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实用伦理学(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道德是一種喜好?
道德主觀主義

道德主觀主義(subjectivism)其實是一種極端的相對主義,它比文化相對主義更嚴重,因為文化相對主義還承認在一定的範圍內,道德是有普遍性的,大家必須遵守;可是,主觀主義連這一點也否認,它認為道德完全是主觀的,只是個人的選擇。道德主觀主義也有不同的版本,以下我會討論其中兩個,前者比較大眾化,後者則較為學術性。要注意的是,道德上的主觀主義和個人主義是兩回事。

■ 道德只是個人的意見?

第一種道德主觀主義認為道德只是個人的喜好,就跟吃東西一樣,有人喜歡吃魚,有人喜歡吃雞,有人喜歡吃牛,根本就沒有對錯可言。當一個人說「同性戀不道德」,只不過表示他反對同性戀,另一個說「同性戀不是不道德」,也只不過表示他不反對同性戀。只要他們沒有說謊,這兩句話可同時為真,並沒有衝突。

要反駁這種道德主觀主義很容易,就是用之前所講的方法,假定它成立,然後推論出自相矛盾,就可反證它不成立。如果道德只是個人的意見,只要每個人都是在真誠地報告自己的感受,則每個人的道德判斷都是真的;如果每個人的道德判斷都是真的,就不可能存在道德的爭論,正如一個人喜歡吃雞,另一個人不喜歡吃雞,兩者之間是沒有爭論可言的(當然,雞是否好吃又是另一回事)。但事實上存在道德的爭論,道德判斷不單單只是個人的意見。

還有,如果這種道德主觀主義成立的話,人根本不可能犯錯,因為每一個道德判斷都是真的。人之所以可能犯錯,就是我們的判斷有可能出錯,例如我以前以為損人利己是對的,但現在發現這是錯的,即表示我以前的判斷是假的。

只要我們稍為反省一下,如果道德是主觀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其混亂可想而知,這個有秩序的世界根本不可能存在。但為什麼這種思想還有相當的吸引力呢?

我認為原因(原因跟理由不同)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受諸如墮胎、安樂死、同性戀等議題影響,這些議題的確討論了很久,似乎也沒有客觀的答案,所以令人產生道德是主觀的錯覺。由部分道德爭論沒有客觀的答案,而推論出所有道德判斷都沒有客觀性,正犯了「以偏概全」的謬誤。另外,就這些有爭議的道德議題來說,即使沒有客觀的答案,也不表示道德判斷是完全主觀的,那是犯了「非黑即白」的謬誤。

只要我們細心分析一下道德爭論背後的論據,就會發現道德不是主觀的,反而是客觀的,因為很多道德爭論其實是道德價值之間的衝突,例如傳統中國社會有忠孝之間的衝突,現代民主社會則有自由和平等之間的衝突。忠、孝、自由和平等都是我們認可的道德價值。

另一個相信道德是主觀的原因,我認為是想擺脫道德的束縛,追求自主。在某種意義之下,道德是一種規範,它限制我們不可做某些行為,所以,有人將道德看成是枷鎖,枷鎖必須打開才有自由可言,而道德主觀主義正好提供了一把打開枷鎖的鑰匙。我以為束縛只可指稱不合理的規範,要區分合理和不合理,靠的正是道德的反省。除了消極的意義(限制我們的行為)之外,道德還有更積極的意義,德性倫理學正好展示出道德的積極意義。認為道德是枷鎖的人,只看到道德限制性的一面,卻沒看不到德性對美好人生的重要性。

為什麽有人相信道德是主觀的?

■ 道德只是情感的抒發?

第二種道德主觀主義認為道德語句不是判斷,而是用來抒發情感的,根本沒有真假可言。例如我說「殺人是錯的」,這句話只抒發出我對殺人這種行為的厭惡。又例如我說「誠實是對的」,則抒發出我對誠實這種行為的喜愛。

最初提出這種主張的是蘇格蘭哲學家休姆(David Hume,1711-1776),後來這種觀點影響了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產生出道德語句是用來抒發情感的情緒主義(emotivism)。根據情緒主義,道德語句除了抒發情感之外,另一個功能就是影響別人的行為,例如說「誠實是對的」,就是想他人做出說真話的行為;說「殺人是錯的」,則是要勸阻別人做出殺人的行為。

要注意的是,這一種主觀主義反對第一種主觀主義,因為第一種主觀主義強調道德判斷有真假可言,而第二種卻否定道德語句有真假可言。

情緒主義否認有所謂道德判斷,它認為真假只適用於事實的判斷,由於道德的語句並不是事實判斷,所以沒有真假可言。例如「自殺是錯的」,就不是事實判斷,因為沒有任何經驗證據可以證明或否證這句話;而「去年香港有兩百人自殺身亡」這句話,則為事實判斷,因為可以驗證其真偽。

可是,這種對「判斷」的看法過於狹窄,除了事實判斷之外,至少還有另一種判斷,稱為分析判斷,例如:「阿媽是女人」,我們單憑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就可知道真假,毋須任何經驗證據,不用檢查阿媽是否女人。

當然,道德語句有抒發情感和影響他人的功能,但由此並不能推論出道德語句沒有認知功能。我們可將具有真假可言的語句稱為有認知功能,而具有諸如抒發情感和影響他人的功能稱為非認知功能,認知功能和非認知功能其實並不排斥;換言之,同一句話可以具有這兩種功能,例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話既是事實判斷,有認知功能,也抒發情感,有非認知功能。

另外,情緒主義似乎認為我們先有情感,才用道德語句來抒發情感;但真相卻是先有道德判斷,才有情感的抒發,例如「納粹黨殺害猶太人是錯的」,不是我們先對這個行為有厭惡的情緒,然後才說這句話,而是因為這個判斷是真,才會引起我們的情緒反應。

由此可見,道德語句有真假可言,才會產生情感。只不過道德判斷的真假既不像分析判斷,單憑分析其意義就可知道,也不像事實判斷,要訴諸經驗證據。道德判斷需要提出理由來支持或反駁。

我們也可以用之前的方法來反駁這種主觀主義,就是假定它成立,然後看看有什麼後果。假如這種主觀主義成立的話,批評就變成情緒的發泄,無助於解決人類的紛爭,道德也失去了它的功能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