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香港:文化·社区·机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發揮文化力量的關鍵要素

反觀香港,特區政府每年投放於文化藝術的資源雖不斷增加,但,為何成果未見彰顯?香港政府透過法律及司法程序來保障文化藝術的創作及表達自由,另以財政資助方式提供積極支援發展的環境,並開放公共空間容許多元化發展及自由競爭。政府的文化政策包含以下四大元素:尊重創作及表達自由;提供讓更多人參與的機會;鼓勵多元及均衡發展;以及提供有利的環境及條件(場地、撥款、教育及行政)。政府雖然有為文化制定長遠發展目標,確認「以人為本」、「多元發展」、「尊重表達自由、保護知識版權」、「全方位推動」、「建立夥伴關係」和「民間主導」六項原則,以凝聚價值共識,但不對文化藝術立下官方定義,亦不影響具體創作,並以放權委託形式資助公共文化藝術團體,讓其自主運作。民政事務局透過屬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演藝學院分別提供場地,策劃、推廣及支持本地藝術發展和培植人才。我認為,問題出在:「政出多門、各自為政、政策不力、資源分散。」民政事務局負責文化藝術政策、教育局負責落實藝術教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推廣文化藝術普及等。民間藝術團體怎會感到政府對文化藝術的支持呢?

我從多個不同層面的接觸和實踐,體會到要發揮文化力量的作用:政府部門、議會和議員、個人和社區是四個重要的關鍵要素。第一個要素是政府有關部門,目前涉及的文化政策分別於不同政策和部門管理,應制定完整的文化政策,以文化權利、文化視野來檢視和整合現行政策,讓文化資源滲透各區,讓每一顆民間的文化種子都能紮根、開花,讓社區文化生根茁壯,人人得以親近文化,讓文化的土壤溫潤。透過文化治理來加強文化管理,培育文化策劃和管理人才;推動文化多樣性;在十八個行政區設文化專員;開展社區營造,改善文化環境,推動文化紮根社區的文化建設;推動創意產業。第二個要素是各級議會:要推動文化在社區,議會的角色就十分重要了。議員有文化視野和文化觸角,就能推動文化保護,使社區的故事得以傳承及保育,透過社區營造來進行文化更新。第三個要素是文化人和藝術家:不斷擴闊視野和自我提升是十分重要的。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要靠文化人的努力和堅持;精緻藝術的提升和推廣,大眾藝術的提升和發展,讓市民對藝術的興趣、欣賞的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並讓文化的土壤得以溫潤。第四個要素是社區層面:要發揮民間的潛能、拓展創作空間、增加文化內涵、增強欣賞能力,促進文化市場。因此,充能才能充權,充能就是基礎。

香港要成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會,除了政府重視和增撥資源之外,必須建立文化平等權,以文化視野和文化觸角來提升各部門官員的文化管理能力,提高市民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素養,讓市民以文化充能,文化人和藝術家充權,才能發揮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