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忽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尔朱世隆导演的禅让大戏

就在尔朱兆在晋阳折腾的时候,留守京城的尔朱世隆等人也不甘寂寞。

尔朱世隆担心元晔皇帝的母亲会干预朝政,皇太后姓卫,按照孝文帝汉化改革政策,亲王们一定要跟鲜卑贵族和中原大姓大族联姻,所以卫氏当出自河东卫氏,这个家族是以书法闻名于世的。卫氏大抵识文断字,自然不甘心儿子一直把傀儡做下去,当母亲的一心为儿子打算,可让卫氏始料不及的是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害了自己,还连累了儿子。在尔朱世隆们看来,元晔就是一个不能有思想的工具,元晔的母亲也不能。他决定让卫氏消失,于是派十余名刺客化装成盗匪趁卫氏外出的时候在京城的街巷里刺杀了她。为掩人耳目,尔朱世隆把事件定性为抢劫行凶,然后大张旗鼓地张榜悬赏捉拿凶手。当朝太后突然被刺,最笨的人对“打劫说”也难以相信,京都百姓议论纷纷,元晔也满腹狐疑。

弄巧成拙,尔朱世隆跟皇帝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芥蒂。

在尔朱世隆看来,元晔本来就是皇族远支,这个皇帝本不该他做,之所以把他抬上去扶一程,主要是为了跟正牌皇帝元子攸对抗,现在元子攸已经被尔朱兆给做掉了,元晔已经完成了任务。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我能让你当这个皇帝,我就能把你废了。卸磨杀驴或者过河拆桥!

尔朱世隆、尔朱彦伯和尔朱度律碰了下头。尽管元晔是北乡长公主的亲侄子,但他的人望委实太低,既然现在跟尔朱家族有矛盾了,废了就废了吧,大家都同意。好,就这么办吧。经过几次废立,皇帝作为权臣的招牌,想换就换,反正强权之下也没人敢公然反对。哥几个一合计,这次要换就找个皇室近支,弄个牌子硬的推上去,也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元氏(拓跋)皇族枝繁叶茂,找个皇帝的合法继承人还真不难,但找个合适的却不容易,又要有威信,又要肯听话,互相矛盾的两个条件简直不可调和。

关西的尔朱天光推荐广陵王元恭,大家笑了:这人啊,听说过,不是个哑巴吗?

立个哑巴当皇帝,那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

“不,这是个传说中的高人,恐怕哑病也是装的。”

是的,元恭的确没有病,正光中他官居给事黄门侍郎,因为不满权臣元叉等擅权,假托嗓子不好隐居于龙华寺,八年里一次也没开口说话,所以人们都认为他真的哑了。登上皇位的元子攸因为元恭跟自己一样都是献文帝的孙子,还有点不放心,曾经专门派专家去鉴定过,结果也没发现什么破绽,所以从此再没有人注意他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么多年的腥风血雨,他都躲过去了。

但高人也有算错的时候。当尔朱彦伯找到元恭,将大家准备抬出他来做皇帝的意思传达后,曾经的高人开口说话了:“天何言哉?”高人也经不住诱惑,毕竟那是个万乘之尊。

说起来,作为皇族枝叶,元恭要比元晔离树干近得多,作为献文帝的孙子,元恭从谱系上属于近亲皇族。元氏皇族最近的世袭传承关系是这样的: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濬——献文帝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一直父传子,但从元子攸开始就乱了套了。元子攸是献文帝元弘的亲孙子,孝文帝的亲侄子,孝明帝的远房叔叔,但还在五服以里。元晔是景穆帝的重孙子,辈分挺高,跟孝文帝是一辈的,但从孝明帝这儿算,已经属于出了五服的远支了。

就这样,在尔朱世隆的导演下,一场禅让戏开始了。

现皇帝元晔在尔朱世隆准备好的禅位诏书上签上字,表达了自己愿意行尧舜之事,广陵王元恭谦让三次,然后做不得已状宣布即位,改元普泰。元恭的谥号为节闵帝,为称呼方便就以节闵帝相称了。

还是明清皇帝好,从来不乱改年号,以年号相称要方便得多。

元晔当了一次过渡,过了一把皇帝名号的瘾,为此,他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没有现皇帝会容忍前皇帝健在的先例,皇帝这个职业具有能上不能下的特点,一般还是终身制,所以下来了离死也就不远了。禅位时一般大家都拣好听的说,表面上你好我好,实际上却是口蜜腹剑,暗伏杀机,所以退位后的元晔在东海王的位子上不过一年,便惨遭杀害了。

杀人者也不会有好下场,今天的元晔就是明天的元恭。

这就是传说中的禅让了。

高人就是高人。节闵帝元恭一坐上龙椅就显示出不同凡响的特质,他亲自拟定了大赦诏书,将操刀手们的文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删去了“关于孝庄帝枉杀太原王”的部分。说什么枉杀,在他看来,作为皇帝的元子攸诛杀权臣尔朱荣,根本算不上失德,至于随后的乱象,也不应该完全怪在元子攸身上,不过是天不厌乱,或者说天意如此。一个“天意”,听到了元恭的画外音:自己做这个皇帝也是天意,大家伙不过是顺从天意罢了。所以,谁想仗着拥立之功作威作福,那是不能容忍的。节闵帝很谦虚,他告诉大臣们:以后就不要称我皇帝了,自己能当得起这个帝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按说,谦虚的人应该会有个好结果,但,世事难料,谁知道呢!

对于尔朱世隆“对迎接尔朱兆入洛阳的有功之臣进行嘉奖”的提议,节闵帝以“于王有功,于国无勋”为由拒绝了。尔朱仲远上表请求手下都督充任刺史,节闵帝回复说已经补上了还告诉我干什么,弄得尔朱仲远很没有面子。看来节闵帝不喜欢这些表面文章。尔朱众人作茧自缚,找了个刺头当领导,所谓自讨苦吃也不过如此。但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不禁眼前一亮,大魏有希望了,明主出世了。

皇帝硬气了,大臣们也觉得腰板直,皇帝已经给尔朱荣封赠晋王、丞相,加九锡,尔朱荣生前做梦都想的仪仗队终于在死后享受到了。为了进一步表彰尔朱荣的功绩,尔朱世隆又让朝中大臣们研究研究在太庙供奉尔朱荣的事。司直刘季明表明了自己的意见:没法操作——若配享宣武帝,那时候晋王一点功劳未立;配享孝明帝,他曾经杀了孝明帝的母亲;若配永安帝(元子攸),那是仇人。

尔朱世隆大怒:“你想死吗?”

刘季明抗声道:“我依礼发言,若不合圣心,随便处置。”

尔朱世隆最后也不管大家怎么说了,将尔朱荣配享高祖孝文帝,然后又在首阳山挨着周公庙为尔朱荣建庙,把尔朱荣提高到跟周公比肩的高度,但没过多久,一场大火将庙毁了。

节闵帝的强势也注定了他在那个君弱臣强的时代自己的悲惨命运。

洛阳城欢天喜地辞旧迎新,有个人却很不高兴。新帝登基的消息传到晋阳,尔朱兆心情很不爽:这些叔叔们太不够意思了!当初你尔朱世隆如丧家犬一样逃亡晋阳,咱俩商量着拥立元晔做皇帝,现在不跟我商量,趁我不在擅自废了另立,这是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啊。尔朱兆一向以尔朱集团接班人自居,尔朱荣走了自己就是当家人,如今弄成这般局面,哪里肯咽下这口恶气,于是下令进军洛阳兴师问罪。

尔朱世隆一看尔朱家族这是要窝里斗了,这不让天下人笑话和鄙视吗?说什么骨肉相残的事也不能发生啊。至于兵戎相见,就更要不得了,那是尔朱家族自取灭亡之路。

在尔朱家族中,尔朱世隆算是最有见识的,也难怪,他可是最早从秀容出来在京城混的。想明白了,尔朱世隆赶紧派出他们家最会说话的尔朱彦伯去调停。费了尔朱彦伯不少唾沫星子后,尔朱兆算是给了尔朱彦伯一个面子,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但,心中的裂痕已经存在,这为日后尔朱家族的灭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