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忽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皇帝和权臣

几年内各地叛乱武装基本平定,自六镇而起的这一团乱麻终于让尔朱荣给理顺了,尔朱荣俨然成了再造魏室的大功臣。元天穆、贺拔胜、贺拔岳、高欢、侯景、尔朱兆、尔朱世隆、侯渊、樊子鹄这些跟着尔朱荣打天下的一干人等也跟着分享胜利果实,官位、名望一起上升,都成了名人。

但孝庄帝有点烦。作为领导,赏罚分明是管理好下属的第一要务。

孝庄帝的苦恼在于尔朱荣功劳太大,自己能送的爵位、官位都送出去了,再送,只剩下自己这个名誉皇帝的位子了。还得说孝庄帝够聪明,他充分挖掘了汉文化的精华,没有爵位封赏了咱就发明创造一个,只要不封你做“皇帝”,啥都成。于是孝庄帝先是封尔朱荣为柱国大将军,后又升为天柱大将军。柱国大将军的官位在丞相之上,天柱大将军自然又在柱国大将军之上。何为柱国?国之支柱也。天柱大将军恐怕是中国军衔史上最牛的军衔了,尔朱荣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一样有文化的皇帝还有唐高祖李渊。

在尚书令、秦王李世民消灭了王世充这个唐朝最大的障碍后,李渊也开始为封赏的事发愁了。因为除了皇帝、太子,李世民的官位已经是最大的了,也就是说他已经是老三了,要再升一级就是太子了。李渊充分发扬了创新精神,特别制造出一个天策上将的名号赠给特别的李世民,位置仅比太子矮一点点。

诸葛亮入蜀后严刑峻法,他的理由是:“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相应的措施是:“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滥赏是乱世的通病,没办法,要找人卖命,又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也只有加官晋爵大方一点了。跟对了人才有得混。自从投入尔朱荣帐下,高欢算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随着尔朱荣步步高升,他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几年,高欢随行台于晖讨伐泰山羊侃,又跟着元天穆打济南邢杲,参谋军机,冲锋陷阵,文里来武里去,功劳越来越多,人缘越来越广,威望也越来越高。连斛律金、贺拔允、厍狄干这些官位高的代北名人都倾心与他结交,高欢的政治资本一直在加厚。多干活是不吃亏的,古今皆然。

高欢这支走慢牛路线的“白马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还没有成为绩优股的股票来说,过早地暴露并不一定是好事。捧杀和棒杀都是可能发生的。作为尔朱荣最亲爱的侄子,尔朱兆一直以尔朱荣的接班人自居,尔朱荣似乎也有这层意思,尔朱集团内部大多数人也这么想。尔朱荣非常清楚他这个侄儿的能力,他曾经对左右亲兵说:“尔朱兆虽然英勇,但也就能管理三千铁骑,要是管理整个集团,真正能够取代我的,恐怕只有贺六浑了。”他给尔朱兆树了个标杆,他希望尔朱兆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也曾经很直白地警告尔朱兆:“一定要注意贺六浑,动心眼,你不是他的对手,弄不好就会被他牵着鼻子走。”

此时的高欢,已经让尔朱荣有了戒心,高欢却没当回事。事实上,不当回事才是最好的当回事,至少说明咱不心虚。高欢不用担心的理由还在于:其一,他是了解尔朱荣的,老大的性格属于超级自信型,即使对自己有戒心,但三十多岁的尔朱荣还不到考虑后事的时候,他相信自己对部下的控制力;其二,高欢在尔朱荣的身边还布了颗厉害的棋子,关键时刻可以为自己打掩护。这个棋子就是刘贵,那可是尔朱荣颇信任的人之一。

高欢暂时什么事也没有,不过尔朱荣还是让他离开了权力中心,把他派到晋州做刺史。高欢带着连襟窦泰愉快地上任了,这是高欢拥有的第一块根据地。晋州虽然不够大,但高欢经营得有声有色,腰包越来越鼓,名气越来越大,没多久,远近都知道晋州有个好领导叫高欢。

已经做到抚军将军的刘贵仍然把军衔比自己低的高欢当作自己真正的老大。刘贵非常适合干情报工作,他把尔朱荣的近身侍卫都发展成为自己的地下谍报员,所以尔朱荣有什么动静有什么想法都通过这条线传到高欢的耳朵里,高欢做的好事也都通过这条线传到尔朱荣的耳朵里,所以高欢总是让尔朱荣很放心很满意。

情报工作确实很重要。

就在尔朱集团人人都为集团事业和个人发展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有一个人开始不爽了。四方叛乱的平息并没有让皇宫里的孝庄帝感到有多高兴,威望如日中天的尔朱荣已经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孝庄帝是有理由仇恨尔朱荣的,对他来说,河阴之变就像一个噩梦,那两千冤魂中,有他的亲人、朋友和同事。尔朱荣从来没有把自己这个天子放在眼里,在朝堂上动辄大呼小叫,跟自己说话就像训孙子一样,他还动不动就拿拥立过自己的功劳说事,毫不留情地数落自己,唉,还没听说哪个皇帝像自己这么窝囊。

尔朱荣的女儿本是肃宗孝明帝的嫔妃,却硬塞给自己做皇后。这个女人虽长得漂亮,但骨子里有一种草原儿女的刁蛮,儿仗爷势,动不动就对自己使性子,好似自己的皇位是她们家施舍的。尔朱荣的那些武士们更不像话,竟然骑着战马直闯皇宫,在这个皇宫里哪里还有半点皇家威仪啊。想到这些,孝庄帝元子攸的鼻子酸酸的。

现在的尔朱荣虽然位高权重,却一点也没有改掉喜欢饮酒骑射的习惯。有时候心血来潮就在皇宫附近的西林园设宴举行射箭比赛,孝庄帝要参加,皇后要参加,京城的权贵们都要参加。每当天子射中,兴奋的来自北方的宾客们怪叫着盘旋起舞,三公九卿和贵妇人们一起扭动起来,洛阳城充满了草原异域风情。在性格豪爽粗犷的北方宾客眼里这再正常不过了,但在中原高族大臣和汉化很深的孝庄帝眼里,简直就是群魔乱舞。可天柱大将军喜欢,谁敢说不喜欢啊。酒喝得差不多了,胡人们又相互围成一个大圈,高声唱着胡歌,笑着喊着,此刻真所谓与民同乐,看不到一点朝廷大臣的体面了。

临淮王元彧举止从容,风度优雅,是标准的汉化鲜卑人。他更喜欢的是举杯小酌吟风弄月,越是这样,尔朱荣就越喜欢捉弄他,逼着他学敕勒舞,看着元彧不情愿地举手投足,满园哄堂大笑。一直闹到日落西山,玩够了,疯累了,喝醉了,昏昏然的人们一个个手挽着手唱着胡曲《回波乐》回家了。看到这个景象,真让人怀疑这还是京都洛阳的皇宫御园吗,因为这些人的做派怎么看怎么像是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大草原啊。

喜欢玩的尔朱荣很可爱,翻脸不认人的尔朱荣很可怕。尔朱荣有个习惯,不论到哪里干什么,弓箭刀槊从不离手。防身吗?不是,骄悍自信的他从来不担心有人会对他动手,带着这些玩意儿纯粹是为了方便收拾人。反正一旦触怒了他,抬手举刀就砍,砍不到的就开弓放箭。他要的就是让人心惊胆战的感觉。

有时候,孝庄帝会不由自主地联想那张弓会不会举向自己。

尔朱荣跟汉末权臣魏王曹操相比,就差加九锡了,这玩意儿就是一个仪仗队,按照典制,只有皇帝才有资格摆这样的架子。尔朱荣跟孝庄帝说:有人认为以我这样的功劳应该享受加九锡的待遇,但我没答应啊。尔朱荣的弦外之音是:你该主动给我加上。孝庄帝却是个有血性的傀儡,偏偏不肯屈服,早就打定了主意宁愿像高贵乡公那样去死,也决不像汉献帝那样苟且地活。加九锡,下一步就该禅位了。孝庄帝揣着明白装糊涂,赶忙给尔朱荣戴了个高帽:“你真是个忠臣啊,只有忠臣才会这样做啊。”捧得尔朱荣干着急干生气却无话可说。

不打仗了,待在京里上朝下朝,时间长了尔朱荣就腻烦了。还是回晋阳吧,没事还可以出去活动活动筋骨,打打猎什么的。在朝廷那些酸文人面前真的不自由,装样子也是要有成本的。临走,尔朱荣安排铁哥们儿元天穆做侍中兼任京畿大都督,把亲戚、心腹们都安排在要害部门,随时监视着朝廷的动静。

尔朱荣一走,孝庄帝感觉轻松多了。作为一个勤快人,他亲自在华林门设立临时法庭接受诉讼,昭雪冤狱。京都混乱已久,民间积案如山,孝庄帝的行为赢得了臣民一致称赞,大家很兴奋,仿佛明主出世了。

因为以前的官员被尔朱荣消灭得差不多了,临时补充的这些官员有很多都不称职,孝庄帝就和吏部尚书李神俊(在相州抵抗葛荣那位)一起着手整顿吏治。牵涉人事任免调动问题,不可避免地就跟尔朱荣随便补授官员这个习惯起冲突了。有一次尔朱荣想让自己的心腹某某充任阳曲县令,李神俊经过审查认为该同志不符合任职条件而另任他人。尔朱荣竟然让自己选的人把吏部正式任命的人轰走了,朝廷的诏令哪有尔朱荣的命令管用?

李神俊一看这活干下去没什么意思,就主动撂挑子不干了。不干正好,人家正等着呢,尔朱荣马上推荐尔朱世隆负责人事工作,这么一来,孝庄帝整顿吏治的事就不了了之。

尔朱荣为了控制大魏全境,扩大私人势力,有意识地安排心腹充任河内诸州的刺史。这一次孝庄帝坚决不干了:要是都成了你的人,我这个皇帝不就彻底成摆设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坚决不同意,坚决不签字,坚决不盖章。

在尔朱荣势力范围之外的地方,皇帝的诏令是有用的,事情就僵在这里了。

元天穆看事情闹到这个份儿上就出来和稀泥,他半是劝说半是恐吓地对孝庄帝说:“天柱大将军功劳大,又是宰臣,他请示你是给你面子,就是不请示他自己直接安排了,恐怕你也没法子制止,不就是几个州长的事嘛,何必把关系弄得这么紧张?”

孝庄帝正色道:“天柱若不想做臣子了,我让位子给他好了;如果还想做臣子,就得有做臣子的样子,哪里有绕过天子管理百官的道理?”

元天穆无话可说。尔朱荣闻言大怒,天子是谁立的,竟然不听我的,真是养了个白眼狼啊。话虽如此,尔朱荣倒也没有进一步行动,毕竟,没有皇帝的诏令更换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保不定是要出乱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