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危机干预应用技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军人心理危机干预基础

第一章 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

第一节 心理危机概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努力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品质的同时,似乎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压力。近年来,“压力”“危机”这些词时常被提及,“心理危机”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压力山大”“不淡定”“抓狂”这些“时髦”的词语,它们其实大都反映了我们在经历危机时的一些心理状态。可以说,只要当时发生的状况超出了个体惯有的应对能力,危机就会出现,没有任何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能完全避免危机。当面对危机时,不同的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些人能够自主而有效地应对危机,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和成长,在危机中变得强大;一些人则会回避危机带来的有害影响,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屏蔽了意识中的有害影响,在其一生中,这些影响还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出现和消失;此外,还有一些人在危机产生时心理就崩溃了,如果不能立即获得特殊帮助,他们将无法健康生存。军人的职业特殊性往往使其面临着更加多元化的危机,有些由个体本身的情绪引发,有些与所处的军营环境相关,还有一些与执行重大任务、发生身份重大改变等特殊事件相联系。危机事件不仅会影响某些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整个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如何在危机发生时正确处理,尽可能减轻危机事件带来的影响,是部队安全稳定及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处理危机应从认识危机开始。以下内容与危机及其应对有关,希望能帮助读者在面临危机时更加淡定和从容,也帮助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更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

一、危机事件与心理危机

危机事件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危机事件的特点往往是突发、严重和超出人们预期的。

G. Caplan指出,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对危机事件时,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难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当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C. Kanel认为心理危机实质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危机事件的发生;其二,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其三,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较危机事件发生前降低。除非获得缓解,否则危机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当事人出现伤害或致命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危机事件很少只影响个人。它们会传播开来,影响每一个与事件直接以及间接相关的人。例如,在一次飞行事故后,受影响的当事人不仅仅是当班机组成员,还包含遇难者及幸存者的战友、家属、邻居、搜救和事故调查组成员,以及参与事件的医务工作者。在讨论危机是什么、应该怎样应对等问题时,我们必须考虑危机事件对系统的影响。这里的系统范围小到家庭,大至整个国家和社会。其中的关键是该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之前的处理机制不再起作用,如果未能及时得到合适的救援,就会对系统造成破坏或毁灭。

二、心理危机的特征

对危机特征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危机的内涵。James和Gilliland将危机特征总结为:

1.复杂的症状 一是危机事件中,当事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家庭、同伴、工作单位都可能会直接关系到问题的解决和稳定性的恢复,这对危机处理的难易程度有重大影响;二是危机对当事人的影响表现在身心各个层次,继而波及其周围人群,这些影响又相互交叉在一起,导致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危机干预。尤其在大型危机事件中,当许多人同时受到危机影响时,整个社区、地区或国家系统都可能受到干扰。

2.缺乏“灵丹妙药” 危机的产生与发展十分复杂,尤其是对长期存在的问题,想要实现完全或者快速地解决并不容易。尽管处于危机中的人通过寻求多种形式的干预得到帮助,但由于危机与内在个体相互纠缠、外部环境复杂性的影响,干预往往缺乏快速而又全面的解决方法,有些只能称为“短期治疗”。许多危机当事人在面对严重危机时,会寻求像吃药这样的解决方法,这种治疗或许可以延缓极端反应的出现,但没有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反而会使危机加深。无论对危机的当事人及周围人群,还是对危机干预者,都要对这一点有充分地认识和理解。

3.必须做出选择 危机会逼迫我们做出选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当危机来临时,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不做任何选择”本身也是一种消极选择。应对危机的契机已经出现,“选择做什么”或将给予我们克服困难的机会和成长的希望。

4.普遍性与特殊性 危机的普遍性表现在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不平衡和解体;危机的特殊性表现在,即使是同一事件,对不同的组织和个体,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心理反应。例如,一场突然暴发的,并发症严重的流行性感冒,对于医生而言,这并没有超出其日常诊疗能力;但是对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的当事人而言,其内心就会感到对未来健康的不确定,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应对,这就足以构成危机。另外,同一事件中不同个体的反应也会不一样。如同样面临地震灾害,不同灾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情况不同,其事件的性质也就完全不同。对于丧失亲人和遭受严重财产损失的灾民而言,这可以定义为危机事件;而对于没有亲人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群众而言,这可能不构成危机事件。

5.危机与机遇并存 “危机”这个词包含着两层内涵,其中“危”代表着危险,“机”则预示着机会。危机即是风险,同时也可能是通向进步的转折点。它可使个体处于异常状态,甚至出现伤人和自伤行为,但同时,它也向人们提供了成长和变化的机缘。因为由危机产生的失衡和焦虑会迫使人们寻求帮助或自我突破,如果抓住这次机遇,就能帮助个体埋下自我成长和实现的种子。

面对危机,人们会表现出以下三种不同的反应:一些人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和成长,自主而有效地应对危机,在危机中变得强大;一些人则会回避危机带来的有害影响,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屏蔽了意识中的有害影响,在其一生中,这些影响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出现和消失;此外,还有一些人在危机发生时就心理崩溃了,如果不能立即获得特殊帮助,他们将无法健康生存。

三、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

心理危机强调的是面对事件时的“失衡状态”。由于个体心理特征和应对危机的资源不同,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事件具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但心理危机的产生却可以按照主客观原因进行大致归类。主观原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方式、身体疾病和心理弹性等,它决定了个体对事件是否存在危机的感知,以及面对危机时个体将做出何种反应。理解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有助于危机干预者在事件发生后,及时鉴别心理危机的易发人群,确定重点干预对象。其中客观原因是指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的诱因,如社会事件、重大灾害等。

(一)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可分为自然环境原因和社会环境原因。

自然环境包括无法克服的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那些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损失的突发状况,包括干旱、洪水、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流行性传染病等;社会原因则包括社会动荡、金融危机、人际关系紧张、职场受挫、婚恋失败、家庭矛盾等。对军人群体而言,相对封闭的环境、人际关系改变、特殊作业环境、军事演习、执行重大任务等原因均可能引发心理危机。

(二)主观原因

1.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影响着个体对社会刺激的认知和评价,决定了个体应对危机的方式,以及面临危机时反应的类型和强度。具有敏感、内向人格特征的个体往往比他人更容易感受到心理危机。

2.认知方式 危机事件中个体情绪反应的核心并不是事件本身,每个个体对同一件事情的情绪反应都可能不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情绪反应取决于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即看待该事件的思维方式。只有当事人觉察到某一事件的危险性时,才可能出现危机反应;若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是积极的,没有危险的,那么即使这件事对别人带来了重大威胁,当事人也不会产生危机反应。例如对军人而言,退出现役往往是其要面临的重大事件,此事件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应激,是否会带来心理危机,则取决于个体是否期望身份转变,以及为此所做的准备充分与否。

3.身体疾病 身体疾病本身就可能成为危机事件,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同时,长期的疾病可能引起病人的认知情绪改变,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抑郁、敏感等情绪变化。这些变化会增加病人乃至其周围亲属等出现心理危机的风险性。

4.心理弹性 20世纪中叶,一项针对儿童成长环境与心理问题相关性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生长于逆境中的儿童并没有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反而健康成长并获得了良好发展。美国共病调查组的数据也表明,虽然在美国15~54岁人群中,一生中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概率超过50%,但只有5%的男性和10%的女性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在那些能够平稳渡过危机甚至获得良性发展的个体身上,具有一种能够帮助自身适应和缓冲危机状态的个体特质,即“心理弹性”。一般来说,心理弹性较弱的个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是找到使个体应对机制和支持系统良好结合的方法,强化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以帮助个体渡过危机。将心理弹性的概念应用于军人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心理弹性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干预效果。

四、心理危机的类型

每个人的每次危机都可能是独特的,不同的群体存在的心理危机既有共性,也存在各自常见类型,对军人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也同样如此。Brammer在应用危机理论中,将心理危机归纳为三种类型:①发展性心理危机:指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生急剧的变化和转变,如失学、失恋、失业、新兵入伍的角色转换、环境的变化、适应不良、面临新的任务、新的挑战等心理危机。②境遇性心理危机:遭遇罕见或异乎寻常的灾难性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引发个人心理、行为、生活发展等各方面的混乱、应对功能失调。③存在性心理危机:往往伴随人生的重要问题,如人生目的、责任、自由、承诺、独立性等。

五、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

心理危机会有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在心理危机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危机干预也有不同的任务,所需的干预技术也不同。一般来说,心理危机经历的发展过程有以下四个阶段:

1.冲击期 冲击期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的当下或随后的一段时间,处在这一时期的个体通常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他们时常表现出一种麻木、无助、混乱的状态,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可能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等认知行为表现。

2.防御期 在这一时期,冲击期的症状会持续下来,表现为无法解决困难、逃避、否认、合理化等。处于防御期的个体的紧张和焦虑感“爆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想要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却不知如何做。大多数个体会产生强烈的寻求帮助的愿望。

3.解决期 个体开始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解决问题。这一时期个体的焦虑开始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也在逐渐恢复。

4.成长期 经历了危机后,一些个体变得更加成熟,并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从危机中得到了成长。但也有一些人由于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六、危机转移状态

一般来说,危机有时限,通常持续6~8周后,主观不适感会逐渐消失。但需要注意的是,初始危机的影响也许并没有结束,而是转化为慢性状态。个体可能会以为危机已经解除了,但是新的刺激又会将个体带回危机状态。这种情绪的“过山车”可能会在数月、数年,甚至一生中反复出现,这就是危机转移状态。例如,一个对已经去世父母的愤怒没有得到解决的战士,将这种愤怒转移到其他权威人物,如班长或连队领导身上,即使轻微的批评也会令他立刻“爆炸”,此时该战士就是处于危机转移状态。

判断个体是否处于危机转移状态,主要是辨别刺激与反应是否相衬。处于危机转移状态的个体可能会因为某一微不足道的事件刺激而表现出强烈的应激反应。例如,一位从暴力事件频发的黎巴嫩回到美国不久的战地医生描述说,他曾在商场排队的过程中,突然感受到一种无比的愤怒:“这太不公平了!商场想尽花招吸引顾客上门,等他们上门了,却要他们排队等候服务!”继而他开始大吼大叫,说这个世界有多么不公道。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同伴握着他的手大声制止他为止。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感觉“我好像疯了一样”。我们可以判断他可能处于危机转移状态,暴力环境带来的创伤看似已经远离,但却从未曾真正愈合。

Richard提到,在危机事件后立即产生的影响,决定了它会不会变成一种慢性而长期的危机转移状态。作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要做的工作包括:①及时处理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尽力避免危机转移状态的出现或及时转介;②鉴别和关注那些可能处于危机转移状态的求助者,应用心理干预技巧对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