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湖陰先生壁(其一)(1)
〔宋〕王安石
茅簷長掃淨無苔(2),
花木成畦手自栽(3)。
一水護田將綠繞(4),
兩山排闥送青來(5)。
【注釋】
(1) 書:寫。湖陰先生:原名楊驥( kei3〔冀〕
jì),字德逢,號湖陰先生,是王安石隱居金陵時的朋友。
(2) 茅簷( jim4〔嚴〕
yán):用茅草搭蓋的屋簷,這裏指包括茅屋在內的整個庭院。長:經常。
(3) 畦( kwai4〔葵〕
qí):排列整齊的田地,多為長方形。
(4) 護田:護衞、圍繞着農田。綠:這裏指田地。
(5) 排闥( taat3〔撻〕
tà):推開門。排,推。闥,小門。
【解讀】
這首詩是詩人辭官後,在金陵的鐘山隱居時,題寫在湖陰先生家中牆壁上的詩,這是兩首中的第一首。湖陰先生居住在山中的草廬裏,因為經常打掃,所以地上沒有青苔。院子中花木整整齊齊,都是主人親手栽培的。草廬門外,一條小河圍繞着翠綠的農田,門外的青山翠綠逼人,彷彿推開了大門,把碧綠色送進草廬裏。
從草廬內的潔淨和整齊,以及草廬外風景的優雅恬靜,我們彷彿感受到草廬主人志趣的高雅和生活的閒適恬靜。後兩句運用了擬人法:小河如同母親一樣保護着這片田地;兩座青山猶如熱情的朋友,迫不及待地把那翠綠的顏色送進門來。這樣的描寫顯得格外親切,而且富有動感。
【文化知識】
鐘山
王安石隱居的鐘山位於南京市東北面,是為「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因為山頂經常有紫雲縈( jing4〔形〕
yíng,圍繞)繞,因此又名「紫金山」。
鐘山有三個山峯,主峯在中間,名為「北高峯」,東面是第二峯,叫「小茅山」,第三峯在西面,叫「天堡山」。鐘山山內溪流交匯,湖泊眾多,當中以玄武湖、紫霞湖等享負盛名。
現在鐘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分為明孝陵景區、中山陵景區等五個景區,它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所在地,集「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佛教文化」於一身,號稱「人文第一山」。
【練習】
❶ 詩中哪兩句說明了湖陰先生在生活中事事親力親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❷ 承上題,從這兩句詩我們還感受到湖陰先生哪些生活態度?
❸ 除了擬人,詩歌後兩句還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A.排比
○B.擬人
○C.誇張
○D.對偶
❹ 詩歌後兩句哪三個字為「一水」和「兩山」賦予了人類的特性?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❺ 請簡單說明運用擬人法對詩歌有甚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