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孩子的整个人生负责
拔苗助长,只会伤了根基
在我公司附近有一家早教中心,据说是非常专业的国际认证机构,从美国引进教材和教育方式,且全球同步。早教中心设置英文课,加入的孩子可以提前接受美国的教育。
为了互相学习,跟早教中心的负责人协商后,有一天我和几位同事一起参观了这家早教中心,结果目睹了这样的场景:
在一间宽敞的教室里,许多家长正陪着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转圈玩游戏。在音乐声中,家长抱着孩子坐在椅子上,随着音乐不停晃动,忽而又将孩子举起……教室的另一边堆放着大量玩具,有些孩子正在上面爬来爬去,陪同的家长则蹲在旁边看。
另外一间教室里,有11个孩子正在上英语课。这些孩子中,最大的3岁,最小的1岁多。虽然外教老师卖力地教授着“duck(鸭子)”这个英文单词,但孩子们并不买账,大点的自顾自地爬到教室角落里玩起了玩具,小点的则放声哭了起来,家长怎么安慰也无济于事。没过多久,孩子们都哭闹起来。外教老师只好放下手中的PPT(演示文档),跟家长一起哄孩子,好好的课堂顿时乱成了一团。
陪同我们参观的工作人员无可奈何地说:“没办法,我们开英语课就是为了从小培养他们的语感,外教老师采用的也是国外的教育方式,美国都是这么教孩子的。”
在我看来,孩子的成长好比一场马拉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根基不牢,再好的树苗也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在孩子年纪还小时,教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在人格和品性方面打好根基,在此基础上再灌输知识,才会显现出一定的成效。
放眼望去,但凡优秀的孩子通常综合素质都很强,而不是单纯地靠学习成绩突显出来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不能稳扎稳打,而是太过着急甚至拔苗助长,最后孩子不仅不能成才,对他们造成的心理伤害也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
方法一:遵循成长规律,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我有个远房表妹,她的儿子朋朋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都是中上等。表妹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将来能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最好还能出国留学,所以她对朋朋的成绩总是感到不满意。为了让朋朋的成绩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表妹没有顾及9岁孩子的实际情况,执意给他制订了一个大人看着都头皮发麻的学习计划,可以说,她几乎把朋朋的所有时间都安排在了学习上。为了朋朋能够按计划执行,表妹还发动老公,两人轮流对孩子进行监督。
但朋朋毕竟只有9岁,他这个年龄阶段,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本来就没有成人长,还非常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所以,朋朋在父母的监督下看似一直在学习,可一个月下来,并没有取得什么理想的效果,甚至学习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朋朋的考试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后来,表妹打电话向我请教,我帮她分析了个中原因。我对她说:“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不能盲目。要根据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合理引导,找到恰当的方法,尽量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学到知识,愉快地成长。否则,给他们设限过多,提出超常要求,最后往往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一定规律,只有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分析、总结,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孩子才会乐于接受,学习起来也才会进步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各方面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明智的父母会提前搜集一些孩子不同时期的主要特点,再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提出合理要求、教给他们符合年龄段的相关知识,帮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方法二: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
我女儿年龄不大,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不过有时候她会表现得有点执拗。
一次,女儿和我一起在小区北门的空地上种豆角。她认为种子种得越密,长出来的豆苗越多,结的豆角也会越多,所以她就一颗种子紧挨着一颗种子地种。我告诉她这样不行,等豆苗长出来,接收不到充足的阳光,将来豆角就会结得少,所以每颗种子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点。可女儿不听,执意按照自己的想法种。
只要有过种植经验,都知道女儿的这种做法是错的。不过,为了让女儿通过实践认清到底哪种做法是正确的,我建议她种些距离近的,再种些距离稍远一些的,等到长出了豆角,再看哪种种法结的果实更多。女儿爽快地答应了,似乎在等着看我的“笑话”。
豆角长出来之后,我跟女儿过去看,距离近的,叶黄、豆角的个小,稀稀拉拉地挂在藤上,长得也不饱满;而那些距离稍远的,豆角个个饱满。女儿看了,心服口服。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点:别看孩子年龄小,他们想问题、做事情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即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清、做法也不成熟,但作为父母,我们绝不能上来就直接予以否定,这样做不但不会扭转他们的想法,还会增强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应当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事实说话,当他们知道自己确实错了,以后就会听取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忽视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一味地进行口头教育,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让他们产生“我就不”“我就要跟你对着干”的念头。
在我们身边,许多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往往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一旦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标准,孩子就很容易感到自卑——“我真笨”“我不行”,对学习也会逐渐失去信心,父母的期望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为他们设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才会让他们在轻松完成任务的同时保持自信,而这也是父母实现期望的正确道路。
要知道,一天天、一年年,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改变,父母要先了解他们各时期、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然后再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进步。
父母一定要循序渐进地教育孩子,拔苗助长只会让他们感到窒息!
助跑过短,如何拥抱蓝天
生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要想让孩子不断地超越自我、领略高远的人生,就得让他们拥有足够长的助跑。一味地将孩子禁锢在所谓的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中,他们的身心发展必然会受到束缚。
2015年暑假,我带女儿去上海。在上海野生动物园游览天鹅园区时,我们看到清澈的湖面上,十多只天鹅在一起静静地游着,游客们纷纷被它们悠然自得的神态所吸引。
我跟女儿站在湖边,女儿赞叹说:“妈妈,你看,真漂亮呀!”
我心中也生出无限感慨,附和道:“是啊。”
女儿举起照相机,迅速按动了快门,之后还以此为背景,让别的游客帮我们拍了几张合影。
女儿检查拍照效果时,突然问我:“妈妈,天鹅不是会飞吗?为什么它们只在水里游,不飞起来呢?”
据我所知,天鹅是一种候鸟,每年北方天气变冷的时候,它们就迁徙到温暖的南方。不过,我也不明白,这些天鹅为什么能常年待在这一方狭小的水域而不飞走。经女儿一问,我胡乱猜测起来:“可能是它们吃得比较多,体重太大了,飞不起来。”
正说着,远远地,我看到一名饲养员模样的人从一个房子里走出来,便领着女儿快走几步:“走,我们去找找答案。”
听了女儿的问题,饲养员笑呵呵地说:“我们只不过是缩小了水域面积。”
“叔叔,什么是水域面积?”女儿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
饲养员解释说:“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需要在水中进行足够的滑行,把湖水面积缩小,它们起飞前的助跑路程就短了,自然飞不起来,时间长了,它们就失去了飞翔的念头,甚至丧失了飞翔的本领。”
望着眼前这群天鹅,我的心中顿时感到一种悲哀。一直以来,天鹅都是优雅、高贵、志存高远的象征,甚至被用到成语“鸿鹄之志”里,而一旦失去飞翔能力,离开蓝天,“鸿鹄”就成为“燕雀”,成了寻常的鸟。
听了饲养员的解释,我的神经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天鹅高飞需要助跑,难道我们的教育不需要助跑吗?
天鹅飞得又高又远,正是因为它们经历了长距离的助跑,失去这段助跑,天鹅就无法飞起来。教育孩子时,如果不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打下基本功,拥有足够的“助跑”积蓄阶段,他们就很难做到厚积薄发、一飞冲天。而这里所说的教育“助跑”,并不是单纯地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让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上,而是要让他们多接触,见识广博,为将来某天展翅高飞积蓄足够的能量。
方法一:孩子只对喜欢的感兴趣,辅导班不是越多越好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她一边被妈妈拽着走,一边带着哭腔说:“妈妈,我还想玩儿……”可是,她妈妈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不行,快迟到了,赶紧走。”母女俩一拉一拽,孩子一路委屈地掉眼泪,最后还是被强行拉走了。
过了几天,我到附近的超市买东西,刚一出门,恰巧又遇到了她们。小女孩在前面走,她妈妈则拿着一个小书包和水壶跟在后面,一看就是刚上完辅导班回来。我紧走几步,跟上这位妈妈,问她:“孩子辅导班下课了?”
她看了看我,说:“嗯。”
“你给孩子报了什么班啊?”我又问。
“舞蹈、钢琴和书法。”
“三门?”
“嗯,我们这还算少的呢,听说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四门!”
“四门课,这怎么上?”
“上午、下午、晚上……”
我听完头都大了:“你女儿比我女儿大不了多少,你一下子让她学这么多,能培养起她的兴趣来吗?”
“没办法,你看现在求职要求会这会那,多给孩子报班,让他们多学一点、都会一点,对将来总是有好处的。”
……
在我们的对话过程中,她的女儿不曾回过头看我们一眼。看着她小小的背影,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奈、生气的心情,并对她的处境感到心痛。
“为了孩子的将来”,多么理直气壮的理由。然而,这位妈妈却不知道,她千方百计地为孩子“广撒网”、寻求发展空间的做法换来的是孩子的被动接受,尤其是当这些根本不是孩子喜欢或者擅长的,无异于浪费了时间,破坏了孩子成长的助跑线。
只有拼尽全身的力气破茧,蝴蝶才能振翅飞翔;只有在蚌壳里经过漫长地打磨,珍珠才能熠熠生辉;只有在水面经历足够的助跑,天鹅才能飞向蓝天……教育孩子,亦是如此。
方法二:培养孩子要有目标和重点
有一天下班,同事小陈将女儿贝贝从幼儿园接到公司,让她在会议室里做作业,等着我们下班。贝贝很乖巧,做完作业之后就开始看书复习功课。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都过去跟贝贝打招呼,我也走了过去。
看着天真可爱的贝贝,我想起之前小陈在一次聊天中说过的话:“会不会太口语化了。每次看那些家长逼着孩子上辅导班,孩子们一点都不快乐,我就生气。等以后我有了孩子,绝对不会那么做。”对于她的高谈阔论,我记得当时一位男同事说:“别把话说得这么绝对,等你有了孩子,就不这么想了。”
但事实呢?小陈真的是言出必行。
怀孕4个月时,小陈体质弱,为了保胎,就请假在家休养。生孩子前,我去看小陈,她告诉我她的胎教计划;生了孩子之后,小陈开始实行她完美的“教育计划”。出了月子,小陈一边带孩子,一边给她介绍她看到的一切:“窗帘”“窗户”“电灯”……3个月后,贝贝会翻身了;6个月后,贝贝能够稳稳地坐着了;7个月后,贝贝开始会爬。老话说“三翻六坐七爬爬”,贝贝正是遵循着这个规律成长的。
无论贝贝爬到哪儿、看到什么、抓到什么,小陈总不失时机地告诉她:“这是苹果,圆圆的,红红的,咬一口,好甜啊……”“这是杯子,用来喝水的……”阳光明媚的时候,小陈就带贝贝到室外晒太阳,告诉她:“花儿开了,这是红色的花。”“那是小狗,它有白色的毛。”等贝贝一周岁多会走路、说话了,小陈就教她自己吃饭、自己洗脸刷牙、收拾玩具……
上了幼儿园,别的孩子都去上兴趣班,要么学舞蹈,要么学画画,要么参加小主持人的培训,而小陈依然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慢慢成长,顺其自然。”现在,贝贝虽然没上任何兴趣班,但她很厉害,会唱歌、能讲情景故事、做一些简单的手工,生活上基本能够自理,懂礼貌,性格也很开朗,跟别的孩子相比,明显觉得她更大方、得体。
贝贝没有参加补习班或者兴趣班,她的课余时间很充足,并且过得丰富,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小姑娘。可见,孩子是否有出息,不一定完全靠上补习班。作业繁重,没有休息和玩的时间,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疲惫,学校老师讲授的基础知识也会无心学习,在“助跑”阶段就落下。所以说,孩子人生中的“助跑”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要想让孩子出人头地,父母就要做好“助跑”阶段的工作,一定不能盲目跟风。
父母要懂得适当“妥协”
教育领域非常流行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一些家长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输超出他们承受能力的知识,虽然有时候看着孩子疲惫的样子,自己也心疼,可想想别人都是这样做的,只好妥协。
小樱今年5岁,为了让她能够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妈妈没事时就会带着她出去玩,还认识了几个年龄相仿的妈妈。起初在一起玩的孩子有十来个,每次都是孩子在一边玩,大人们在一边聊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孩子越来越少,只剩下五六个,小樱妈妈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去上辅导班了。
后来小樱妈妈想了想,决定给小樱报个舞蹈班,一则陶冶情操,二则培养一项专长。于是,小樱被迫随大溜,开始了她的辅导班之路。没想到,后来妈妈变本加厉,给她报的课外班越来越多。别看小樱今年才5岁,她要学的东西比小学生还多。这不,妈妈刚刚又给她报了一个钢琴班。可是,小樱去了两次,就怎么也不愿意去了。
妈妈大发雷霆:“你为什么不想学?我花这么多钱,还不都是为了你?”
小樱委屈地说:“我不喜欢钢琴,真的不愿意学……”
还没等小樱说完,妈妈就丢下一句:“不学也得学,这事由不得你!”
其实,“输在起跑线”的说法只适合短跑,比如一百米赛跑。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竞赛的话,应该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更看重过程中力量的积蓄和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父母根本就不用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相反,在起跑线用力过猛的话,漫漫赛程中很快就会因体力不支而虚脱,甚至无法坚持到终点。
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前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本身就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4岁才有形象思维,5岁左右逻辑思维开始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对孩子的培养,一定要遵循这些规律,父母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事半功倍。
看到其他家长怎样做就效仿,为了“让孩子快点跟上”不惜违背规律的行为,最终只会伤害亲子感情,甚至因为选错道路而一无所获。
方法一:“大器”有时候是晚成的
最近一次和朋友聊天,她告诉我,她在给儿子东东张罗着报围棋班。
“围棋?你儿子不是正学葫芦丝吗?”我奇怪地问。
“嗯,学了两个多月,可我看他现在不像之前那么喜欢学了,所以想给他换个别的试试。”
接着,她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刚开始,他还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学,回家之后能有模有样地吹给我听。看着他吹葫芦丝的样子,我特别欣慰、自豪。后来他们学校举办艺术节,我让他报名,到时候用葫芦丝吹一首曲子给老师、同学和参观的家长们看。但是他却跟我说:“我怕……我不行……”
“东东乖,不怕,只要你报了名,不论结果怎么样,我都会给你买一套汽车模型,好不好?”
但他明显不吃这一套,他说:“我不要汽车模型……妈,我真的怕吹不好……”
“东东,妈妈可不喜欢不勇敢的孩子。”后来我有点生气了。
最终,儿子还是站到了学校的舞台上。也许是因为太紧张,上台之后他手里拿着葫芦丝,低着头,呆呆地站在那儿,动都不动……幸好主持人反应快,不露痕迹地化解了尴尬。
这件事情过后,虽然我们都没有责怪他,但他再也不愿意学习葫芦丝了。我觉得,东东也许是不适合学葫芦丝,于是想给他报个围棋兴趣班试试……
听完朋友的故事,我不由地感慨:她希望儿子有一技之长,让他学习葫芦丝,这无可厚非;希望儿子参加学校艺术节展现自己,这种心情我也能理解。可她却忽视了一点:东东之前没接触过葫芦丝,学习的时间也不长,尤其是在他说出“我不行”时,证明他的心里是没底的,不敢上台表演,怕万一出错,被大家笑话。但朋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赶鸭子上架,结果呢?其实我倒觉得,不是东东不适合学,而是朋友的做法把孩子逼到了死胡同里。
要知道,熟练掌握一项技能需要长时间的摸索、学习,东东学习葫芦丝,最多也就刚刚入门,这时候让他当着众人的面吹曲子,难道不是在为难他吗?在这里,我想劝告所有的父母:不要羡慕别人的孩子优秀,也绝不能拿自己的孩子跟他们比,因为你一时的急功近利,可能会导致孩子彻底失去学习的信心。
方法二:有话好好说,责怪起不到任何效果
女儿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几乎每天吃完晚饭后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熊出没》。对此,周女士没有反对,她觉得晚上时间长,不让孩子看动画片,她还能干什么呢?可是,女儿有个坏毛病,就是看动画片时不知不觉就跑到电视机跟前了。周女士觉得这样不好,会伤了孩子的眼睛。所以她总会不停地提醒女儿:“离电视机远点看。”女儿虽然当时特别听话,把小椅子往后移,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挪到了离电视机不远处。
一天,周女士心情有点烦躁,收拾完饭桌,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看到女儿坐在电视机跟前,便怒吼道:“我说过多少遍了,让你离电视远点看、远点看,你怎么就是不听话?是不是想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啊……”她一边说一边走过去拿起遥控器把电视机关了。女儿被周女士的样子吓坏了,哇哇大哭起来……
周女士本来以为这次对女儿发火,她会吸取教训,以后有所改变。没想到第二天女儿看电视时又不知不觉坐到了电视机跟前。周女士真的非常无奈。
在这个案例中,周女士犯了一个错误:面对孩子犯错,缺乏引导的耐心,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发脾气责怪女儿。结果,女儿当时因为受到责骂而知错,但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儿,所以事后还会再犯。
一般情况下,孩子并不是有意要做错一件事情,如果跟他们讲清楚这么做有可能会带来的危害,那么他们多半也就不会这样做了。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时候都是欲速则不达。跟孩子进行沟通时,切忌只给他们传达空泛的口号,一定要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以我对孩子的了解,他们都渴望看到父母的笑容、得到他们的表扬,而不愿意看到他们阴沉着脸,被他们训斥和责打。所以,做孩子心中最好的父母,就要跟他们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你教给他们的东西。
除了让孩子记住“为什么”,还要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怎么做”,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帮孩子规划人生,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孩子每天都在不停地变化和成长,可能现在父母觉得了解孩子,但下一秒就会发现孩子的想法难以揣摩,以至于有些家长说:“孩子就像一本厚厚的书,难以读懂。”其实,我觉得“孩子”这本书并不厚,而是一本精致的“小书”,只不过内容有些烦琐,且变化万千,需要我们留心把握。
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有什么特长和优势?家长若不观察、不了解、不思索,只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觉得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仔细想一下,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每年投入那么大的教育花销,可到最后孩子却学无所成,甚至还不如那些成天疯玩的孩子,你会不会感到愤怒?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兴趣也千差万别,于是,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帮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就十分有必要了。
当然,在做规划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孩子,然后从他们喜欢的、擅长的方面着手,明确目标,一步步来。当努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从量变转为质变。当进步显而易见时,孩子高兴,父母也就更省心了。
方法一:父母不要一厢情愿
有一次,我到亲戚家做客,刚进院子就听到屋子里传出小提琴的声音,我知道肯定是侄女在练小提琴。进门后,我饶有兴致地凑到侄女跟前,夸她说:“你拉小提琴的水平又提高了,这次我听起来比上次要熟练、顺畅得多。”不曾想,侄女竟然说:“其实我根本就不喜欢小提琴,是我妈她自己喜欢,非要让我学。我知道,她就是想让我替她实现登台演奏的梦想。她说她年轻时特别想学,但家里没条件,供不起,现在条件好了,她岁数也大了,错过了学习的最好时候,所以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听了侄女的话,我的心里忽然产生一股莫名的忧伤。我想,现实生活中,像侄女这样替父母实现梦想的孩子为数应该不少。我跟他们的父母年纪相差不多,能体会他们如今的人生遗憾。但是,他们把自己当初的梦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通过子女来实现,这种想法跟做法我是不赞成的。在我看来,父母为了自己,强迫孩子学这学那,根本不考虑可怜的孩子到底喜不喜欢这是一种“绑架式”的教育,。
从心理学方面来讲,想要控制别人,让对方听自己的,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是实际上,让孩子替自己去实现曾经的梦想是一种极端自私的表现。孩子虽说是父母生、父母养,但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绝不能将其视为实现梦想的工具,一厢情愿地将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或心愿强加到他们的身上,而是要尊重他们、敬畏生命。
别看孩子年龄小,其实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们也有权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不做自己讨厌的事。由此来看,父母想帮孩子规划他们的人生,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喜好,既不能自己一厢情愿,想什么是什么;也不能做甩手掌柜,以免孩子误入歧途。
方法二: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大意是:
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我们出去玩,口渴了,也忘了带水,而在你的小书包里恰好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
儿子歪头想了一下说:“我会把这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母亲听了很失望,以为儿子这么做是为了霸占苹果。不过,她还是多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我尝尝哪个甜,把甜的那个给妈妈吃。”
看到对话的前半段时,可能许多父母也会产生故事中妈妈的那种想法,也没有耐心再继续听孩子的解释,甚至直接就断章取义,训斥孩子:“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你要懂得分享。”“我不是跟你讲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你怎么不记得了?”……
《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年幼的孩子犹如小天使一般,善良、心思单纯。但有的父母往往忽视孩子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觉得他们这种表现是傻、是笨,对他们说的、做的都不上心,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否则根本没办法合理、有效地规划他们的人生,把他们培养成才。
我女儿小时候总喜欢讲一些她遇到的好玩的事给我听,开始我还认真听,渐渐地,我觉得她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没什么可跟她讨论的,于是有一段时间,不管她对我讲什么,我都说:“哦,好的,我知道了。”
一次,女儿放学回家对我说:“妈,今天我们体育课上比赛跑步,我是最后一名。”
当时我正忙着工作,听她这么一说,我以为就是很平常的一次赛跑,她跑了倒数第一而已。于是我安慰她:“没事,下次努力就行了。我现在正忙着,你先去写作业吧。”
女儿悻悻地扭身走了。
后来,我通过女儿的作文了解到,那次赛跑,有个同学不小心摔了一跤,女儿为了帮助她停了下来,所以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看到这儿,我恍然大悟,难怪最近女儿的话越来越少,不是特别愿意和我交流,原来是被我当时的态度给伤到了。仔细想想,我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再设身处地考虑女儿的性情,听了那样的话,换作是自己确实也会很伤心。
反思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后来不管女儿跟我说什么,我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儿,耐心听她说,跟她一起分析。慢慢地,女儿又恢复了对我的信任,而且比之前更喜欢跟我倾诉了。如果她某方面做得好,我就赞扬、鼓励她;如果她思想或行为上出现偏差,我就耐心地帮她纠正。如今,女儿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是大家眼中快乐又懂事的小姑娘。这跟我对她最初的定位是一致的。
后来我总结出:就算父母给孩子的人生进行了简单的预想和规划,但是如果彼此间缺乏互动和沟通,往往很难达成预期效果。打个比方,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表达能力强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当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给你时,你一定要耐心地、认真地倾听,就算手头确实有要紧的事,也要跟他们沟通好,比如你可以说:“我正忙着,能不能再给我几分钟的时间整理一下,一会儿我再听你讲,好不好?”
“神童”式教育真的好吗
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绞尽脑汁、竭尽所能地挖掘孩子的潜力,唯恐把家里的“天才”给埋没了,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乐观。
众所周知,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近代的宁铂、谢彦波,离我们最近的应该是魏永康和王思涵。不得不说,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天才少年,比如说魏永康,他2岁时能写1000多个汉字,4岁时基本学完了初中课程,8岁时连跳几级进入重点中学,13岁时以总分602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系……
我相信,你我身边也不乏天资聪颖的孩子,他们小小年纪会写很多字,也会背很多文章,当他们再表现得聪明一些,家长就会不遗余力地深挖他们的潜力,期待着他们也被大家称为“神童”,自己跟着沾光。可现实中那些所谓的“神童”最后怎么样了呢?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宁铂出家归隐,过着宁静的生活;谢彦波出现心理问题;魏永康和王思涵也以不同形式被退学。
至此,身为父母,我们不得不慎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神童”式教育真的好吗?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孩子同样是这个道理。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一步一个脚印,让孩子打好基础,因为就算世界变化再快,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总之,父母要明白一点:“神童”未必能一帆风顺,获得人生最后的成功;小时候平庸,长大后也未必比别人差。
原因一:起步太猛,很容易摔跤
一位做亲子教育的朋友对我说,亲子教育主要针对的是3岁以前的孩子,如果孩子太小,不会说话,跟他们沟通起来就会显得特别困难。不过,她说她凭借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方法,只要看见孩子做出的动作,她就能大概猜到孩子要干什么;平时也会教他们通过唱歌、做游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跟父母交流。
当然,她刚开始进入亲子早教这个行业时,也有过许多困惑。她告诉我,她代课的班上有一个2岁多的孩子,每次上课,他从来都不跟着大家一起蹦跳。跟他的父母联系沟通后,朋友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原来,他一岁半的时候,父母为了锻炼他的胆量,带他去游乐园玩勇敢者攀爬,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失去安全感,摔了下来。从此开始变得不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蹦蹦跳跳了。父母带他到医院做检查,医生却说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可能是因为有恐高心理。他的父母听了,后悔不已。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形式跟教育设施都远超以前,而且80后、90后父母的育儿观念也日渐变得严苛起来,有时候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会省下钱来带孩子去上早教课、补习班、兴趣班。只不过,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仅停留在只要给孩子提问,他们就能回答上来的浅显层面。
真正的教育其实并非如此,让孩子有个高的起点,想法确实没错,但如果只是盲目地让孩子按照父母给他们设定的模式去学习,甚至抱有孩子还没学会走就想他们跑起来的心态,就算他们起点比别人好,隐患也比别人多,以后的人生路上可能会摔更多的跤。
原因二:“速成品”的隐患更多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女儿从外面晨跑回来,在小区里看到女儿同学的妈妈骑着车,正要送孩子去上课,跟我们匆匆打完招呼之后她们就走了。
我通过女儿对她这个同学多少有些了解。虽然她跟我女儿同班,但年纪比我女儿还小一岁。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只是,她几乎从来没和我女儿一起玩过,因为她太“忙”了。别看她年纪小,要学的东西非常多,平时放学后补习英语、奥数、作文,周末的时候去练舞蹈、学绘画、弹钢琴……
回到家里,女儿忽然问了我一句:“妈妈,你怎么不给我报课后补习班啊?”
“你喜欢那样吗?”
“不喜欢!”女儿想了想说。
“你都不喜欢,那我给你报课后补习班,有用吗?再说,我可不想把你变成一个‘速成品’!”
“速成品?”
接着,我给女儿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独自在草地上玩,忽然,他看到一只蛹,觉得特别新鲜,就把它带回了家。过了几天,他看到蛹上出现了一道小小的裂缝,里面还有一个小东西在挣扎。过了一会儿,裂缝大了一些,他才看清,原来里面是一只蝴蝶。他在一边耐心地看着蝴蝶在里面挣扎,过去了好久,蝴蝶都出不来。小男孩急了,于是拿了一把剪刀,轻轻地将蛹壳剪开。但是,这只蝴蝶却身体臃肿,翅膀干瘪,连飞都不会,没过多久就死了。
讲完后,我对女儿说:“一只蛹要想变成蝴蝶,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如果心急,像故事里的小男孩那样做,结果只会令人失望。我不给你报课后补习班,也是希望你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其自然地成长。”
跟女儿同学的妈妈一样,不少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的是希望孩子多学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有的是因为孩子成绩差,于是让辅导班的老师给他们“开小灶”。无论哪种出发点,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抢跑”式的教育,剥夺了孩子休息、玩乐的时间。
“抢跑”式的教育,不能单纯说好,也不能单纯说不好。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要素,在“抢跑”的过程中,如果不把握时机、选择科学的机构、跟孩子有效沟通,只是一门心思地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那么就算付出再多、花费再多,也只会徒劳无功。
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定是科学的、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所以,慢慢来,别心急。
学习很重要,劳逸结合更重要
我们不是冰冷的机器,大脑长时间运转后,我们会感到疲劳、烦躁、反应迟钝。我们有这种感觉,孩子也会有。如果你留心观察,上补习班的孩子要么目光呆滞,直愣愣地坐在座位上,要么私底下看课外书,真正用心听讲的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孩子成绩提升也不明显的原因。
我听邻居说起我们小区一个上初中的孩子,他的成绩在班里是中上等,但老师认为他很聪明,就是突破不了,于是建议他的父母督促他多做些题、抓一抓,如果想让孩子进重点高中的话,要给他报个班拔高一下。孩子的父母听老师这么说,开始有点苦恼,因为儿子喜欢跆拳道,已经给他报了一个跆拳道班了,再给他报补习班,会不会多了点?但细想想,觉得老师说得也有道理……
相信许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任课老师建议给孩子报个补习班。这时候,有的家长就会纠结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报班。报,势必会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不报,孩子的成绩就突破不了。
在我看来,即便老师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你也要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跟孩子协商,再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决定。就好比我们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回家再加班熬夜一样,孩子在学校上课已经很疲惫了,放学后又得马不停蹄地去上补习班,时间长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累呢?
有人对记忆进行过研究,总结出一个现象,叫前向抑制中的主动释放。通俗地讲,就是在做同样性质的事情时,不同项目间的记忆会互相干扰。比如,记各种花的名称,分几次记,每次记10种,最后问受试者哪种花是在第几次出现时,通常情况下,受试者是记不清的。如果每次记忆的东西不同,最后问受试者同样的问题,他们进行一番联想后很快就会回答出来。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学校排课时,基本上都是各科轮番上,即便同一科,也尽量上下午分开上,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一科最多连着上两节。每节课的课时是40分钟,两节课之间给孩子余出10分钟的休息时间。这么做,就是担心孩子长时间上同一科容易感到精神疲惫、影响记忆效果。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后,学习科目一下增多,学习压力也随之加大……
对孩子来说,学习固然重要,但跟学习比起来,身体的健康最重要。为了成绩牺牲健康,得不偿失。所以,引导孩子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该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注意劳逸结合。
方法一:该学习时认真学,该玩时痛快玩
国家规定,在校的孩子除了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外,还有额外的暑假和寒假,为什么呢?我想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经过紧张的四五个月的学习之后,给他们一段充足的休息时间。通过这段时间的休息、缓冲,让孩子在下个学期的学习中能够精力充沛,如此说来,父母为何要将各类辅导班塞满他们的假期呢?既然假期是让孩子休息的,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在完成寒暑假作业之余,痛痛快快地玩呢?
我记得去年暑假后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天,女儿带自己的同学来家里玩,当那个同学听女儿说暑假去哪儿玩了之后,她满眼的羡慕。她说她也要求父母带她出去玩来着,只不过被父母严词拒绝了:“暑假作业你都还没写完呢,就想着玩。你总这么贪玩,不好好学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被父母批评一顿之后,她心里十分难受,转身回房间去写作业,结果越想越气,一时没控制住,把暑假作业给撕了。结果,父母火冒三丈,对她又是一顿数落……听了这些,我心里暗暗吃惊,也替她感到惋惜。
孩子不是机器,不能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他们也渴望休息,渴望出去玩。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学习累了、乏了,不是也会溜出家门,找小伙伴玩吗?既然我们都如此,为何现在要为难我们的孩子?况且,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果生活中只有学习,那么快乐的童年又从何谈起呢?
所以,我建议父母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该学习时就学习,该休息时就休息,做到劳逸结合。
方法二:不打疲劳战
我外甥女上四年级时学习特别勤奋,夏天的时候,为了下午上课不犯困,她专门买了一瓶清凉油,可她的成绩依然不理想。期末考试,她的成绩在全班排四十多名,不仅没有进步,还后退了十几名。她给我打电话,哭着说:“小姨,我已经很努力学习了,可成绩还是上不去,我是不是太笨了,不是读书的料啊?”
我劝她不要哭,考试失利是常事,然后问她平时都是怎么学的。
她说:“其实,每次看别的同学考那么好,得奖状,我都特别羡慕,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前十名里,也能得个奖状。所以,每天除了上课,我回家吃完饭就抓紧时间背课文、做题,有时候当时会背、会做了,可很快就忘了。”
“努力学习没错,不过你的方法不对。你要相信,那些考得好的同学并不比你聪明多少,只是他们学习方法好、效率高。”
“可是,小姨,他们学的时候我在学,他们玩的时候我也在学,为什么我还是记不住、考不好呢?”
“傻丫头,不是你抱着书本不放就能学好的。每天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已经够长了,回家还背书、做题,不休息,大脑很容易疲劳,然后它就会跟你对抗,让你的记忆力下降。所以我建议你,课间、放学后,想玩的时候就玩,背书、做题的时候就集中精力,再加上一些联想记忆,我相信你下次考试会考好的。”
这次谈话之后,我也跟大姐沟通了一下,让她帮外甥女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后来大姐告诉我,外甥女不再像之前那样打疲劳战了,她的成绩也渐渐提了上来。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孩子不明所以,想靠打疲劳战提高成绩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让他们适当休息,或带他们出去玩。总之,孩子在学习上要张弛有度,耗时耗神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