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者的六大陷阱
遇到他人求助或者感觉别人需要帮忙时,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觉得自己更高明,还会被一种强烈且诱人的情感驱使,想通过各种响应方式来利用这个机会。在特定情境中,产生这样的反应很正常且无可厚非,然而助人者和受助者都应该意识到,这类反应是助人者初期处于自以为是状态的产物,有可能成为导致双方关系破裂的陷阱。下面我描述的六种行为/情绪反应,全部都是因助人者感到自己更高明且具有他人所需要的智慧而产生的。
1.急于展露智慧
迅速给出建议会让受助者感到难堪,同时,这样的行为意味着助人者认定受助者所陈述的问题就是真正的问题,而忽略了受助者或许只是抛出一个表面的问题试探一下。
“噢,我明白了……你应该这样做……”
“这事儿很简单……这么办就行了。”
“我给你讲一讲,我以前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处理的。”
一般来说,在专业的帮助和准专业帮助情境中,当我们准备提供帮助时,通常都能意识到,要花些时间搞清事情的真相。而在一些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我们总是在还没搞清楚朋友、配偶、偶遇的陌生人究竟要我们帮什么忙时就迫不及待地给对方出主意,因此很容易掉进这个陷阱。
2.面对抵触情绪时,施加更大的压力
助人者通常会自以为是地认为对方已经将实际面临的问题和盘托出了,而且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能力可以实施自己提供的方案。当助人者陷入这个陷阱时,就会表现出急于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给出的建议,向对方证明自己的建议是有效且正确的,认为只是对方还没有弄明白而已。然而,助人者很快就会沮丧地发现,这样做让双方都很纠结,甚至可能导致双方一拍两散。
“我觉得你没有理解我的想法,我再解释一遍。”
“我知道你不愿意这么做,正因为如此,我的建议才有效……”
“你根本就没听我说,相信我,试一下。”
一旦产生这样的情绪反应,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助人者是很难再回头的。于是,其会“自圆其说”地认为是受助者没有能力理解自己的建议,而且不是真的想要解决问题,不值得自己再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对方身上了。这种情况在管理咨询服务中屡见不鲜。管理咨询顾问给出建议后,发现客户没有执行,就会想再次去说服客户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建议。如果未果,他们就会带着对客户的鄙视一走了之。他们从不去想可能是自己搞错了客户的问题,或者是双方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相辅相成的帮助关系。
3.马上接手问题,而且表现得胜券在握
当助人者很快就答应了他人提出的帮助请求并且表现得信心满满时,就会令对方感到可以依靠他,但实际上助人者并不确定是否真能帮上忙。
“我听明白了,我肯定能帮到你,咱们马上开工……”
“我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儿了,我觉得咱们可以一起这样做……”
“如果你能做这几件事……我就能帮上忙。”
从表面上看,这些回应非常妥当,但实际上很可能是陷阱,因为助人者不太可能一上来就有十足的把握能帮上忙,如此的表达等于助人者单方面宣布自己处于领导地位。不断强化受助者最开始产生的依赖感会让帮助陷入困境,很多问题只有受助者积极参与,双方才能一起找到解决方案。同样,管理咨询顾问服务于组织或者团队时,很容易陷入“大包大揽”的陷阱之中:在充分了解文化与情感对方案可行性的影响之前,就急着提出建议,甚至针对下一步行动发号施令。
4.提供支持,加油打气
在有些时刻,表达支持并不妥当,反而可能强化受助者的从属地位。
“可怜的家伙,我觉得你真是不容易,情况实在是太困难了。”
“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我会支持你的。”
“我相信你的计划会奏效,即使失败,也不是你的问题。”
无论客户怎么说,我们都要在理性评估现实与给予客户支持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条件反射式的支持会成为一个陷阱,因为:①这会使助人者被奉为超级诊断专家;②会强化受助者的从属地位;③受助者可能还没完全准备好,以双方当前的关系,这样做实际上并不恰当。
这种陷阱在组织发展类的管理咨询中屡见不鲜。客户往往会将企业遇到的问题视为其内部团队的问题并公开宣扬,这通常掩盖了真正的问题——该客户自身与内部团队之间的关系问题。一旦咨询顾问表达了同情,就很难再让客户对可能是自己造成的问题承担责任。
5.拒绝担当助人者角色
这种反应是最不易被察觉的。助人者很难察觉到他们在努力保持客观性,并且在避免上述陷阱时,会在不经意间失去热情,产生想抽身而退的情绪。在较为正规的专业的帮助中,为了强化自身的客观性,助人者往往会强调要与受助者保持一定的疏离感。但如果对朋友保持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的话,所传达的信息便是:“我不想掺和你这件事儿。”做好助人者的难点就在于把握好客观性和参与度的平衡,在对方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很快建立帮助关系。
“哎,我真不知道怎么才能帮上忙!”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可能你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我们可以以后再找时间谈吗?”
“这件事你和×××聊过吗?他没准儿能帮上忙。”
为何助人者会表现得这么“漠不关心”?从心理上说,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助人者有意无意间意识到,要想更深入地探究受助者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转变观念,放下发号施令和自恃高明的姿态。成为一名助人者,往往意味着你要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从对方的视角看待这个情境。而事实上,拥有这种开放自己的意愿,倾听受助者真切的表达,放下对问题的预判,是建立相辅相成的帮助关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当助人者全神贯注聆听时,实际上是向受助者表达了足够的尊重,认可其重要性,这会让受助者感到自己对所处境况的分析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将帮助看成一种影响他人的方式,其正确原则就是:只有你愿意对他人开放时,你才能真正影响他人。
6.容易范式重复、预设期望值,易受“反移情”影响,并喜欢预判
从过往的经验中可以发现,助人者很容易产生所有这些倾向。受助者可能会触发助人者想起以前帮助过的人,这类反应会引导助人者不自觉地用以前情境中的情绪来对待受助者。一些心理治疗师当遇到触发他们产生厌恶甚至反感情绪的患者时,那些令他们感到困难的咨询经历就会浮现在脑海中。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助人者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愿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些初始的反应,不论这些反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分析其真实性,并判断这会不会最终让自己无法提供帮助。
我自己多次经历这种陷阱,都是由我对依赖性及反依赖性的情绪反应引发的。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发现自己与独立性较强的客户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而对依赖性较强的客户就会缺乏耐心。每当遇到客户讲出问题后长舒一口气,两手一摊问我“接下来我该怎么办”时,我发现自己就会产生焦虑,有时还会有点儿愤怒。接下来,当我回复“你还能想到哪些可行的办法”或者“你之前都做了哪些尝试”之后,如果客户能够给出一些答案,我们就会继续讨论;反之,如果他接着追问“我也不知道,还是你告诉我该怎么办吧”,我发现自己会更疏远他,最终我会告诉他我真的帮不了他。
助人者必须能够觉察自己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还要对有些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间很难建立帮助关系有心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中的一方常会询问:“帮我看看明天应该穿哪件外套?”如果夫妻双方的关系一直是各自比较独立的状态,则另一方很容易回应:“你自己决定吧。”这样的答复虽然立刻能化解眼下的问题,但对方实际上可能是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最终可能导致误会。
避免出现这种困境的一个方法就是对独立性较强的受助者(客户)说,“我不确定我真的能帮上忙,因为我觉得你自己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或者“因为我不是你,所以由我来告诉你如何做会让我觉得不对劲儿,我只能告诉你如果换作我,我会如何处理,但这不一定就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