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 清朝的幣制
清代的幣制是白銀與銅錢並用。雖然如此說,政府仍是重白銀輕銅錢。這點可從政府徵收稅項只接納白銀得知。由於民間日常開支用銅錢,繳交稅項則需白銀,故以兌換為業的錢店(即現時的找換店),便應運而生。

大清寶鈔局部與清代康熙、道光年間鑄造的銅錢。
清政府對於銀錠的鑄造,任由民間為之,從不干預,於是又產生了以釐定銀錠成色為業的「錢店」,當中有信用而資本雄厚的錢店,逐漸演變為「滙莊」、「銀號」以至「銀行」。清政府的收支主要用白銀,因而國家的儲備亦以白銀為主。中國是用銀的國家,即使外國來華貿易,在貿易的結算上亦用白銀。但自十八世紀以後,不少國家的銀錢改為機製,不僅成色固定,大小輕重也劃一,使用時可以枚數計算,受到中國特別是沿海地區的歡迎。鴉片戰爭以後,連政府稅收也可以外國銀元折算繳納,其對清朝銀錠影響之烈,可見一斑。

清朝的船型銀錠。新疆造,重五十兩,戳有「道驗」及回文的戳印。

清朝圓錘型銀錠。浙江省造,重十兩。

清朝牌坊型銀錠。雲南省造,重五兩,戳有「當面打針估看」字樣,戳印的排列像牌坊而得名。

清朝腰型銀錠。甘肅伏羌造,重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