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生必读古诗文(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元日(1)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2)

春風送暖入屠蘇(3)

千門萬戶曈曈日(4)

總把新桃換舊符(5)

【作者簡介】

王安石(公元一零二一至一零八六年),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史稱「熙寧變法」,但由於保守派阻撓,因此沒有徹底推行,新政便告廢了。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被封為荊國公,人們稱他為「王荊公」。著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

【注釋】

(1) 元:開始,第一。元日:一年中的第一日,即農曆正( zing1〔精〕 zhēng)月初一,也就是春節。

(2) 除:逝去,完結。

(3) 屠( tou4〔圖〕 tú)蘇:一種用屠蘇草浸泡而成的藥酒。古代的風俗,在正月初一這一天要喝屠蘇酒,以辟邪祛病。

(4) 曈( tung4〔同〕 tóng)曈:太陽初升時明亮而温暖的樣子。

(5) 新桃:新的桃符。古代的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 syu1〔書〕 shū)、鬱壘( wat1 leot6〔屈律〕 yù lǜ)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辟邪。

【解讀】

這首詩寫的是古代社會過春節時的場景。神宗熙寧二年(公元一零六九年)正月初一這天,初升的太陽照射在大地上,在喜慶的爆竹聲中,東風送來了陣陣暖意,彷彿宣告春天到來了。家家戶戶都要飲屠蘇酒,更換新的桃符,期盼着新一年家人可以辟除災邪,身體健康,生活順利美滿。

這首詩洋溢着欣欣向榮的生活氣息, 藏勃勃生機。王安石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改革家,這首詩正是通過元日的萬象更新,抒發了詩人除舊佈新、改革進取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思想。千家萬戶都期盼着新一年的美好前景,正是詩人被皇帝委任為相、推行改革的最大動力。

【文化知識】

春節

本詩中的「元日」就是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民間慶祝春節的方式很多,例如祭奠祖先、燃放爆竹、懸掛桃符、張貼揮春,有些地方還要飲屠蘇酒消災解難,希望在新一年裏事事順利。人們還會參與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來慶賀新年,如扭秧歌、踩高蹺( hiu1〔囂〕 qiāo)、舞龍燈。

【練習】

(參考答案見此处)

 根據詩歌內容,歡度元日有哪些習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喝屠蘇酒的主要目的是甚麼?(請選擇兩個正確的答案)

○A.辟邪

○B.調味

○C.助興

○D.祛病

○E.保暖

 詩歌中哪兩個詞語說明了春天不再寒冷?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人通過這首詩歌,想表達出哪些思想感情?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家人是怎樣歡度春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