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门左道的颠覆性创新
但颠覆性创新通常并非从天而降,一举压倒恐慌的传统企业的。《创新者困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指出,创新往往走旁门左道,开发出某种迎合众人喜好的产品,专供现有市场主体不放在眼里的消费群体使用。这个群体消费能力低,期望值也不高,对市场来说无足轻重。在初期阶段,对于新出现的产品或服务,现有的市场参与者会持蔑视的态度。他们占据市场顶端,居高临下,看不起那些对这种新产品感兴趣的边缘客户,甚至认为他们低人一等。
就这样,在老牌公司还蒙在鼓里的情况下,市场的新加盟者针对自己的低端用户,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节节攀升;突然之间,中等价格的市场份额也为之打开。等老牌企业警醒时,往往为时已晚,来不及阻止新进入的企业蚕食“它们”的市场了。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美国的汽车公司,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在生产大型耗油的汽车,以满足富裕客户的需求。与此同时,丰田等公司针对美国市场不断增加的实际需求,开始生产更小、更可靠、更省油、更实惠的汽车,从而蚕食了美国汽车公司的市场支配地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国内市场份额因此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所描述的颠覆性创新,诠释了一类初创企业的性质。这类初创企业初期通常专注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那部分市场。采用该战略的初创公司,不同于那些直接瞄准成熟企业市场核心的初创公司。后者最终都会被收购,以免对成熟企业构成严重威胁。
企业的生命周期即便不因颠覆性创新而缩短,也会由于各种技术变革而大为减少。如果企业想扭转局面,就需要不断地重塑自己。特斯拉、优步和爱彼迎,就是异军突起的新企业的代表,它们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向全世界昭示:即便是声誉很高的公司,也可能毁于一旦,被新的企业所取代。
“仅用了3年的时间,优步就成了一家让人肃然起敬的企业。同样,一家老牌公司也可能以同样的速度崩溃和解体。诺基亚,这个曾经毋庸置疑的尖端企业,就是一个铁证。一个首席执行官,再也不能奢侈地浪费时间,盲目地过高枕无忧的日子了。从这个角度考虑,如今,恰当地评估领导和管理的质量,是极为关键的。”
——弗朗斯·范豪滕(Frans van Houten),皇家飞利浦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