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军人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模式
第三章 军人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军人心理危机的特点
军人群体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危机的发生发展既符合危机理论,又具有一些特别的群体共性。苗丹民等通过大量数据和实证研究,将军人心理危机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年轻军人的心理危机发生率高
研究表明,部队医院精神科住院病人,9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年轻军人,而在普通人群中,这个数字不足70%。其中不少反应性精神障碍的当事人,都是由于遭遇危机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干预而导致的。赵兰民、陈廷建研究认为,部队基层青年男性居多,生活艰苦,节奏紧张,训练强度大,遭遇各种生活事件的概率较高等原因,均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甚至发生精神障碍。加之处于心理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年军人,需要面对更多的发展问题,如前途问题、婚恋问题和重大利益冲突问题,而自身又存在社会经验相对不足、自我防御能力相对较弱的弱点,因此,一旦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更容易心理失衡,发生心理危机。
二、军事行动中心理危机发生率高
军事行动的特色常被概括为“急、难、险、重”,军事行动中军人所承受的身体和心理负荷比平时大得多,常常导致军人出现急性应激反应,产生心理危机,甚至发生心理障碍。例如,针对参与“5·12”地震救灾的官兵心理应激反应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为24.4%,明显高于同部未参加抗震救灾的官兵。在参与演习等重大军事任务后,官兵心理问题检出率较之平时显著增高,普遍突出的有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偏执、敌对等。参加战斗的军人可能出现急、慢性战斗反应,还可能发生战争精神分裂症、战争反应性精神病和战争癔症。
三、特殊兵种心理危机的发生率高
与一般部队相比,航空兵部队、潜艇部队、电子对抗部队、武警部队、消防部队、边防部队、野战部队等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更大,症状相对严重。这是由于这些部队常常承担高风险作业,面对的应激情境更多。跳伞训练的士兵更容易发生胃溃疡,边防官兵躯体化表现相对突出等都与此原因有关。在空军,经历严重飞行事故后,有的飞行员可能会发生飞行恐惧症,或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特殊时期军人心理危机的发生率高
老兵复退期间是部队一个突出的思想敏感时期,此时官兵思想波动大,问题相对集中彰显,各种矛盾凸现,心理危机较为多发。对于一些老兵来说,将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和战友,分离和变化使他们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伤等情绪;还有的老兵由于个人愿望没有实现,不能正确调整心态,存在挫折感和失落感。
新兵入伍期间也是心理危机高发时期。一方面,对于新兵来说,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陌生的军事环境中,一时还难以适应,势必会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另一方面,军事训练管理严格,再加上军事训练疲劳的产生,也会加重新兵心理应激反应。研究表明,在新兵中,约有15.06%的人由于环境适应和心理应激调节不良,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