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1
预见商业的走向
《升级定位》作者 冯卫东
商业的魅力就在于它永远有创新和颠覆的机会。而在消费品领域,品牌的兴衰更是频繁发生,几家欢喜几家愁。探寻这兴衰背后的规律,预见商业的走向,是创业者、投资者的必修课。而研究消费品巨头的兴衰史,无疑是探寻商业规律的基本方法之一。
所有改变商业的力量,最终都会体现为对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教育程度、时间特征、社会关系、话语体系、价值观,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但这些变化并非无章可循,其中最重要的趋势性力量,就是“慢变量”。
“慢变量”是那些变化速度不快但方向恒定而持久的力量,因其“慢”而往往被人们忽略。比如人均收入,就是最重要的“慢变量”之一。只要不发生大的社会动荡,人均收入的持续而缓慢增长就是可预期的。人均收入的可预见增长就会带来一系列可预见的需求变化力量。
比如,人均收入增加,会带来顾客时间成本的提升,需求中的“便利性”权重就会上升。人均收入增加也会带来对教育的重视,从而导致教育需求增加,并使人均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又会提升顾客审美水平,激发人们,追求个性化消费。
技术的总和也是一个明显的单向积累变量,我们可以预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效率越来越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性技术向各行各业的渗透是不可阻挡的,只是迟早的事。
在明确的“延续性”方向上,在位的巨头通常可以通过延续性创新维持其规模经济和品牌优势。但某个具体技术的发展或突破却具有不可预见的速度和方向,这带来了商业中破坏性创新的可能性,商业中很多新品类因此而诞生,而新品类则是新品牌的肥沃土壤。这是消费领域创业和投资的热土。
另外,虽然逻辑上消费品巨头在延续性创新方向上可以保持竞争优势,但每个巨头都会碰到成长的天花板。本书中举出了多个知名的全球消费品巨头,包括可口可乐、宝洁、卡夫亨氏、百威英博,都明显触及了企业成长的天花板。这背后的原因是更深层次的企业机制问题。
当企业无法依靠单一品类继续成长时,就必须多品类多品牌经营,面对多元化业务的管理难题。多元化的管理难题,从根本上说是缺乏企业家的问题。中小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而多元化企业通常只有一个企业家,各业务单元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甚至一些多元化公众公司只有职业经理人。
新陈代谢是所有演化系统的根本特征,商业生态系统也不例外,生生不息,机会无尽。探索商业世界的规律,追求认知进步,并用资本杠杆放大认知红利,其乐无穷也。
天图投资在消费领域深耕10多年,创造了众多投资经典案例,逐渐积累起独有的商业洞察和理论体系。李康林先生作为天图投资合伙人,经历了天图投资聚焦消费品投资的探索历程,投资了众多新消费品牌并取得成功,本书是他对自己投资和商业思考的全面总结,值得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