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危机的应激反应
第一节 心理危机后常见应激反应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应激源的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或中介作用,最终以心理、生理形式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危机事件必然会导致个体出现各种应激反应甚至应激障碍。受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多重影响,即使是面对完全相同的危机事件,个体所表现出的应激反应也会大不相同。本章将列举个体常见的应激反应及应激相关障碍,以期为干预者进行心理危机评估工作提供可参考的判断标准。
一、生理反应基础与生理反应
应激反应的出现与我们的身体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如何运作相关。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史中,很多动物都拥有了能够保护自己的“紧急按钮”,它们的生命在遭遇威胁的情况下,按键会自动启动,帮助机体做出战斗、逃跑或冻结的反应。羚羊遇到狮子时能立刻逃跑,老鼠被猫捉住的瞬间会出现“僵死”状态,都是保护机制工作的结果。人类也拥有这样一个“保护按钮”。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下简称“HPA轴”)这个系统,能够连接脑边缘系统和肾上腺,参与控制人体应激反应,并调节许多身体活动。当遭遇危机时,HPA轴会受到激发,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个体兴奋性,使其处于警觉状态,个体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糖升高等反应,以便为我们能够随时战斗或逃跑提供充足的能量。同时,紧急状态发生时,身体里所有非必要的生理机能暂时关闭,以保证对生存有帮助的机能获得更多的能量。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生长激素、生殖激素和消化功能都会暂时停止运作。
压力反应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反应以逃开可能的威胁。但如果危机一直没有解除,那原本应保护我们的应激反应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一般来说,应激结束后,HPA轴就会关闭运作,激素水平回到应激前,副交感神经系统再度起主导作用,接管身体,个体会回复到放松状态。但是,对人类的大脑而言,关闭“紧急按钮”却并不容易。Rnoy Berger认为,人类的擅于思考在此时无疑给我们制造了问题,我们会记住没有处理过的创伤,不断回忆,对其进行思考和评判。再者,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对重大创伤记忆的处理是碎片化的,这可能是大脑对我们自身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创伤体验过度刺激我们的身心。但问题在于以片段方式存储起来的资料如果无法进行整合,就会一直以碎片的形式存在,一些与这些碎片相似的微小刺激都会触发这些记忆碎片,使当事人重新经历事件体验。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当事人会一直在脑海中重演创伤经历——尽管危机事件实际已经结束了。显然,这样的结果是,带来紧张的激素“过度”分泌了,会导致个体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反应。
危机事件引起的生理反应常常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疲劳、头痛、失眠、做噩梦、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重大灾难后,受灾人员的躯体症状,如躯体疼痛及皮肤症状;睡眠症状如睡眠麻痹、睡行症、睡眠紊乱;肠胃症状如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食欲下降、绝食等;神经系统方面症状如头痛、失眠、噩梦频发;生殖系统症状如性欲下降等,这些症状比心理症状更易受到关注,实则都与应激有关。
二、心理反应
(一)认知能力降低
1.感知觉能力降低 个体在危机情况下,感觉阈值上升,知觉速度和准确性变差,知觉鉴别能力降低,可能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当事者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严重下降,不能用简单的方法从危险的情景中摆脱出来。注意力范围变窄,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降低。
2.记忆下降 当事人大脑皮层紧张度增加,兴奋过强,出现负诱导现象,使许多平时很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回忆不起来。
3.思维迟钝 此时个体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下降,常常出现思维定式、思维局限,严重者还会出现思维停滞现象,大脑一片空白。
(二)不良认知
有如下认知的危机当事人更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发展为应激障碍的可能性增加,需要及时识别:
1.“失控”类 这类认知的核心是世界是不安全、不可预知、不能控制的;或者认为世界是不公平的,不能被掌握和理解的。
2.“背叛”类 这类认知的核心是认为他人是不可信的,是会伤害自己、背叛自己的。例如,当事人在幼年时期与父母没有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在遇到与父母有关的危机事件时更容易产生此类认知。
3.“无力”类 认为自己很弱小,容易受伤;或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危险总是降临在自己头上。
4.“无望”类 认为自己已经失去前途了,未来是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
这四种类型的认知更容易使当事人体验到如震惊、困惑、恐惧、悲伤、绝望、愤怒、内疚、无助等混合的情绪反应。
(三)情绪
危机中,当事人会出现严重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羞耻与罪恶和情感麻木等。
1.焦虑 焦虑是个体遇到危机事件时最常见的情绪反应。焦虑的表现形式多样,担忧、害怕、紧张、恐惧、心悸、出汗、呼吸不畅、四肢发冷、震颤、惊恐发作等都可以称为焦虑表现。对危机当事人而言,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能够帮助个体鼓起勇气,集中注意力去应付危机事件。但当焦虑超过一定范围,就会造成个体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和决策力急速下降。
2.恐惧 恐惧也是危机当事人中常见反应之一,是一种因受到威胁而产生的,企图摆脱眼前危险却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适度的恐惧情绪能帮助个体提高警惕,而过分的恐惧却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常表现为心慌、极度不安、逃避或进攻。
3.抑郁 危机事件会对人的工作能力、社会关系带来负面影响,当事人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沮丧,自我评价低,言寡行独,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了兴趣,常有孤独感和厌世感。抑郁常常伴随有失眠、食欲下降、性欲减退,严重的抑郁常是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4.愤怒 当事人自身愿望受到阻碍、严重丧失、感觉受到不公对待时,常产生强烈的愤怒感。愤怒伴随着各种生理反应,包括特定的表情和姿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愤怒时个体的判断力、控制力减弱,容易出现冲动和攻击行为。
5.羞耻与罪恶感 受创伤者还常常表现出羞耻和罪恶感,羞耻感或罪恶感强烈的当事人往往将伤害归罪于自己,认为是自身的错误造成了伤害的发生。即使受到伤害的是当事人自己(常见于受到暴力侵害或性侵犯的当事人),他们往往有强烈的羞耻感:“如果我没有走那条小路,就不会遇到……”若受到伤害的是他人,当事人可能会将伤害的原因归咎为自己:“如果我早上送他去上学,他就不会……”“如果我早发现他会这么做,我应该能预防……”羞耻与罪恶感常常表现为自我厌恶、自毁行为、自我忽视、自虐或忍受虐待等,还可能外化为攻击性,易怒易暴、批评苛责他人、渴望控制感等。
6.情感麻木 危机当事人可能会失去对情感的觉知,处于木僵状态,没有情感表露,对他人的行为不做回应。
(四)意志行为
行为的改变其实是当事人为了摆脱心身紧张状态而采取的一种应对策略。
1.逃避与回避 危机事件发生后,人们可能会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思想、感觉和谈话;回避可能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和人。两者都是为了摆脱情绪应激,社交退缩、不敢出门、害怕见人都属于逃避与回避行为。
2.退行与依赖 危机事件后的当事人会有意无意地变得软弱无力,发生退化,放弃自己原有的成熟的行为方式,转而使用一些幼稚的行为和应对方式,对原本能够自我管理的事情显得无主见,放弃自我约束,对原本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无法完成,自信心不足,被动性增加,事事处处都想依靠别人。心理危机干预者应该预料到退行与依赖行为的发生,理解并允许当事人充分地、适宜地退行及依赖他人,同时要鼓励和帮助当事人积极成长,避免发展为依赖人格。
3.敌对与攻击 当事人的愤怒情绪常常演化为敌对和攻击行为。敌对表现为对提供帮助者不合作、不友好、不信任,对导致挫折的对象谩骂、中伤、憎恨、羞辱,或出现实际攻击行为。要注意的是,攻击行为的对象可能是人或物,其中人既包含别人,也包含当事人自己,需要防范当事人自残或自杀行为。
4.失助与自怜 失助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和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通常发生在应激无法控制时。当事人常感叹自己“命苦”,但却无可奈何。
5.物质滥用 在遇到危机时,个体能量重新分配,自控力变弱,一些人会表现出习惯性饮酒、吸烟、暴饮暴食,或服用某些药物的行为方式来麻痹自己,暂时摆脱烦恼和困境。
6.强迫 部分个体在遭遇危机后常会反复出现一些想法或行为,如反复怪罪自己,反复洗手等,虽然这些思维和动作毫无意义,却无法抗拒,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