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饒玖才序
古代農業社會,人民多居於鄉村,只有少數聚於市鎮。他們生活簡樸,與大自然亦有緊密接觸,故對戶外康樂的需求不大。近代工業革命後,世界各處城市迅速擴展,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生活節奏加快,居民閒暇的利用,以及公共遊樂設施的設立和管理,逐漸成為社會問題。
香港在過去百多年,從荒僻的漁港和鄉村,發展成為一個人口稠密、商業繁盛的國際性都市。自1930年代起,市民對戶外康樂的興趣增加,熱心人士更推動遠足活動。這發展趨勢雖然因二次大戰而中斷,但到1960年代又再恢復,與此同時,當局亦注意到戶外康樂對市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遂增加資源以配合。香港回歸中國後,境內外的旅遊及遠足活動,更蓬勃發展。
有關上述發展過程,參與的人物、團體及其他資料,過去只散佈於旅行書刊及政府報告,查閱不便。有鑑於此,資深旅行家郭志標先生,將多年來搜集所得,加以整理,編印成書,以供各界參考和研究,實為對香港地方歷史的一項重要貢獻,我在此謹致敬意,並祝它一紙風行。
饒玖才
2012年5月1日
按:饒玖才先生先後著有《香港地名探索》、《香港方物古今》、《香港舊風物》、《華夏地名尋源》、《嶺海漫話》、《遊世界說地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香港九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下)(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