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常考古诗词(五年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朗读参考

☆☆/☆☆/☆☆/☆,☆☆/☆☆/☆/☆☆。

☆☆/☆☆/☆/☆☆?☆☆/☆☆/☆☆/☆。

认识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他为朱子。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他还曾经为宋宁宗赵扩讲学。

字词释义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②鉴:镜子。③徘徊:来回移动。④渠:它,指方塘的水。⑤那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⑥如许:如此,这样。⑦为:因为。

诗词译父

半亩大的方塘像镜子一样澄澈明净,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为什么那方塘的水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借方塘水阐释读书体会的哲理诗。作者抓住读书与方塘的相似之处进行阐发,方塘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流入,读书恰如源头活水,只有不断汲取知识,人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本诗虽然是哲理诗,但是由于借助自然现象说理,避免了枯燥无趣,增加了生动形象性。

诗词练笔

1.名句填空:_____________?为有_____________。

2.写出三句带“天”字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问渠哪得清如许

B.山外清山楼外楼

C.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拓展

朱熹是一个为官正直、体察民情的人。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发生水灾,朝廷派他视察灾情。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歉收,地方官漠视人民疾苦,不认真救济,导致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崇安发生饥民暴动。朱熹与知县共同要求地方豪富拿出储藏的粮食赈济饥民,他还请求朝廷发放救济粮,最终平息了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