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研究: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的应用系统与决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1 知识及其演化

不论是在经典的企业管理理论中,还是在IT界所熟知的管理系统中,资源管理都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知识成为企业中土地、劳动力、资本之外的另一种重要资源,因此,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2.1.1.1 知识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关于知识的定义和分类,有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例如文献[47]~[67]对知识的定义和分类从不同领域和角度进行了论述。我们通过表2-1和表2-2对以上文献中的有关论述进行比较。

本书研究的是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笔者在参考Verna Allee对知识定义的基础上,按照贴近企业使用习惯的方式,采用Microsoft公司对知识的定义,将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商业数据、信息和知识[68],具体解释如下。

表2-1 知识定义之比较

表2-2 知识分类的比较

商业数据是关于事件和关于世界的一组独立的事实记录。围绕着商业数据建立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分析、合成,并把这些数据转化成信息和知识[68]

信息是捕捉了来龙去脉的内容并把它们提供为经验和想法以后的产出物。有人将信息称为显性经验,典型地是以半结构化的内容存储的,像文件资料、电子邮件以及多媒体等。围绕信息建立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管理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易于找到内容,反复使用它们,并易于从经验中学习[68]。在这里,信息相当于文献[61]中的显性知识。

知识是由个人的隐性经验、想法、洞察力、价值以及判断等组成的。它是动态的,而且只能通过与有知识的专家直接合作与交流才能得到[68]。在这里,知识相当于文献[61]中的隐性知识。

通过对有关文献的阅读,结合本书的实际需要,笔者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特征归纳为表2-3所示。

表2-3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特征比较

此外,图2-1清晰地表现了数据、信息(显性知识)、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在知识管理理论界,上面所描述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在大多数的知识管理理论中,所谓知识涵盖了图中的信息和知识两个层面,而本书所采用的知识定义亦是这种广义的知识。

图2-1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关系图[51]

不管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62],作为企业的一种资源,知识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1)知识是无形的[69];(2)知识具有取之不尽的特征,可以持续增长和扩张;(3)知识具有外部性,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共享;(4)知识具有波粒二相性[51],即作为实体(粒)和作为过程(波)的知识;(5)知识具有广度与深度;(6)知识具有关联性。

2.1.1.2 知识的演化

知识的演化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知识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演化;二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演化;三是知识按照生物进化规律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的演化。

首先,根据文献[51]的知识原型图表达的知识的不同层次,文献[52]进一步运用过程(知识流量)与库存(知识存量)的观点来解释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不同,图2-2为Sena和Shani根据其解释所绘制的知识演化图,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知识由低级向高级形式演化的脉络。

图2-2 知识的层次演化过程[52]

其次,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作为知识的基本类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Nonaka和Konno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模型的描述。这个模型概括了知识之间的四种转化过程(包括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和Internalization,简称为SECI过程),它们是:(1)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称为知识的外在化(或编码化),主要通过对人脑中存在的隐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以编码的方式表现出来;(2)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知识扩散),称为知识的组合化,主要是对现存的显性知识通过组合形成新的显性知识;(3)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称为知识的内在化,主要通过人在工作中运用显性知识的体验来形成;(4)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知识增值),称为知识的社会化,主要通过企业文化氛围和有效的知识传递环境来实现[71]

图2-3是这四种转化形式的简单图示,四种转化是循环往复地进行的,因此形成知识螺旋,推动知识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变,不断创造新知识。

最后,上述两种视角的知识演化归根结底都是要走到一条类似于生物进化式的新老交替的道路上来,这就是企业的知识链演化过程[72]

图2-3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SECI螺旋模型[71]

文献[73]将企业的知识演化分成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使用知识。他们认为,这三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构成了知识资源在企业中流转的全过程。

根据上述三种知识演化模式的探讨,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知识演化的路径,它应该包含如图2-4所示的识别、获取、开发、储存、传递、共享、使用、创新、评估和淘汰等十个步骤,其中蕴涵了知识螺旋的四个演化过程,使得知识的演化过程生生不息[74]

图2-4 企业知识链演化过程[74]

上述三种视角的知识演化是交错和并行展开的,现有的文献没有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和合理的综合,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