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和使用
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个人防护用品(PPE)的选择主要基于预期暴露以及与患者互动的方式,医务人员需要熟悉各类防护用品的使用指征,依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恰当选择和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一、个人防护用品分类和使用
PPE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于工作场所引发严重伤害和疾病的危害而穿戴的设备。PPE包括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手套、工作帽、护目镜、防护面罩、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等,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PPE是防控感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防止佩戴者通过口鼻、手、皮肤和眼睛等接触潜在的传染性物质,减少或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一)口罩
口罩(mask):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出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气体、粉尘、飞沫、气溶胶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
口罩的作用:口罩可预防经飞沫、空气传播的疾病,减少患者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入医护人员的口及鼻腔(黏膜)。口罩分为医用和非医用。不同类型口罩遵循不同的标准,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应根据具体操作要求进行选择。
我国将医用口罩分为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三个级别,依次遵循《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2013)》《医用外科口罩(YY 0469—2011)》《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防护等级由低至高。美国、欧洲、澳洲对应的医用口罩标准分别为ASTM F2100-11、EN14683:2019、AS4381:2015,上述标准依据细菌过滤效率、颗粒过滤效率、血液穿透阻力、通气阻力4个主要指标分为不同等级,等级越高,防护效果越好。N95口罩是美国NIOSH标准N系列中过滤效率≥95%的一类口罩。通过合成血液穿透和表面抗湿性测试的N95,即为医用N95口罩,达到医用防护口罩级别。
1.普通医用口罩
核心指标包括细菌过滤效率(≥95%),但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无密合性要求。适用于非患者聚集区域,如办公室、会议室等。
2.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核心指标在普通医用口罩核心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合成血液穿透阻力和颗粒过滤效率指标。适用于医院诊疗区域。
3.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核心指标颗粒过滤效率(≥95%),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直径≤5 μm感染微粒,包括非油性颗粒物气溶胶,或近距离(<1 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还增加了表面抗湿性,密合性良好,对面部密合度提出严格要求,适用于发热门诊、有疑似或者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时,以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雾化治疗、诱导排痰、支气管镜检查、吸痰、胸部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心肺复苏等。
4.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颌,口罩下方绳带系于颈后,上方绳带系于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调整系带的松紧度(图3-2)。
注意事项:不应该一只手捏鼻夹;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和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5.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图3-3),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图3-4),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图3-5),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图3-6),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图3-7)。
注意事项: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闭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覆盖住防护口罩,快速地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该调整到不漏气为止(图3-8)。
图3-2 外科口罩佩戴
图3-3 托防护口罩
图3-4 贴近面部
图3-5 佩戴下方系带
图3-6 佩戴上方系带
图3-7 塑造鼻夹
图3-8 密闭性试验
6.摘口罩方法:
(1)医用外科口罩: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先摘除下面的系带,再摘除上面的系带(图3-9),用手捏住口罩的系带丢弃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图3-10)。
(2)医用防护口罩:应首先取下头后部下方弹性系带(图3-11),再取下顶部弹性系带。摘脱动作应该缓慢进行,防止口罩从面部脱落。
图3-9 外科口罩先摘除下系带
图3-10 扔入医疗废物容器
图3-11 防护口罩先摘除下系带
(二)防护服/隔离衣
防护服(protective clothing)/隔离衣(isolation gown)是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防护用品。医用防护服款式可分为连身式与分身式、连帽款与无帽款、有胶条款与无胶条款、一次性使用与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2—2009)》的规定,防护服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等特点,应干燥、清洁、无霉斑,表面不允许有粘连、裂缝、孔洞等缺陷,应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我国医用防护服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过滤效率(防护服关键部位材料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70%)和液体阻隔性(分抗渗水性、透湿量、表面抗湿性、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四个子指标),欧盟标准将防护服划分为6类(Type1~Type6),防护等级为Type3或Type4以上,适用于有体液和血液喷溅环境下使用,特别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有可能喷溅的高危操作;防护等级为Type5或Type6的防护服降级使用,适用于有可能被体液喷溅的风险环境中,如面向发热门诊患者等。其他不符合医用标准的工业和化学防护服,不能在医疗机构使用。
隔离衣: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一次性隔离衣通常由无纺布材料制成,应能遮住躯干和全部衣服,以构成微生物和其他物质传播的物理屏障。《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中对隔离衣的使用指征进行了归纳,包括以下情形: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等;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隔离衣被用作标准预防和接触预防措施的一部分,以保护医护人员的衣服和手臂。当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时,仅在预期会接触血液/体液的情况下才穿隔离衣。
1.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
(1)穿隔离衣方法: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图3-12),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内部(图3-13),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图3-14),再扎好袖口(图3-15)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图3-16),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图3-17),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图3-18)。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图3-19)。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图3-20)。
图3-12 穿左手
图3-13 穿右手
图3-14 系带子
图3-15 扎袖口
图3-16 捏住一侧边缘
图3-17 捏住另一侧边缘
(2)穿防护服方法:应遵循先穿裤子,再穿袖子,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
(3)脱隔离衣方法:解开腰带活结(图3-21),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图3-22),解开颈后带子(图3-23),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图3-24),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面,拉下右侧袖子(图3-25),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图3-26),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图3-27)。
图3-18 对齐
图3-19 向一侧折叠
图3-20 前面系带
图3-21 解开活结
图3-22 暴露双手
图3-23 解开颈后带子
图3-24 拉下左袖子
图3-25 拉下右袖子
图3-26 脱下隔离衣
图3-27 丢弃医疗服务袋
(4)脱连体防护服方法:先将拉链拉到底(图3-28),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图3-29、图3-30);由上向下边脱边卷(图3-31),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图3-32)。
图3-28 拉锁拉到底
图3-29 向上提拉
图3-30 帽子脱离头部
图3-31 由上向下边脱边卷
图3-32 污染面朝里放入废物袋
(三)手套
手套(glove)是防止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的用品。手套可分为无菌手套和清洁手套两类。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无菌操作及接触患者破损皮肤、黏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1.佩戴无菌手套方法
一手掀开手套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一只手套的反折部分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图3-33)。掀起另一只袋口,再以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折内面(图3-34)。用戴好手套的手指拉住另一只手套的反折内,同时另一手对准五指戴上(图3-35)。两只手套都戴好后,用一只手套捏住另一只手套的反折内面向上翻转(图3-36)。翻转的位置以盖住无菌衣袖口为标准,用同一方法翻转另一只手套(图3-37)。
图3-33 取出手套
图3-34 戴一只手
图3-35 戴另一只手
图3-36/37 反转
2.脱手套方法
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第一只手套脱下(图3-38),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图3-39),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图3-40)。
图3-38 脱第一只手套
图3-39 脱另外一只手套
图3-40 丢弃
3.注意事项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后脱去手套,进行更换。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应及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四)护目镜和防护面罩
护目镜和防护面罩:护目镜是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物质进入人体眼部的用品。防护面罩,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的物质溅到人体面部的用品。以下情形应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疑似确诊患者时;为疑似确诊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一般情况下,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不需同时使用。
1.佩戴方法
戴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护目镜遮盖住双眼(图3-41);防护面罩覆盖于面部,并调节舒适度(图3-42)。
图3-41 护目镜调节舒适度
图3-42 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
2.摘脱方法
摘脱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抬起头带,从头后部摘脱(图3-43、图3-44)。
图3-43 摘脱护目镜
图3-44 摘脱防护面罩
(五)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帽
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帽(disposable medical protective hood):可防止微尘头屑以及发丝从头部逸出,也可防止外部尘埃等进入发层,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头部直接接触含有潜在感染性污染物的一类医用防护产品。在接触含潜在感染性污染物时、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以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六)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靴
一次性使用医用防护靴(disposable medical protective shoecover):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的足部、腿部,防止直接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具有潜在感染性污染物的一类靴状保护套。靴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七)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PAPR)是靠电动风机提供气流克服部件阻力的过滤式呼吸器,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和进行核酸检测时。
二、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图
见图3-45、图3-46。
图3-45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注:①穿戴顺序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②戴口罩时应检查佩戴的严密性;③手部可能被污染时,随时进行手卫生。
图3-46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摘脱流程
注:①摘脱顺序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为清洁部位不接触污染面;②手部可能被污染时,随时进行手卫生;③脱防护用品时,每一步骤后均应进行手卫生;④建议在穿隔离衣的房间、清洁办公区、第二室、脱防护用品的房间放置空气消毒设备;⑤清洁区休息室应开窗通风,减少病毒载量。
(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