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路燈光環與浮塵子
回憶香港新界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不期然在腦海中浮現在街燈出現的難忘景象:一羣小昆蟲圍着晚上的街燈飛舞,營造出仿如聖人頭上的光環(圖一)。這些趨光性的綠色小昆蟲在光環中飄浮飛舞,為光環增添動力、生氣和美感,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現今的香港卻已不復見。當中的主角正是當年我們俗稱為“黑尾浮塵子”的“黑尾葉蟬”(Green Rice Leafhoppers)。其實,黑尾葉蟬是數種葉蟬的總稱,其中包括黑條黑尾葉蟬(學名:Nephotettix nigropictus)(圖二),和二點黑尾葉蟬(Nephotittix virescens)(圖三)。
圖一:1950-60年代,在夏秋間街道旁邊的路燈,晚上常常被大羣綠色黑尾浮塵子圍繞着飛舞,構成像聖人頭上光環的美妙景象。
浮塵子的生物學名是葉蟬。在分類學上,葉蟬屬葉蟬科(Family Cicadellidae),與蟬類(Cicadas)(Family Cicadidae)同屬同翅目(Homoptera)的成員。葉蟬樣子就好像體型極為細小的蟬,但喜歡棲息在寄主的葉背上,故名“葉蟬”;牠們不時橫向移動,但更喜歡彈跳,常由一葉跳往另一葉,所以英文稱之為Leafhoppers,即葉上的跳躍者。
在農村和鄉鎮,對這類小昆蟲則有不一樣的體會,一些品種主要侵食農作物,當農民同時大面積種植這類寄主植物(Host Plant)時,葉蟬便有機會迅速繁殖,數量驟增,當牠們受到驚擾時,便齊齊起飛,看起來就像一陣被吹起的小塵粒,隨風飄揚,幾十年前通用的浮塵子稱號亦因此而來。嚴格來說,牠們是水稻和一些農作物的害蟲。
決定寫這一篇回憶文章之後,便加倍留意找尋浮塵子和路燈光環的出現,以便拍攝給讀者朋友們分享。雖然千叮萬囑新界和內地朋友,一遇上這些浮塵子便代我拍攝或通知我,但兩年來這機會仍未出現。稍有安慰的就是,透過友人的介紹,認識了一位在大嶼山工作的賴先生,他熱愛生物和大自然並樂於助人,主動留意浮塵子的蹤跡並協助找尋和拍攝。結果在2013年的夏天,在兩次浮塵子於晚上出現的期間,安排我深夜出動前往拍攝。
圖二:黑條黑尾葉蟬,體長約4-6毫米,以水稻及禾本科植物為主要寄主,是當年綠色光環營造者的主要成員之一。
圖三:與黑條黑尾葉蟬有相同習性的二點黑尾葉蟬標本。
第一次是在2013年7月底一晚的深夜12時半,到達大嶼山一片種有豬腸豆大樹的園地,當晚間中有大驟雨,浮塵子數目劇減,幾經辛苦並用長梯輔助下才拍攝到一些伏在豬腸豆樹葉背上的浮塵子相片(圖四),又捕捉了三數隻活標本以便在實驗室較強的燈光下,拍攝一些質素較好的圖片。在豬腸豆葉上找到的浮塵子尚未能鑒定品種,但樣貌十分趣怪。首先,牠們有兩種不同的體色:淺綠和淺黃(圖五);此外,牠們在兩隻複眼之間,有兩個被寬邊方形白斑條包圍着的黑斑點,望去有如戴上白框眼鏡的學者,道貌岸然(圖六)。
圖四:豬腸豆樹葉背上的浮塵子成蟲和若蟲,相映成趣。
圖五:黃、綠兩色的浮塵子成蟲,你眼望我眼,識英雄重英雄乎?
圖六:豬腸豆樹的浮塵子,頭部的白眶眼鏡斑紋很突出。
第二次發現浮塵子是在大嶼山一些矮小建築物的燈光附近,當時是在2013年8月初的晚上,但我們到達後遍尋不獲,於是在凌晨時分到附近草坪用電筒搜索,可幸終找到數隻褐色浮塵子,牠們兩眼間帶有黑條斑紋,像架上黑色的太陽眼鏡般(圖七),有型有款,形象可愛,在室內燈光下為牠們拍攝時,發覺牠們好動活潑,伏在草條上悠然自得,並不時用前腳或後腳輕鬆地拍打翅膀(圖八)。
尋尋覓覓下,於2014年6月在新界馬料水一所溫室的雜草堆中,終發現為數不少的小綠浮塵子(小綠葉蟬,Empoasca sp.)。當我步入這荒廢了短暫期間的溫室時,一羣小綠葉蟬一齊飛動,就如小塵粒在飄浮,令我感到浮塵子的俗名果然名不虛傳!
圖八:伏在禾本科寄主花穗上的小綠浮塵子,數目眾多,大家可想像到牠們營造路燈光環的潛力?
圖七:從草坪上找到的褐色浮塵子,連接兩眼的一條黑帶斑紋,看似戴上一副有型有款的太陽鏡。長在後足的粗刺是葉蟬的特徵。
在現今的香港,要找尋歷史故事中的黑尾浮塵子一點兒也不易,但在郊區有時也不難遇上一些較大型的浮塵子品種,如鏽凹大葉蟬(圖九),牠們多在雜樹如雞蛋花、紅膠木、海芋的葉上出現;在戶外間中可遇見趣怪的麗葉蟬(圖十);而一些其他品種的浮塵子,也有因室內燈光的引誘而自投我拍攝的鏡頭下(圖十一)。雖然只是幾個零星數目的個體和品種,但如果我們細心想想,在市區的居住單位何止上千上萬,能在晚上的高樓大廈家中出現,浮塵子的總數目應該不會少。
圖九:新界較易找到的鏽凹大葉蟬,是浮塵子中的大型品種。
圖十:體型較肥大的麗葉蟬,樣子可愛。
圖十一:被室內燈光吸引的浮塵子其中之一品種:片頭葉蟬,形狀趣怪。
1950至60年代,在新界或市區近郊的居民,他們不少都曾見過由綠色的黑尾浮塵子在晚上點綴出富有動感和詩意的路燈光環(一些友人更能憶述當年龍蝨在晚上環繞路燈飛舞的情景),作者和友人在這兩年內遍尋這情景而不果,其實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就是自從1970年代新界農業轉型,傳統種植的稻米被經濟收益倍增的蔬菜種植取代,加以新界不斷的市區化發展,令水稻種植蕩然無存,而主要營造路燈光環的黑尾浮塵子(圖十二)亦因缺乏這類植物寄主,自然數目凋零。其二,城市化發展和經濟向好,互為因果地令電力需求更為普遍,晚上不少娛樂、體育、休憩場所(圖十三)、廣告霓虹燈和路燈令處處都變得燈火通明,就算有數目不菲的浮塵子,亦會不知所措和無所適從(圖十四)。
路燈光環與浮塵子現象的消失,是因社會變化而帶來的蟲海滄桑的一個例子,但同時也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人類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有沒有不必要地浪費能源,和應否檢討我們現在引發的光污染程度,是否已影響到夜間活動的小生物,及長遠來說,會否擾亂到自然生態的平衡呢?
圖十二:1950-60年代常大量出現的黑尾葉蟬,一些有歷史性的標本現仍存放在政府大龍實驗農場內,上圖是1961年從新界青山水稻葉上捕獲的標本。
圖十三:路燈密集的馬路和體育場地,造成光污染,令有強烈趨光性的浮塵子無所適從。
圖十四:在帶有藝術玻璃罩的街燈上,兩隻孤單的浮塵子似乎無可奈何地在那裏歇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