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香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回歸十年

回歸十年,香港在政治、經濟、民生、教育各方面都有轉變。

政治方面,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連任兩屆後,在2005年3月以健康為由辭職,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接任,曾蔭權後獲選為第三屆行政長官。除人事變動外,2002年推行高官問責制,2008年,政府設立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等委任職位,協助局長處理事務。政治文化發生變化,減少了殖民管治色彩,引入了本土政治文化。市民更關注政府表現,如在2003年7月1日,數十萬市民上街遊行,表達對政府施政的意見。

經濟方面,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香港經濟深受打擊,特區政府曾以外匯基金入市購買港股,成功擊退國際炒家,後衍生盈富基金上市。回歸後,中港關係更形密切,香港製造業進一步將工序移至內地。2003年,香港與內地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減少市場壁壘,香港部分貿易順利進入內地市場,與內地有更頻繁的合作。2007年《施政報告》宣佈推行十項大型基建工程,其中四項是跨境基建工程,促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人流和物流,加速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融合。回歸十年,中港經濟接軌,在多方面緊密合作。

民生方面,1997年,香港首次發現人類感染禽流感後,此病症多次影響香港。2003年,不少市民感染非典型肺炎,香港曾一度成為疫區。當時經濟急劇衰退,民生困苦。除健康問題外,市民對文化、保育方面也愈來愈重視。如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由建議至招標,都深受社會人士關注。2006年及2007年,特區政府分別清拆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曾引發社會大眾對保育問題的討論。回歸十年,香港市民對本土歸屬感逐漸加強。

教育方面,自2000年開始,香港推行教育改革,包括改革學制、通識教育成為高中必修科目、設中學文憑試、教師基準試等。三三四新學制將在2009年9月實施,增設通識教育科為高中必修科,原有的中學會考和中學高級程度會考將合併為中學文憑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