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 懂得放弃 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诱惑 决定人生成败的四项基本原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选择当机立断,人生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

引言

对成功来说,优柔寡断是一个最危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对你施加影响,破坏你的机会之前,你就应该立即把这样的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犹豫,不要再思前想后,马上作出决定,就在现在。

1.当机立断,绝不犹豫

有些人不是没有成功立业的机遇,只因不善抓机遇,所以最终错失机遇,他们面对机会,总是患得患失,摇摆不定,不敢下定行动的决心,他们做人好像永远不能自主,非有人在旁扶持不可,即使遇到任何一点小事,也得东奔西走地去和亲友邻人商量,同时脑子里更是胡思乱想,弄得自己一刻不宁。于是,愈是商量愈是打不定主意,愈东猜西想,愈是糊涂,就愈弄得毫无结果,不知所终。

没有判断力的人,往往使一件事情无法开场,即使开了场,也无法进行。他们的一生,大半都消耗在没有主见的怀疑之中,即使给这种人成功的机遇,他们也永远不会达到成功的目的。

一个成功者,应该具有当机立断、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要自己把事情审查清楚,计划周密,就不再怀疑,立刻勇敢果断地行事。因此任何事情只要一到他们手里,往往能够随心所欲,大获成功。

大学毕业那年,同学张某和同学李某同时暗恋着校花吴某,两人都认识到,如果郭某能做自己的妻子,将会使自己幸福一生。但是几乎所有的男生认为,同学李某无论就才智还是相貌都远不及同学张某,吴非张莫属。然而,这时同学张却一直在苦恼着:吴某能看上我吗,她可是校花呀,追求的人不下一个排,要是被拒绝那将是怎样的难堪呢。同学李与同学张的想法大相径庭:上天待我不薄,能与郭有缘同班,一定要吴做自己的妻子。思维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行动,结果可想而知,毕业后,在大家的欷歔和祝福声中,郭和李步入了结婚的殿堂。

面对机遇,一个是迟疑不决,犹豫彷徨;一个是成竹在胸,果敢行动。虽然结局有些意外,但仍显示着世界依然很公平。

在行动前,很多人提心吊胆,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你要问自己:“我害怕什么?为什么我总是这样犹豫不决,抓不住机会?”在成功之路上奔跑的人,如果能在机遇来临之前就能识别它,在它消逝之前就果断采取行动占有它,这样,幸运之神就来到你的面前了。

当机立断,将它抓获,以免转瞬即逝,或是日久生变。看来,握住机遇,眼力和勇气是不可缺少的。

机遇是一位神奇的、充满灵性的,但性格怪僻的天使。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只有经过反复尝试,多方出击,才能寻觅到它。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每一次机会都会轻轻地敲你的门。不要等待机会去为你开门,因为门栓在你自己这一面。机会也不会跑过来说“你好”,它只是告诉你“站起来,向前走”。知难而退,优柔寡断,缺乏一往无前的勇气,这便是人生最大的障碍。

要善于发现机会。很多的机会好像蒙尘的珍珠,让人无法一眼看清它华丽珍贵的本质。踏实的人并不是一味等待的人。要学会为机会拭去障眼的灰尘。

也要善于把握机会。没有一种机会可以让你看到未来的成败,人生的妙处也在于此。不通过拼搏得到的成功就像一开始就知道真正凶手的悬案电影般索然无味。选择一个机会,不可否认有失败的可能。将机会和自己的能力对比,合适的紧紧抓住,不合适的学会放弃。用明智的态度对待机会,也使用明智的态度对待人生。

不要为自己找借口了,诸如别人有关系、有钱,当然会成功;别人成功是因为抓住了机遇,而我没有机遇,等等。这些都是你维持现状的理由,其实根本原因是你根本没有什么目标,没有勇气,你是胆小鬼,你根本不敢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你只知道成功不会属于你。

如果一生只求平稳,从不放开自己去追逐更高的目标,从不展翅高飞,那么人生便失去了意义。

成功的将军总是拒绝人们画出的分界线,他们向传统的一切提出挑战。他们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打破旧的模式,时常让自己的信心得到升华。巴顿曾对自己的下属说:“去做一件事,先经过估测再去冒险,那同莽撞蛮干是两码事。”

这是一条生活准则,从你停止把握机会的那一刻起,你就开始死亡了。如果在商业活动中你总是毫无变化地做相同的事,那你就会破产。如果我们的行为同我们的祖先一样,那么进化过程就会停滞不前。世界会与你擦肩而过——它只为那些不断超越现状的人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

克服做事犹豫不决的方法是,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儿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挑战你的事情,你定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2.发现机遇,果敢行动

凡有心计赚大钱的人,往往兼具“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在捕捉关键市场信息方面大都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能力。

在现代化社会,信息的多寡常常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很难想象,一个闭目塞听、信息不畅的人能取得成功,一个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的企业能够在市场上抓住先机。

说到成功的企业家,一般人往往佩服他们那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呼风唤雨”“左右市场”的能力,其实,在那叱咤风云的表象背后,有着共同的规律:他们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善于伺机而动。

表面上看似无从入手的市场,实质上并非“天衣无缝”,总是有“机”可乘,有“缝”可钻,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是否有超人的嗅觉。

对企业家而言,信息并不是任意的资料,也不是道听途说的陈芝麻烂谷子。信息本身千姿百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有的信息属于虚假的表象,很能阻挡一般人的视线;也有的信息属于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很容易扰乱一般人的视线,只有具备清醒的头脑、广博的见识、丰富的阅历、准确的判断力,才能披沙拣金,让信息为己所用。

有“东北电器大王”之称的孙峰,是木兰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创办的“木兰”集团遍布东北,有100多家连锁店,还在珠海、海南、沈阳等城市的和地区开办了灯饰城、装饰城、电子城、七彩娱乐城,还在美国经营房地产生意。

孙峰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善于作“地域差”和“时间差”这篇文章。他准确地意识到,各地市场差距造成的信息正是自己的突破点。

孙峰早年曾在广州当过兵。这不仅使他感受到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带的气氛,还使他结交了一帮当地的战友和朋友。

孙峰复员回沈阳后,深刻地感触到,广州和沈阳一南一北两座城市存在很大差异。从报纸和电视中他隐约感到,改革之风必将从南国吹向东北大地。

而在此同时,孙峰认识到自己的一大优势:他可以从广州的战友和朋友那得到许多在东北听不到也看不到但却其珍贵的信息,他的一些老战友下海经商,经验丰富;有的到经济部门工作,肯定能给他支持。这些判断最终坚定了他下海的决心。

1987年初,孙峰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由于市场渠道不畅通,南方许多城市如广州、深圳生产的收录机过多,卖不出去,都积压在仓库里,许多生产商为此资金不畅,生产难于运转。而另一方面,东北的大城市里收录机很缺少,年轻人热衷于交际舞和流行歌,却苦于市场缺货,这个“地域差”真是天降财神,孙峰决定做桩大生意。

时间就是金钱。孙峰立即南下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大批购买收录机,运到沈阳,立刻畅销。随后,孙峰又在沈阳城建了十几个连锁店。一年下来,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利润达700万元,此时的孙峰被同行称为“收录机大王”。

孙峰的成功,说明市场机遇的重要性,更说明了信息的价值。在80年代,孙峰借战友和朋友的消息网取得了成功,在90年代,在21世纪,要想取得成功,自然得依靠更为迅捷、更为可靠的信息。

对关键信息抓得准、抓得快、抓得狠,也是其他成功人士的共同经验,李晓华成功之道也鲜明地印证了这方面的经验。

1985年,李晓华东渡日本,他在东京国际学院学习,在课余时间为一家日本商社打工。而且也时常留意日本人的交易方式和日本市场的特点。

有人称赞,优秀的企业家简直就是“信息动物”,从头到脚、从眼到脑、从鼻到耳,对信息的敏感超乎想象。李晓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信息动物”。

1988年,李晓华在报纸上留意到这样一条毫不起眼的消息:“中国生产的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市场上的价格一路上扬”,他凭着敏锐的市场判断认定:机会来了。

李晓华想,如果自己能够取得“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代理权,肯定能赚一大笔钱。

说干就干,李晓华立即返回中国,真难想象,一个人能如此果决地行动,不过,这也许正是成功人士的特异之处。

李晓华精通情感投入,竟在短短一月时间与“101毛发再生精”的发明者赵章光结成朋友,顺利地得到了生发精在日本的经销权。

李晓华垄断了“101”在日本的代理权后,以10美元一瓶的优惠价进货,以70美元至80美元一瓶在日本抛售,仍供不应求,真可谓是一本万利。李晓华也因此成为日本知名人物,为此受到海部首相的亲切接见。海部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最有智慧的企业家”。能力卓越的企业家不但能够先人一步,率先抢占信息,果敢采取行动,而且善于不断充实自己的实力,把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

3.时机永远不会刚刚好

信息时代,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更是讲究时间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成功。谁能够最先产生好的主意,并将主意加以实施,谁先一步抢占市场,谁的收益就大,利润就高。

有时,同样一个机遇既可以属于你,也可以属于他,这就有一个看谁捷足先登的问题了。

要捷足先登,就要靠速度,所谓兵贵神速。《孙子·虚实篇》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这是说,凡先到达战地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反之,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看一看今天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可见一斑了。

《孙子·势篇》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弩,节如发机”。这段话是说,用兵应造成一种险峻的态势,这种态势如同湍急奔流的水,像速飞猛击小马的鹰,像张满的弓弩,其所发出的节奏,是短促的,就像击发弩机一般。有这样险疾的态势,“鹰之一击,百鸟无以争其势;猛虎一奋,万兽无以争其威。”“水之漂石”“鹰之一击”,牵涉到两个因素“疾”与“节”。我们在捕捉机遇时,除了“疾”快速以外,还要有节奏、节量。你看:鹰之擒鸟雀,必节量远近;虎之猎麂鹿,总是先踞后跃奋之。抓机遇,要善于权衡,力争不失时机,不耗“无用之珥”,张弛得体,该张时则张,该弛的则弛。时下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威。

“疾而有节”,就能把握机遇。有人把机遇比作搭车,这一班车来了,一定要抓紧时间,赶快挤上去。至于下一班车什么时候到,只有天晓得,也许永远搭不上了。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机会怪圈组成的长链。假如速度再快也赶不上这一班车了,怎么办?通常的回答是:岁月蹉跎,人生短暂,朝如青丝暮成雪。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鬓角冒出几缕白发时,这一生便被等得差不多了。

搭不上车为什么一定要坐车?可否跑步赶去?可否抄近路(有时候抄近路比坐车还要来得快)?自己没有能力买汽车,为什么不能买轻骑?三十六计,走为上,等为下。我们应该把别人用来等待机会、抱怨命运的时间都用来完善自我,锤炼自我。一个人也许不能创造客观的机遇!不能驾驭别人,但为什么不能学会驾驭自己呢?无力驾驭别人不足为奇,也不可悲,但驾驭不了自己,实在是让人遗憾的。不是机遇钟情于谁,也很难说是社会扼杀了谁,因为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环境下,总会有出类拔萃者。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常常自问:别人行,我为什么不行?

当然,有时候万物之神确实可以彻头彻尾地难倒一个人!人是生活在诸多的局限之中的。比如,你想去雁荡山,但赶不上车了;你抄近路,却有一条大河横在你面前,你又不会游泳,怎么办?不会游泳就搭桥,不失为一计。此外,我们可否知“节”而退,重新选择?为什么非去雁荡山不可?可否改去无需搭车又不必过河的天姥山?雁荡山自有其妩媚,天姥山则有其雄浑,孰优孰非?难说。

居里夫人说:“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台北民族晚报》上,曾经记述了林语堂博士当年的一段故事:

有一天,一位先生宴请美国名作家赛珍珠女士,林语堂先生也在被请之列,于是他就请求主人把他的席次排在赛珍珠旁边。席间,赛珍珠知道座上多系中国作家,就说:“各位何不以新作供美国出版界印行?本人愿为介绍。”

座上人当时都以为这是一种普通敷衍说词而已,未予注意,独林博士当场一口答应,归而以两日之力,搜集其发表于中国之英文小品成一巨册,而送之赛珍珠,请为斧正。赛因此对林博士印象至佳,其后乃以全力助其成功。

据说,当日座上客中尚有吴经熊、温源宁、全增嘏等先生,以英文造诣言,均不下于林博士,如他们亦若林氏之认真,而亦能即日以作品送给赛氏,则今日成功者未必为林氏也。

由这段故事看来,一个人能否成功,固然要靠天才,要靠努力,但善于创造时机,及时把握时机,不因循、不观望、不退缩、不犹豫,想到就做,有尝试的勇气,有实践的决心,这许多因素加起来才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所以,尽管说,有人的成功在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但认真想来,这偶然的机会能被发现,被抓住,而且被充分利用,却又决不是偶然的。

因循等待是人们失败的最大原因,所以“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所谓“创造时机”,不过是在万千因子运行之间,努力加上自己的这万千分之一的力量,希望把“机会”的运行造成有利于自己的一刹那而已。林语堂博士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另外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有位知名哲学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她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列下来,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找出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选择的困难。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我该答应那女人的请求。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想到,向来引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换来的竟是一场悔恨。尔后,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机会是在纷纭世事之中的许多复杂因子,在运行之间偶然凑成的一个有利于你的空隙。这个空隙稍纵即逝,所以,要把握时机确实需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里等待或因循拖延。

西谚说:“机会不会再度来叩你的门。”这并非说它架子大,而是它也被操纵拥挤在万事之间,身不由己。

徘徊观望是我们成功的大敌。许多人都因为对已经来到面前的机会没有信心,而在犹豫之间把它轻轻放过了。“机会难再”,即使它肯再来,光临你的门前,但假如你仍没有改掉你那徘徊瞻顾的毛病的话,它还是照样要溜走。

有车搭则搭车。无车搭则走路,抄近路,或骑摩托,甚至自行车,要不就走过去。去不得雁荡山,也不必痛苦和嫉妒,赶紧修正目标,不妨去天姥山、武夷山。条条道路通罗马,一路风尘自潇洒。简言之,要快速,要挤车,要有节,要有度,要机智,会应变。

4.超前意识,果断抢占先机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起来?”反馈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把石头掏空。张先生摇摇头。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张先生说,没有木板。有人说,石头是假的,张先生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有人站起来回答:“速度”张瑞敏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答案:“正确!《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速度决定石头是否能漂起来。”

人生中犹豫和徘徊往往导致失败,而成功则在于领先一步。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老虎。A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急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人生也是这样,没有人在为你等待,也不会有机会为你停留下来,只有与时间赛跑,那才有可能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飞在别人前面,永远比别人快一步,永远也不要停留下来,这是竞争者的心态,也是胜利者的姿态。如果成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飞,时刻准备着去飞!

有这样一个例子:

在十多年前,何飚作出这样一个决定,弃商从农到高明开发绿色农业产品,把高明作为农业生物肥料和绿色农业生产的“大战场”。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物等问题一定会成为出口的“瓶颈”。凭着这种超前的意识,他果断行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公司生产的有机肥料获得了成功,并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研究何飚成功的方法,无非就是他超前的意识和超前的行动。所谓超前的意识就是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如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强,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其产品标准也要和世界接轨等等,因此何飚比一般人有了超前的判断和对策。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超前的行动,超前的行动强调着一个“先”,在别人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他做到了别人前面,抢占了先机。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领先一步就是赢。

何飚的“金葵子”赢了,他的有机肥料得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认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他的产品适应了世界的潮流,迎合了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期望,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要做到超前意识和超前的行动,我们的素质需要有全面的提高,这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有着较强的敏感,体现了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有较强整合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肯于决策、敢于决策,在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尽快采取行动。

文子只有中专学历,有一次他和很多大学生一起去应聘,然而面试者却要他等到最后一个才叫他进去。

文子对于这次面试并没有抱着太大的希望,但是他仍然在大厅里等着,快过十二点了,还有很多人在排队,估计还有很长时间,他看了看周围正在等着面试的人,他们都饿得精神疲惫的,但是又不愿意离开,怕错过了机会。

文子心里突然想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他到公司外面的快餐店里订做了很多的盒饭,然后,运到大厅里来卖,一会工夫,盒饭就全部卖完了,文子除去成本还赚了200多块钱。

到了下午5点多,应聘者都走了,只有文子是最后一个进老板办公室的。当他进入办公室里老板面带微笑对他说:“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这是令文子没有想到的事,他没有多想便说:“我只是中专文凭啊!”

老板说:“你的精神很让我感动。今天来应聘的都是大学生,而你却能从早上八点一直坚持到下午五点,这表明你这个人很有信心,你中午能想到卖盒饭,证明你很有经济头脑,而我们公司里正要的是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才,小伙子,你好好干吧!”

这个小伙子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超前意识,知道如何抓住合适的时机。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机遇,只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