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力:有效推荐工作的最佳技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讲座4 不要提出没有解决办法的问题

前面的讲座中我们谈到了打造“提问型大脑”的问题,也就是要经常不断地“自问自答”,如问一问“为什么”“怎么回事”。我们还讲了“提问”简单一些没关系,但有必要把“提问”写下来。

接下来,关于“自问自答”我希望大家注意一点。

比方说,你在外出时稀里糊涂地弄丢了钱包。马上你对自己的“提问”将接踵而至。

“为什么会忘记呢?”——如果提问“为什么”,回答大概会是“因为今天多睡了一会儿,然后匆匆忙忙就出来了”“因为早上妈妈来了个电话,打乱了我的节奏”“大概是因为最近有些疲惫,这样可不行啊”,你们觉得这些回答如何?这些回答的确与“提问”相符,却没有结合解决方法。

询问“为什么(Why)”的提问是为了探究原因。虽然有些时候也有必要问一下,但当结果是“忘记带钱包”的情况时,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提问”的关键在于提问后我们能从答案中获得解决方法或对未来的展望。请试着把“为什么会忘带钱包”改为“怎么办才好”,即从“为什么(Why)”改为“怎么做(How)”。如此一来,答案就成了“跟朋友借一下”“花交通卡等手头卡片的余额”“回家”等解决办法。

若总提一些探求原因的问题,只能得到“因为我是傻瓜”之类的消极回答。这世上有不少人都是因为过分逼问自己而丧失了自信。我们应该少问一些探究消极原因的“为什么”,而要通过不断积累能够找出积极解决办法的提问,如“怎么办(How)”,来提升自己的“提问力”。有人要提问吗?

“老师,我觉得刚刚您说得特别有道理。我总是用消极的态度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开会的时候也会反省‘为什么卖不出去呢’,然后就只能挑毛病,比如‘因为销售水平太差’‘因为目标定得太高了’,经常会开一些无法提供解决办法的会议。原来这是因为我们只问了‘为什么(Why)’这个问题。”

“三田,‘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并非绝对不能提。我认为在探究失败原因的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考方式。但是,一味地纠结‘为什么’是得不出解决办法的,并且会让人陷入消极、悲观的思考之中。和朋友吵架后,是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吵架’,还是‘怎样修复关系’呢,如果是后者,我们的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些修复感情的方法。‘提问力’拥有探寻原因并分析问题的力量,同时还拥有自己寻找方法、努力解决问题的力量。我希望你们能运用好这两种力量。”

“之前,我给银座的文具店太田屋下单订购我们公司的‘Dream Point’系列笔,就把笔芯颜色搞错了。明明脑袋里想的是黑色笔,结果下单时发现人家订的是蓝色。当时,我就是一直在想‘自己为什么会弄错了呢’,因为‘黑色的笔’比较畅销,所以自己就想当然地断定追加的订单也是黑色。但是,事后我想到的都是如何逃避责任,找到的都是像‘账单出了点问题’‘送货的时候搞错了’等借口。那时的‘怎么办(How)’是使用方法的错误吧?其实本来自己应该结合有效的解决办法来思考‘怎么办’这个问题,比如‘怎样能把蓝色的笔换成黑色’‘怎样能修复客户的信任关系’,等等。”

“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并且怎样活用‘怎么办(How)’来解决问题——通过从经验中学习我们能得到答案。失败多少次都没关系,只要能从中有所收获,就能不断成长。”

“可是老师,‘自问自答’时可以思考‘怎么办(How)',但若是在与他人交谈中说句‘应该怎么办才好呢’,我感觉有些没礼貌。就好像要当‘甩手掌柜’一样。”

“三田,只说一句‘应该怎么办才好’的确就是一种推卸,很不负责任。为了不让对方产生这样的感觉,我们自己应该至少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是不是要表达一下‘这是我的观点,已经想不出更好的方案了,应该怎么办才好呢’这种态度。”

“没错,如此一来听过三田的想法后对方就会开始思考了,‘嗯,那个主意也不错,但我觉得还有其他方法吧’,于是谈话就能继续进行下去。”

“如果自问‘怎么办(How)',就一定要自答‘这样做如何’。”

“唐泽润说得很好。当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我们自己对‘这样做如何’的回答越丰富,对方给我们的回应就越多。谈话就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原来如此,老师,我明白了!其实,所谓的‘提问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提问上,还需要我们对问题有自己的答案。”

“唐泽润,你很敏锐啊,说得没错。只要我们的大脑能运转到思考解决办法的程度,很快就能转变为‘提问型大脑’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打造的其实不是‘提问型大脑’而是‘提问回答型大脑’。”

“回头在讲座上我要使用三田的这句‘名言’。你们两个人的头脑都变灵活了,语言也更加精准了。”

“啊,我开始想去太田屋了,跟他们的关系依然很尴尬。但我会认真思考‘怎么办(How)?这样如何’,试着重新面对。”

“嗯,很好。好像有点以前的唐泽润的样子了。加油!努力突破创新吧!”

POINT

用“为什么”来分析,用“怎么办”思考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