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心灵强大:影响孩子一生的11个关键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有一道著名的选择题:如果母亲和老婆同时落水,你是先救母亲还是先救老婆?

不管你先救谁,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它的难于回答之处在于,每个被问的男人,同时都兼具两种角色——儿子和丈夫,而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这两种角色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发生了激烈冲突,你必须维护一方而放弃另一方。任何人都会难以抉择!

生活中这样的冲突是很多的,所以很多人会焦头烂额。

能不能跳出这个坑呢?母亲和老婆,最好不要同时落水。即使同时落水,最好有两个男人在场,这样,各救各的老婆,两个男人都成了英雄,两个女人都很幸福。

很多时候,类似难题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女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母亲应该和老伴在一起,而不是和儿媳争夺儿子的爱。之所以到儿子成年之后,母亲还不能退出儿子的生活,往往因为在儿子年幼的时候,母亲将过多的心血倾注在孩子身上,忽略了自己的存在,也忽略了夫妻间的关系,这不仅对自己的家庭有害,对自己的人生有害,对孩子的将来也是隐患。付出越多,要求的回报也就越多,孩子就越难做人。

我们这些已经成年的人都有感受,很多时候,父母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就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同样的情况,最终也会落到我们和孩子之间。作为父母,自己的成长和强健,自己身心的安顿,也是孩子幸福的前提。

其实,女人要明白,当你落水的时候,真正最应该救你、也最可能救起你来的,不是别人,是你的丈夫。在你的人生中,真正能够陪伴你一直到老的,不是别人,是你的丈夫。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孩子过多的付出,不仅是对自己和伴侣不公,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这一点,我从自己身上感受很深。

鲁鲁去上初中后,寄宿,周末才回家。他爸正好也辞职在家,我们一度非常难受。儿子一走,家里好像空荡荡的,那段时间,回忆儿子成了我们俩最主要的话题,无论什么事都会联想到他,经常弄得泪眼相对,很惨。

但不久就慢慢适应了。没有儿子的日子,我们开车出去玩,拍点照片。回来自己做两个好吃的菜,喝点小酒。晚上出去散散步,想走多远走多远,再也不担心儿子在家没人照顾。还认识了一帮踢毽的朋友,每天聚在一起玩上一两个小时。一段时间下来,瘦了好几斤。更重要的是,老夫老妻之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馨,一起做饭,一起游玩,一起讨论各种事情,一起接送儿子,为儿子的回家做各种准备……孩子的离开,让我们真正有了相依为命的感觉。

孩子迟早是要飞的,迟早会去建立他自己的人生,留给我们的,还是夫妻两人的世界。

当我有了这种感觉的时候,对教育的问题也突然有了前所未有的洒脱。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应该有更多自己的空间。

其实,当我们真正这样想、这样做时,孩子并不会因为我们的松手而堕落,反而会飞得更高,在精神上更加强健而丰富。因为他是一个自主的人,他是在为自己奋斗,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为父母。我们所感觉到的温馨,同样也会传递给他,家庭的和谐让他在心理上更加阳光,这也是一种动力。

这个周末,鲁鲁写了篇作文,标题就是《进入初中,我不再依赖父母》。读着他的作文,心里很感动,当我们在思考我们和他的关系时,他也在思考他和我们的关系。所幸的是,我们的思考,方向是一致的。我相信,在并不遥远的将来,我的儿子,至少有一点,他不会陷于救母亲还是救老婆的困境,他将有着更加自由的心灵。

附:鲁鲁的作文

进入初中,我不再依赖父母

进入初中快半年了,在初中生活中,我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我不再去依赖父母了。

刚进入初中时,我对不依赖父母的理解是自己在寄宿制的学校里,父母都不在身边,就算是想依赖,也依赖不了。

记得刚开学没多久,有一次,我睡完午觉起床,发现床单上有一些血渍,原来是手破了流血弄到床单上的,没办法,在学校里又没人能帮你,只能自己解决。于是我一边抱怨自己倒霉,一边拿出备用的床单,花了20分钟时间,终于把床单铺好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宿舍里已空无一人,去看了看别的宿舍,也没有人。我狂奔到教室,上课已经10分钟了,老师让我罚站。

下课后,我不停地抱怨自己今天多么地倒霉,多么地点儿背,还时不时地说一句要是爸妈在多好啊,两三分钟就搞定,也不至于被老师罚站。现在想起当时的举动,觉得自己太愚蠢了,明明是自己做出的事,自己做出的选择,所有的决定都是自己做出的,那为什么不能自己承担后果呢?抱怨有什么用!

现在对不依赖父母的理解是,既然自己在学校里生活,要培养的就是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还什么事都依赖父母,那么这场游戏就没有意思了。

在上上周三,我发了一次烧,早上一起床就感觉头疼,之后去洗了一把脸,感觉稍微好了点,但是还是有些头疼。上午上课时一直想睡觉,但还是艰难地熬过去了。午饭后,回到宿舍,上床没过五分钟就睡着了,一直睡到打起床铃,起床后感觉精神好多了,头疼也没有了。后来才想起,自己没有靠别人,只是吃了一包感冒清热颗粒和自己身体的调节。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要比打电话回家再去医院折腾一大圈好。这一次我也是用自己的力量战胜了困难,但是与前一次不同,我感觉很快乐。

为什么两次都是自己的力量去战胜困难,而前后的心情却不一样?第一次是抱怨,而第二次是快乐?我认为应该是你对一件事物的看法以及态度。

就像我之前说的,人生好比一场游戏,你可能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合作,但是所有的成功都应该是经过你自己的手创制出来的。成功靠自己,这好比就是游戏中一条最重要的规则,如果你是通过违反规则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场游戏还有什么意义?胜了也不会高兴!

2008年12月21日

把孩子移出自己的怀抱

看到一则国外的新闻,一位母亲,怕孩子长大后离开自己,就虚构了一种病,谎称孩子不能行走。医生找不到病因,自然无法医治。孩子也信以为真,从三岁起就坐上轮椅,一直坐了五年,直到八岁,还不会走路,连他自己都深信,自己一辈子都不会行走了。

脚是长在孩子身上的,能不能行走他自己应该知道。但当他最信赖的人——母亲,不断地暗示他,“你有病,你不能走路”,他就真的不能走了。

很多母亲虽然不会像这个母亲一样,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将孩子留在身边,但那种怕孩子长大后离开自己的心态是相同的,于是他们会用更为隐性的方法,以听上去更为合理的借口,将孩子的独立能力弱化,以达到留在身边的目的。

所幸,那个孩子终于被解救,交由福利机构抚养,很快他就能完全正常地走路了。他母亲被判4年监禁,永远不得从事与儿童有关的工作。

家庭成员间实际上是一种三角关系,父母对儿女的争夺从来不会停止。

作为母亲,总是在内心窃喜孩子对自己的依恋,有时甚至与父亲争夺孩子的爱。但实际上,却是用爱将孩子囚禁起来,让他不能充分地成长。母爱就像一个花盆,对一株幼苗来说,精心呵护是必要的,但当幼苗已经长大,还种在这个盆子里,就是一种禁锢甚至是摧残了。

孩子如果一直过分依恋母亲,父亲的作用就会淡化,成年以后,其他女性也会处于他母亲的阴影中,他的世界将是狭隘的、残缺的、畸形的。孩子大了,要把孩子移出自己的怀抱,做母亲的都应有这样的胸怀。

单身母亲或者全职太太,很容易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而且把孩子当做多个角色,又是儿子,又是丈夫,又是朋友,将他作为自己全部的寄托,孩子便必须承受母亲的各种情绪,这对孩子会构成巨大的压力。

过度的关注也是一种压力,如果你感觉到有人一直在注视你,你一定会很不自在。而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注视之中,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你的视线,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哪怕一言不发,你也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让他无法忽略,于是,就像一棵小草生活在大树底下,被巨大的树阴所笼罩,不可避免地羸弱。

父母要和孩子保持距离,给他一个独立的空间,过度的呵护,过度的亲密并不利于孩子成长。要知道,他终究会长大的,总有一天,他会是别人的丈夫或妻子,是他的孩子的父母。他不可能永远依偎在你的羽下,更不可能永远只属于你。

心灵强大,首先来自心灵自由,而自由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心灵的空间往往与现实的空间有关。父母若有宽阔的胸襟,能接纳多样性的事物,就为孩子的心灵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不局限于狭隘的思想观念中。作为父母,无论你有多么爱孩子,你都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有自己的空间,他才能够自我觉醒,独立成长。

这一点,不仅对孩子,对夫妻、朋友、同事、邻里之间,都是适用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而且有自己选择的自由。

孩子大了,我们也老了。但丁说:“当一代兴盛时,另一代就衰微。”其实用不着但丁说,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轮到自己头上,就有点接受不了。我们要做好准备,退出舞台的中心,要把自己放得低一些,再低一些,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下一代,也让他们在心态上更健康,更自由。

任何人都只能自己成长

揠苗助长的愚蠢之处在于,他不知道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时间”是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切都是个过程,我们必须耐心。

孩子学习独立也要耗费大量时间,没有谁可以跳过这个阶段,也没有谁能够替他去走,任何人都只有自己成长,亲自成长。有时候家长必须抑制住指导的冲动,让孩子自己去跌跟头,自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但是,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要压抑住指导的冲动是很难的,除了看不下去之外,更有着一层“输不起”的焦虑。生怕成绩下降,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一生就完了。如此一来,每一天都是重要的一天,每一次考试都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谁敢放松呢?所以,中国的家长是绝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下滑的,绝大多数都会将成绩放在首位,而很少考虑心灵的成长。

这一路走下来,终极目的似乎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但是,考上一所好大学真的就意味着“成功”,意味着“赢了”?

不要过多侵入孩子内心

父母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也不应该有这种奢望,对孩子的内心侵入太深,会是一种伤害。

这就像很多的医学检查,其本身就是侵入性的,做一次检查,相当于做一次手术,或者接受一次辐射,对人体都是一种伤害。医院是病人汇聚之所,也是病菌的集中地,正常人去医院,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如果去做检查,尤其是侵入性的检查,危险就更大了。

检查并不是好玩的事,不是迫不得已,最好少做。

对孩子的心灵也是一样,不要过多地探究,动不动就要人敞开心扉,那其实是一种粗暴,而且相当危险。我们成人饱经沧桑,我们身上的病菌比孩子身上多得多,我们注入孩子内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的。

要相信孩子的免疫力,大多数情况下,人即使患病,也有自愈的能力。不要把自己当成医生,动不动就给人看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反而会把健康人弄成病人,把小病弄成大病。

哪怕是关怀,也不应过多,而且“怎样关怀”尤为重要。关怀并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更不是所谓的无微不至。事实上,如果从精神到日常生活,都有人在无微不至地影响甚至左右着你,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过多的关怀本身就是一种压力,而“关怀”所必然带着的主观性,往往就成了一种侵略,使得孩子自己的世界支离破碎。

孩子的潜力不可低估,而且他身上永远有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他才是新鲜的、发展的、成长的。

要想完全认识孩子,自以为可以完全了解他,甚至控制他,这种想法是多么愚蠢!你和孩子永远有距离,因为他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你和他,犹如两个不同的星球,尽管存在着特殊的联系,但终究,你是你,他是他。他的独特你永远无法同化,他的丰富你永远无法穷尽。

尊重孩子的秘密

“有秘密”是成熟的标志,表明他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这是我自己的事”,说明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而且自认为有自己做主的能力。

鲁鲁小时候,和我很亲密,有很多话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每天都会告诉我。但五年级以后,很多他和同伴之间的事就不愿和我多说了。有时候看见他独自坐着发呆,我问他在想什么,他往往什么也不说。几次刨根问底遭到失败后,我也学乖了。不说就不说吧,让他一个人安静会儿。

其实,我们自己也常有这种情况,不愿意别人侵入自己的内心,特别是对长辈,防范更强。许多话我们愿意向同事倾诉,却不会告诉领导,因为有威胁,有压力,说得不好就会后果严重。同事之间却是平等的。朋友在这层平等之外,更多了亲密和信任,朋友之间就更容易倾诉。比朋友更安全的是陌生人,有时候,和陌生人聊天,会比和任何相知多年的人说的话都多,因为只有陌生人,才能达到既倾泻了情绪,又保守了秘密的目的。

作为父母,我们虽然不会去危害孩子,他固然不会因言获罪,但暴露内心终究是有风险的,很可能招致一顿唠叨,甚至成为永远的话柄,被你随时拿出来教训他。即使没有任何害处,秘密也是他内心丰沛的证据,有秘密的存在,会让他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鲁鲁在作文中说,“不要遇到什么事都去找家长,找老师”,这是他迈入青春的宣言。

孩子有了隐私,是自我觉醒的表现,尊重孩子,就是尊重他的自主性,也就要尊重他的隐私。其实,有时候,他所要保守的秘密,在我们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没必要弄得神神秘秘,但他自己既然把它当成了秘密,也就是表明了他的态度,不希望我们知道,不希望我们介入,他要独立自主地处理。既然如此,无论那件事是什么,我们的介入就是对他的侵犯,我们又何必非要去管呢?

授权就要先放权

授权是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重要方法,但家长往往会陷于这样的境地,虽然授权,却又并不放权,孩子实际上成了傀儡,反而更窝火,更混乱。

傀儡的处境比奴仆更惨,因为他处于错乱之中。正宗的奴仆虽然做不了主,但他的身份是明确的,他自己的意识也是明确的,只要不做非分之想,该干什么干什么,按部就班,倒也波澜不惊。

傀儡实际上也做不了主,但却貌似可以做主,然而他假如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做主,最后必定是大祸临头。奴仆原本就有服从性,容易摆正自己的位置,傀儡却往往有一个光鲜的名头,在面子上还维持着尊严,这就容易给别人和他自己造成幻觉,一不留神,就产生了“做主”的冲动。

一冲动,就难免尝试,而尝试必然以失败告终。多经受几次打击,他也就终于明白,作为傀儡,要么彻底疯掉,要么彻底沉沦,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自取其辱。

这就是傀儡。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傀儡吗?

授权就要放权,如若不放权,还不如自己专权。

所以,从现在开始,如果你已经同意让孩子自己做主的事,就不要再说三道四,不要既让他自己决定,又不停地否定他,让他无所适从。无论他做得怎样,他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让孩子自己做主

不看孩子的日记,不查他的聊天记录,不偷听电话等等,这些方面对孩子的尊重我们可能会注意到,但在一些小事上尊重孩子,譬如不随便动孩子的东西,这反而容易犯。

因为你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是为了他好,辛辛苦苦帮他收拾,什么烂东西,该扔就扔了,殊不知,你所认为的烂东西,或许正是他的宝贝,你认为这样摆放更美观整齐,他却感到极不方便,而且他那样放置,就是他的意志的体现,你去移动,恰恰是对他的意志的忽视和伤害。

我们不光是在学习上给孩子压力,有时连生活习惯上的要求,如果过于严苛,也让孩子不堪重负。譬如,要求房间整洁,遵守作息时间等等,这些原本正确的事情,如果过于严格,完全没有弹性,也会令人窒息。

我在年轻时有一段单身时期,屋子并不是每天整理,到特别忙的时候,回家倒头就睡,早晨起床就走,连被子都不叠。有一次同事小岳跟我回家取东西,从没到过我家的她,一进门就指着长沙发的一角说:“你平时肯定坐在那里!”我很惊讶她怎么知道,她说,因为只有那一角没有灰。搞得我相当尴尬。可见我那时的散漫到了什么程度。

但过了那个阶段,工作有所缓解,社交也多了,家里人气也旺了,这时候没有人监督我,我也会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时兴致来了,还会买一些饰品,尽量弄出些情调来。

试想在那个忙乱的阶段,每天累得要死,回家还有人逼着你收拾房间,责怪你这里脏了那里乱了,我恐怕只有疯掉。幸好那时是单身,不需要为谁负责。

后来有了家,在整洁的问题上不得不认真一点,但也有一块角落永远是凌乱的,那就是我的书房。偌大的家里,我最爱的就是这个阳台上的书房,它既是家的一部分,与亲人们相连,又只属于我,给我专有的宁静和自由。

大多数时候,我坐在自己的电脑前,沉浸于精神的世界,所以并不在乎阳台的狭小,甚至因为没有多余的空间需要照料而更加自在。我也不在乎阳台的凌乱,头顶晾晒的衣服,正好给它增加湿度。北京的气候是相当干燥的,有了这些衣服,阳台上的花草似乎都更滋润了。桌上、窗台上总是随处摆放着书、本子、相机、小纸片等等,都是我随时需要的,在顺手的地方,我从来不许别人随便去动。

坐得累了,就站起身来活动活动。打开窗到处张望,会望到许多有意思的东西,电脑里因此就多了一个文件夹“阳台上的风景”,都是随手拿过相机拍摄的。有雪后一个清洁工在扫地;有一辆停在院里的小车自燃,消防队赶来救火;有一队送葬的人抬着纸驴纸马吹吹打打;有餐馆的服务员在马路边做操;雨后,天上有一朵特别白的云;群山、晚霞、月亮……那个月亮拍得不太成功,肉眼从窗口望出去时,一轮巨大的月亮光洁无比地悬挂在布满繁星的天空,那样的令人感动,但是拍下来却只是一个光斑,印在一块黑乎乎的天幕上。不得不遗憾地承认,真实世界的美感我们无法表达。

阳台给我如此的幸福,在这个不足五平方米的小小空间,我每天有超过十个小时的时间在这里度过,从来没有厌倦。人其实真的不需要太多。世界再大,只要有一个小小的角落,完完全全属于你,就够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自由是人内心最深沉的渴望,如果在你自己的家里,一个小小的角落,你都不能随意摆布,那你的心真是无处搁置了。

所以,儿子的房间,他的书桌,他的抽屉,他的窗台,他的墙壁,他那些乱七八糟的、属于一个十来岁男生所拥有的各种玩意儿,乱也好,脏也罢,在他的房间里,就是他自己的事,我不会去替他整理,也不会责怪它太乱。我只不过会提醒他收拾一下,而即使我不提醒,实在乱得不成样子的时候,他自己也会发现确实该收拾了。但是某些地方,譬如客厅、饭厅,他爸会管得比较严格,因为这是家庭的公共空间,就不仅是个人的事了。“自由”和“规矩”总是相互制约着,有一个合适的度就好。

他的地盘,就让他自己做主吧!如果你一方面希望他在生活中是自信的,自主的,一方面却在家庭生活中剥夺他自主的权利,那他的独立性又如何能够健康地发展起来呢?将来你又有什么理由去批评他的依赖,指责他太软弱?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是相互的,你尊重他(其中就包括了他本人、他的空间、他的物品、他的朋友等等),也是让他学会尊重你,尊重别人。我们可以指导、提醒,却不可替代,不可强迫,自尊是自主的基础,被尊重、被信赖的,才有人格上的自信和强大。

分享而不是强制

日本有一位作家,他的父母都喜欢读书,他小时候父亲常会把自己喜欢的名言隽语抄到纸上,送给儿子。“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好,你看看吧。”父亲总是这样说。结果儿子从中受到很多启发,有些内容至今还会用到。

我欣赏他父亲的睿智豁达,不仅在于他本人的好学勤思,而且在于父子之间的融洽关系。他送给孩子那些纸条,不仅传递了智慧,而且也表达了一种尊重。他没有炫耀自己的高明,没有指责孩子学得不够,更没有强制孩子接受自己的馈赠,他只不过是送给孩子一个礼物,是与孩子分享和交流。“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好”,这是他的感受,也是他向孩子推荐的理由,至于孩子是否接受,一句“你看看吧”,意味着孩子可以看着办,孩子有权决定,是将纸条珍藏起来,还是扔掉。

如果我们带孩子看一次展览,就必定要他写一篇日记;推荐给他一本书,就必须要他写篇读后感;告诉他一个看法,就非得要他表态,非要让他说点什么,而且一定要说得我们高兴,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我们赠予他的这些“精神财富”,就简直不是什么礼物,而是一笔负担了。

能否介入孩子之间的矛盾

一个博友留言,让我去看一下她朋友的博客,请我做出裁判。我上去看了,是孩子之间的矛盾。整个事件叙述起来太长,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七岁男孩因争夺一个玩伴而发生打斗,其中一个吃了亏,家长不服,告到学校,并且在网络上发帖,遂发展为家长之间的战斗。最后,事态虽然平复,但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很受伤。

我没有就事件本身做出评价,只是对他们提出了建议。

孩子之间的矛盾,如果家长介入,往往会弄得更糟。因为矛盾既已产生,伤害也必然已经发生,家长如果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就等于是把伤口扒开,里里外外探个清楚,还要展示给所有人看,让所有人来获得共识,且不说这个共识是否能够获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

大人一旦出面,事情就升级了,因为涉及的利害关系越来越大,自保的本能就会让双方偏离事实本身,很难有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充分的思考,结果陷于情绪化之中,简单的事情也弄得复杂。

孩子遇到自己难于处理的事情,家长也不是不能介入,只是要有一种呵护的心态,不仅对自己的孩子,也对别人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最好不要将事情公开化,让孩子处于矛盾的焦点,左右为难。大家的关注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压力,就像夫妻之间发生矛盾,如果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清楚,让有错的一方公开道歉,恐怕最后不是矛盾的解决,而是更多的矛盾被点燃,不可收拾。其实,即使当众说不清楚,回到家里,灯一关,很多事情自然就解决了。孩子们也是一样,说不定家长之间还在纠缠不清时,孩子自己已经忘在脑后,和好如初了。

有些事情,家长实在不得不介入的,应该主要针对自己的孩子,而且主要在私下进行,在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之后,和孩子充分沟通,和孩子达成共识,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次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