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二极管的妙用
1.用于保护
我们先来看看图2.28,按键SB1前面是24V电压,而后面的电路电压是5V,从电路上看如果没有二极管VD1的话,电路也是可以工作的,但为何还要使用呢?如果没有这个二极管VD1,晶体管VT1损坏后可能会出现B-C极间短路,那么24V电压就会通过R3、R1与5V相连。如果5V所连接的电路里有电压敏感的元件,那么就可能造成损坏。增加了VD1后,24V的电压就没有流入5V的电源的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图2.28 二极管保护电路(一)
再来看图2.29,二极管VD1的左边是单片机控制电压,电压范围是0~5V,如果MOS管VT1损坏,在没有VD1的情况下,24V电压就有可能通过VT2、R1进入单片机,有损坏单片机的可能,加了隔离二极管VD1,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隔离后面电路对前面电路的干扰,有一举两得的功效。这里的隔离二极管可以用管压降较小的肖特基二极管,如1N5819等。
图2.29 二极管保护电路(二)
2.用于降压
因为二极管在导通后,有一定的管压降,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降压。比如,手机锂电池一般在充满的时候可达4.2V,如果用来为3.6V设备供电就会有问题,但采用降压电路会比较麻烦。在电流不大、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在电路上串联一只管压降为0.7V左右的二极管(如1N4007,不要用1N5819一类管压降小的肖特基二极管),即可使其电压符合要求。
3.用于实现逻辑控制
如图2.30所示控制电路(只是部分电路)。这里需要实现的是,继电器J1~J4依次吸合,J1吸合后,J2吸合,但J2吸合后J1不能释放,也就是后面的继电器吸合后,前面的必须处于吸合状态,依此类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继电器J1~J4是由ULN2003驱动,并由单片机P10~P13口进行控制。P10~P13为高电平时,Dr1~Dr4为低电平,对应继电器J1~J4吸合,一旦单片机异常,就有可能不按上面所述顺序吸合,导致后面的继电器吸合后,前面的还有可能处于释放状态,从而造成变压器匝间短路(变压器部分未画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照图2.31所示电路连接,利用二极管VD1~VD7解决了这个问题。P10为高电平时,Dr1为低电平,J1吸合,此时由于VD7的存在,不会导致J2的吸合。P11为高电平时,Dr2为低电平,J2吸合,由于二极管VD7的存在,无论Dr1是何电平,通过VD7都会使继电器J1吸合。接下来就是P12为高电平,Dr3为低电平,J3吸合,由VD6、VD7将J1、J2强制在低电平而导通。依此类推,只要后面的继电器吸合,前面的都会吸合。
由于单片机在复杂的电磁环境更容易受到干扰,单片机与这里的二极管逻辑控制比较起来,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可靠得多。这个电路实际使用时效果很好。
图2.30 继电器控制电路
图2.31 改进继电器控制电路
4.用于隔离
在图2.3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D起整流的作用,同时也起隔离作用的,如果没有二极管VD,那么在停电后,电容C(大容量的法拉电容)上充的电将会通过变压器的二次侧放掉,而不能将C上储存的电能供发光二极管发光用,二极管VD在这里也起到了隔离的作用。
图2.32 二极管隔离
图2.33是一个磁耦隔离电路。这个电路使用没有问题,但将这个电路扩充使用后(见图2.34)就出问题了。可以看出图2.34是一个单片机与多个单片机的隔离通信。初看应该没有问题,它和平时的单片机一样,除了加了隔离,并没有稀奇之处。可是只有单片机1发送数据其他单片机可以收到,但其他单片机发送数据,单片机1收不到。将磁耦隔离芯片取下,直接连通,通信是正常的,那么问题就出在隔离芯片上。由于图2.33是正常的,可以得出,一对一是没有问题的,是因为并联Rxd与Txd造成的,于是按照图2.35所示连接后(记住要加上拉电阻)即恢复正常了,这就是二极管的隔离作用。
图2.33 单片机隔离通信电路
图2.34 不正常的单片机一对多隔离通信电路
图2.35 单片机一对多隔离通信电路
5.用于钳位
在图2.36中,由于VD1、VD2的存在,输入IN的电压幅值如果在通过电阻R1后大于两个二极管的管压降之和,二极管就会导通,将电压钳制在两个管压降的范围内,从而保护后面的电路,但在发生钳位时波形会失真。正常情况时,不应该出现这种钳位的情况,它只用在输入IN超限的情况。一般在与其他外来设备连接时,需要考虑这一点,但在内部设计时就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图2.36 二极管钳位保护
6.极性保护
一个设备如果由第三方电源供电,特别是有可能由用户连接电源时,如果极性接反,将损坏后面的电路,这时加个二极管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图2.37与图2.38所示。图2.37的缺点是,二极管接反了后面的电路就没电,必须得反过来接才成,这时可以用图2.38所示电路。图2.38电路也是电话机中采用的极性保护方式。
图2.37 二极管极性保护
图2.38 二极管极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