青、孔德沚等同学去石门镇郊玩,看见边上河里有一条船,她们便去划船,当船经过一棵扑在河面上的杨树时,钱青不小心被杨树刮了一下,差一点掉进河里。这时,张琴秋果断地让钱青紧紧抓住树枝,不要松手,自己赶快把船划到树下面,让钱青的脚落在船上,才避免了一场意外。岸上的人为她们捏了一把冷汗,随后又纷纷称赞张琴秋的机灵和勇敢。据钱青回忆,大概在1919年,“我与琴秋登上南皋桥,一边玩,一边背诵诗词。忽然看到一位姑娘倚栏哭泣。琴秋上前询问,姑娘泣不成声地说自己是附近高家湾人,家道贫困,无衣无食,父母无奈,要把她卖作童养媳,她便逃了出来,现在走投无路,只想投水自尽……。我们听了十分难过,琴秋即刻奔回家去拉了她母亲到桥上,哭着要母亲救救这个姑娘。她母亲见状,也十分同情,便收留了她,在自己家里做小帮工。”钱青:《忆故乡》,刊于1992年第一期《桐乡县志通讯》(内刊)。

然而,正当张琴秋和孔德沚、钱青等同学志同道合发愤读书时,振华女校却发生了一件大事,1918年秋天,创办振华女校的校长丰瀛因病去世了,年仅33岁!丰家的天仿佛塌下来了,振华女校也一下子没有了主心骨!当时,丰子恺还在杭州读书,他在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的老师陈夔专门写了一篇《丰女士传》诔文,纪念这位为女学贡献自己全部心血的开拓者!张琴秋为失去这位敬业的校长而心痛!后来,丰瀛的妹妹丰满接替姐姐继任校长,以丰家人的智慧继续在振华女校耕耘。

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其影响也波及江南小镇石门镇,振华女校组织张琴秋她们学生到镇上去游行,宣传科学民主,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号召老百姓起来抵制洋货,使用国货。后来,张琴秋作为振华女校的代表,到县城崇福镇去参加集会游行,这让张琴秋有机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演讲,呼喊口号,15岁的少年张琴秋,充满革命激情。二十年以后,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张琴秋在延安回顾当年,她非常平静地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回忆那时候的我,还很年幼,正在本镇一个女子高小里念书,知识贫弱,思想幼稚,天真烂漫,只知读书,希望读完了高小能有升学的机会,以后能不依靠家庭生活,能独立谋生,并且要赚几个钱帮助家庭;对国家大事,根本想不到什么,不过隐约地知道东洋鬼子很凶恶,欺凌咱们中国人,所以我们应该起来抵制东洋货罢了。我们一班小学生在校长指挥之下,也曾各制小旗,上书‘打倒东洋鬼子’‘抵制日货’‘中国人应该买中国货’,手持着这些小旗排着队满街去游行,并且还组织宣传队劝同胞买国货……。”原载延安《中国青年》创刊号,1939年第1卷。所以,五四运动给张琴秋很大的影响,在张琴秋人生历程中,五四思想起到“加油站”的作用,给她的自强自立自爱、男女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赋予新的内容、新的价值。但是,振华女校经过五四运动,也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褚明秀老师辞去了女校的教职,大姐一般的孔德沚也不来女校读书了,原因竟然是新校长丰满年纪轻,处事风格与大家已经习惯的丰瀛不一样,所以已经二十出头的褚老师和孔德沚都有些不适应。好在时间过得很快,张琴秋她们马上就要毕业了。1920年夏天,张琴秋毕业于石门湾振华女校。这一年她1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