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预防护理知多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第一章 内科系统

第一节 消化内科

一、急性胃炎

(一)常见症状

急性胃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多数人表现不明显,或症状被原发病掩盖,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上腹不适或隐痛,恶心和呕吐是该病突出的临床表现,个别患者可出现呕血和黑便。

(二)常见病因

急性胃炎多由药物或应激引起。最常见的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急性应激包括各种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及大手术等。

(三)预防和护理

预防

●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

● 戒酒,禁烟,避免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

● 高度怀疑急性胃黏膜损害的患者,可预防性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护理

1.饮食

● 急性出血性胃炎、上腹疼痛、呕吐者暂禁食,症状缓解后可进冷流质或无渣半流质,少量出血或出血停止后进食米汤中和胃酸,利于黏膜修复。

● 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避免接触引起恶心、呕吐的气味。

● 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制订行之有效的戒酒计划。

2.休息

● 病情较重及大出血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恶心、呕吐者采取坐位或床头抬高30°~40°角,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药小贴士

长期服非甾体抗炎药者,宜同服胃黏膜保护剂或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可引起头晕、困倦、便秘;解痉止痛药常有口干、心悸、便秘、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山莨菪碱(654-2)、氢氧化铝可引起便秘等。

二、慢性胃炎

(一)常见症状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表现为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及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二)常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要原因,高盐饮食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也与本病密切相关,自身免疫及其他因素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三)预防和护理

预防

●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 禁止滥用胃刺激性药物,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

● 了解疾病病因。

● 了解症状的发生过程。

护理

1.饮食

● 胃酸过多者,可进食面包、碱性馒头及牛奶等;贫血者可多食用动物肝、肾,蛋类,以及菠菜、油菜、卷心菜等新鲜蔬菜。

● 避免生、冷、过热、过酸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不新鲜食物和烟熏腌制食物。

● 避免食用汽水、啤酒和易产气食物。

●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少食多餐,食物宜软且易消化,细嚼慢咽,以进食后不产生饱胀感为宜。

● 戒酒,禁烟,避免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

2.休息

● 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以患者自觉体位舒适为宜;平时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 腹胀者,鼓励饭后散步,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

用药小贴士

胶体铋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服用时宜用吸管吸入舌根部咽下,避免接触牙齿,服用后用哪个温开水漱口。制酸剂应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服用,片剂应嚼服。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应在餐前1小时服用。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应饭前服用。

三、消化性溃疡

(一)常见症状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腹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胃溃疡(gastric ulcer,GU)主要表现为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则表现为空腹痛和夜间痛。溃疡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溃疡病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其中大量出血和急性穿孔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二)常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胃酸或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所致。

(三)预防和护理

预防

● 认识活动和休息重要性,避免过度劳累。

●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

● 戒酒,禁烟,避免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药物。

护理

1.饮食

● 营养均衡,给予高营养、高热量、低糖、低脂肪及易消化清淡饮食。

● 饮食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不宜过饱;鼓励患者细嚼慢咽,避免急食;饮食宜采取煮、蒸、炖、烩等烹调方法。

● 避免食用咖啡、浓茶、浓肉汤、过酸的水果及辛辣食品,少食或不食煎炸食物;忌烟酒。

2.休息

●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患者,应卧床休息。溃疡患者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劳逸结合。

● 缓解疼痛,避免诱发因素。节律性疼痛患者疼痛前可服抗酸性食物,防止疼痛发生。指导患者学习放松疗法,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 局部热敷。

降低胃酸的药物

用药小贴士

(1)H2受体拮抗剂在睡前服用,吸烟可影响其作用,应戒烟。

(2)质子泵抑制剂在早餐前吞服,不可咀嚼,不可倾出胶囊中的内容物。

(3)碱性抗酸药:口服片剂时,宜嚼碎或磨碎后用水冲服,不宜整片吞服,时间在饭后1小时为宜,也可在节律性疼痛前半小时服用。十二指肠溃疡在两餐之间,胃溃疡在餐后0.5~1小时服用。睡前服用可中和夜间分泌的胃酸。保护黏膜药物可在进餐前1小时单独服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可在每次餐前半小时或睡前服用。

四、肝硬化

(一)常见症状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为主。

1.代偿期肝硬化表现

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轻,以乏力、食欲不振及低热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腹胀、恶心、厌油腻、上腹隐痛及腹泻等。症状常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患者营养状况一般或消瘦,肝轻度大,质地偏硬,可有轻度压痛,脾轻至中度大。肝功能多在正常范围内或有轻度异常。

2.失代偿期肝硬化

(1)全身症状和体征:一般状况较差,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营养状况较差,消瘦、面色灰暗黝黑(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皮肤干枯粗糙、水肿、舌炎及口角炎等。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为最常见的症状,甚者畏食,进食后上腹饱胀,有时伴恶心、呕吐,稍进食油腻肉食易引起腹泻,可有肝区隐痛,严重者出现黄疸。

(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等,女性常有月经过多。由于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胃肠道失血和脾功能亢进等因素,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4)内分泌失调:①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男性患者常有性功能减退、不育、乳房发育、毛发脱落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②部分患者出现蜘蛛痣,主要分布在面颈部、胸、肩背和上肢等上腔静脉引流区域;手掌大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皮肤发红称为肝掌。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皮肤色素沉着。④胰岛素增多,因肝脏对胰岛素灭活减少,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⑤肝功能减退时因肝糖原储备减少,易发生低血糖。

(5)脾大:门静脉高压致脾静脉压力增高,脾淤血而肿胀,一般为轻或中度肿大。

(6)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饭后尤为明显。

(二)常见病因

多数为病毒性肝炎导致,少数为酒精性和血吸虫性。

(三)预防和护理

预防

● 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合理的饮食。

● 了解引起疾病的有关危险因素,早期预防避免。

●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发展为肝硬化。

● 如已确诊,应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

1.饮食

● 一般主张以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严格禁酒。肝硬化晚期给予适量蛋白质和热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补充维生素;少量多餐,营养均衡。

● 肝功能显著损害、血氨偏高及肝性脑病先兆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病情好转后逐步恢复蛋白质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制品。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以软食为主,进食时宜细嚼慢咽,不宜食用多纤维、油炸、油腻类食物。

2.休息

● 代偿期注意劳逸结合,从事轻体力工作,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原则;失代偿期宜卧床休息,平卧可减少体能消耗,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用药小贴士

了解各类药物的服用方法、时间等,遵医嘱服药,以“少用药、用必要药”为原则,不滥用品种繁多的“护肝药”,以免增加肝脏负担。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五、上消化道出血

(一)常见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周围循环衰竭、贫血及血液指标变化,氮质血症也是其重要表现。

(二)常见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癌。

(三)预防和护理

预防

● 合理饮食是避免上消化道出血诱因的重要环节。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饥或暴饮暴食,避免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

●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

● 应戒烟戒酒,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限制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 学会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立即送院治疗;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

护理

1.饮食

● 急性大量出血伴明显恶心、呕吐时应禁食,确认已止血或无持续性出血、呕吐时,可摄取流质。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2~3天后,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质和低钠盐的流质,避免过硬或带刺的食物。

● 消化性溃疡出血停止12~24小时后可进流质。

● 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或仅有黑便、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可给予清淡、无刺激性冷流质,出血停止后给予半流质,逐渐改为易消化、富营养、粗纤维少的软食,再过渡至正常饮食。少食多餐,不食生拌菜及刺激性食物,忌酒、咖啡、浓茶及过酸饮料。

2.休息

● 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取平卧位抬高下肢,避免头低位影响呼吸功能,必要时吸氧。

用药小贴士

尽早入院治疗,遵医嘱服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止血药物。

六、溃疡性结肠炎

(一)常见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表现为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多发性溃疡。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病情轻重不一,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二)常见病因

该病病因与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

(三)预防和护理

预防

●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戒酒,禁烟,避免服用刺激黏膜的药物。

● 摄入足够营养,避免多纤维及刺激性食物,忌冷食。

● 如已确诊,坚持治疗,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服药期间应大量饮水,定期复查,随诊。

护理

1.饮食

● 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的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低渣饮食为宜。

● 少量多餐,忌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减轻黏膜炎症,防止肠出血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应禁食。

2.休息

● 急性发作期或病情严重时均应卧床休息,保证睡眠。

● 缓解期也应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用药小贴士

坚持治疗,不要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学会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如疲乏、头痛、发热、手脚发麻、排尿不畅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七、急性胰腺炎

(一)常见症状

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与尿淀粉酶增高。其中急性腹痛为其主要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疼痛剧烈而持续,呈钝痛、钻痛、绞痛或刀割样痛。腹痛常位于中上腹,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一般胃肠解痉药无效。

(二)常见病因

病因较多,在我国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西方国家则以大量饮酒引起者多见。

(三)预防和护理

预防

● 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摄入刺激性强、产气多、高脂和高蛋白的食物,戒烟限酒。

● 急性胰腺炎多因胆道疾患所致,故胆道疾病、十二指肠疾病者宜积极治疗。

● 防治蛔虫感染。

● 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

护理

1.饮食

● 制定低脂食谱,严格控制脂肪摄入,以水果、蔬菜和全谷物为主。

● 病情严重者严格禁食1~3天,明显腹胀者行胃肠减压。进食会刺激胃酸分泌,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加重症状。

● 戒烟、戒酒,否则不利于症状缓解,且可能引起复发。

2.休息

● 绝对卧床休息,保证睡眠及环境安静;协助选择舒适体位,如弯腰、屈膝仰卧,鼓励患者翻身。

● 因剧痛在床上辗转不宁者要防止坠床,周围不要有危险物,必要时加床挡,保证安全。

用药小贴士

遵医嘱用药,止痛药哌替啶反复使用可致成瘾,禁用吗啡,以防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