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本書分上、下兩冊,其中六十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列篇目,七篇為本書根據學生需求特別推薦,共選入六十七篇(首)古詩文。
本書分為詩、詞、曲及文、賦兩冊,包括古詩詞曲四十四首,散文、表、書、銘、說、遊記、序等文體二十三篇。每篇選文包括「引言」、「原文」、「作者/典籍簡介」、「注釋」、「解讀」、「文化知識」和「練習」七個欄目。通過「作者/典籍簡介」,讀者可以大致了解作者生平、遭遇或創作風格,典籍的來歷、體制及寫作特色,以便扼要地掌握選文的創作背景。「注釋」主要是對選文中關鍵字、詞、句的含義梳理和典故解析,幫助讀者疏通文意。「解讀」部分主要是結合作品背景,對文章的結構、內容和主旨進行分析,幫助讀者進一步把握詩文的內容架構,深入作者的思想感情。「文化知識」則是建基於詩文內容的補充材料,拓展讀者的閱讀視野。最後的「練習」則根據詩文的背景、內容、架構、主旨等層面而出題,讓讀者温故知新,從練習中體會更多、收穫更豐富。
中國古典文學博大精深,不論是情感豐富、形式優美的詩詞歌賦,還是精緻雋永、有理有趣的各類散文,都能夠給我們感動和啟發。本書選錄的四十四篇詩詞曲,起自先秦,迄於清末。在數千年的文學歷史長河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初民的愛情故事—「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清麗動人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真情實意,能夠感受到《蒹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患得患失,和「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的艱難追尋。我們在漢樂府樸素、真摯的語言中,彷彿親歷「戰城南,死郭北」的殘酷戰爭場面,體會「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悲涼結局。自秦漢而入魏晉,以三曹和七子為代表的建安「風骨」,以及陶淵明、謝靈運等人所開創的清新優美、飄逸空靈的山水田園詩,都給我們展現了這三百年南北分裂時期中,擺脫了政治枷鎖的文學審美觀。
詩歌發展到李唐,是最輝煌的時代。唐前詩歌,形式上已經有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但到了唐代,才真正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體制和成熟的審美旨趣,出現了我國詩歌史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高峯。陳子昂的蒼涼,王勃的華美,王維的清逸,李白的豪情,杜甫的沉鬱……共同展現出詩歌在初唐及盛唐的開闊氣象和蓬勃生機。之後的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人,對前人有所繼承,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也開創出不同於前人的風格。至於宋代詩歌,善思辨,重理趣,一些作家「以文為詩」,使宋詩在結構和創作手法上體現出不同於唐詩的特色,即便以散文和小說為主的明、清兩代,也有不少優秀的詩作問世。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繼唐詩之後,詞在宋代煥發出奪目的藝術光彩。我國和樂演唱的文學形式古已有之,早於先秦時代,《詩經》已經具備比較完善的體制和系統的分類(如風、雅、頌),樂府和民歌也與音樂有着緊密的聯繫,唐詩也屢見和樂演唱的記載。至於詞,形成於唐代,五代十國開始興盛,到了兩宋,則發展到頂峯,體式更完備、更豐富,風格也更多樣化。李煜、晏殊、范仲淹、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不同時期的詞人,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或豪邁曠達,或婉約細膩。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位詞人,在不同時期,甚至同一時期,都可能有風格迥異的作品,這取決於作者本人的才力、學識、性情、閱歷、環境等,對詞人和作品作過於簡單的派別劃分是不夠客觀的。
除詩詞外,本書還選編了若干散文。我國有悠久的散文創作傳統,選入本書的除了在文學上有重要成就的外,還兼顧思想、哲學及史學領域。如通過《論語》和諸子散文,讀者既能了解先秦思想界的大略,也學習了諸子風格鮮明的寫作藝術。《左傳》、《戰國策》等史籍中的散文,更注重事件的敍述、人物的刻劃,讀者不但能從中了解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也能了解到古人的論辯藝術和邏輯思維方式。秦漢以後,我國的散文創作在語言運用上日趨成熟和穩定,許多經典作品以其思想內涵和與讀者的感情共鳴取勝,例如諸葛亮《出師表》所體現的忠誠信念,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勾勒的理想世界,《醉翁亭記》所表達的閒適志趣等。此外,許多短小精緻的小品文,也是我國古代散文創作較成熟的體現,如《與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湖心亭看雪》等,都別有韻緻。
以上對本書選文作了簡單的介紹,希望讀者在閱讀中能有更深入的體會,對這些傳頌千古的詩詞和散文作品,有着自己的感受、體味和理解。衷心希望本書能夠成為讀者發掘古代文學道路的一盞小燈,幫助讀者發現更廣大更美好的文學殿堂。
限於編者水準,本書難免有錯訛、疏漏之處,希望得到讀者朋友的指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