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通識教育的精神
黃錦輝是香港中文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工程學院的副院長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在學術和科研上,黃錦輝取得國際認可的驕人成績,有目共睹。與一般學者型科學家所不同的,是黃錦輝非但着力於學術研究,同時也對社會參與非常積極,以及對公共事務十分關心。黃錦輝在極其繁忙的教學研究之中,常常抽出閒暇時間,幫助社會機構,推動公益事務,尤其熱心幫助青年人去認識科技新知和國家文化。黃錦輝體格魁梧,愛好運動,但也善於舞文弄墨,時常執筆為文,針砭時弊,以專業人員和公共知識分子的角度,對政府政策和社會事務建言獻策。這種兼顧學術研究與社會關懷的精神,實在令人欽敬;而其兼通文理,內外雙修的學養,亦令人十分佩服。
對我來說,黃錦輝不只是中文大學的教授、科學家、資訊科技專家和關心社會的知識分子,他也是“崇基人”,是一個積極參與和推動“崇基教育”的核心分子。他帶領學院多項的教學任務和學生活動,參加崇基的通識教學課程,講授資訊科技與通識教育的關係。
崇基的通識精神,重“通”,也重“識”。通者,溝通和連接也。識者,增廣學識、擴闊視野,對不同的知識和學問也有求知的興趣。通識課程求“通”,為要打破科目之間的藩籬,為要溝通文理學科的知識,也為了溝通學院與社會之間的認識,建立學院和社會之間的橋樑。黃錦輝身體力行,把尖端科技與應用知識,作出和諧的整合;又把現實社會中發生的種種問題,尤其是與資訊科技有關的問題,帶到課堂中去討論,充分表現通識教育所強調的通學科和通社會的特色。
本書是黃錦輝討論資訊科技和社會事務的言論的結集,從中可以略為窺見一個科研人員走出象牙塔,關心社會世情的一面。其知識和見解當然有參考的價值,但最重要是作者從專家到公共知識分子那份情懷和作出的努力。書成行將付梓,問序於余,謹捽數語,以表對錦輝兄敬慕之情,是為序。
香港中文大學
崇基學院院長
梁元生
2008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