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文言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伯牙鼓

伯牙鼓琴,锺(zhōng)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shāng)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古文出处

本文出自《吕氏春秋·本味》。《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写的,类似古代的百科全书,是一部传世巨著。吕不韦自认为这部书蕴含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末卫国濮阳(今属河南)人,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后因集团叛乱受牵连,被免除丞相职务,回到河南封地。不久,秦王又下令要吕不韦全家迁往蜀地,吕不韦担心连累子孙,于是服毒自尽。

字词注释

①鼓:弹。②志:心志,情志。③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也有说指东岳泰山。④善哉:好啊。⑤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⑥少选:一会儿,不久。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⑧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古文翻译

伯牙在弹琴,锺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山的乐曲,锺子期说:“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锺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破,拉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古文赏析

伯牙擅长弹琴,锺子期善于倾听。伯牙每弹一曲,锺子期听了,都能透过琴音说出伯牙心里所想的。他们彼此心灵相通,是真正的知音。如果人的一生能够遇到一个知音,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难怪子期死后,伯牙便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音了,于是摔破瑶琴,拉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

积累拓展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也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他不仅善于弹琴,还会作曲,被人尊为“琴仙”。

有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来到汉阳江口。那天正是八月十五中秋夜,清风明月,伯牙来了兴致便弹起了琴。弹着弹着,伯牙发觉岸边有一位打柴的樵夫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交谈之后,伯牙才知道樵夫叫锺子期。子期刚才站在岸边一动不动是在听他弹琴呢!伯牙每弹一曲,子期都知道他弹的是什么,都能讲出他心里所想的。伯牙万万没想到,这位樵夫锺子期,竟是他寻觅多年的知音。于是,两人约定一年之后在此相会。

第二年中秋,伯牙赴约来了,等来等去,也没见着锺子期。后来,一位老人告诉伯牙:锺子期已经去世,但为了八月十五相会时,能够听到伯牙的琴声,锺子期生前吩咐将自己的坟墓修在了江边。伯牙听了,来到坟前,边哭边弹:“子期不在,谁是知音?”遂将琴摔碎。

牛刀小试

1.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画“√”。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再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