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弃说古代人物小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汉武帝为防后宫干政首开“立子杀母”先河

我们看电视剧看多了,很容易对宫廷生活产生错觉,认为生在帝王之家,或嫁到帝王之家,该是多幸福的事啊!在古代最有权势、最有钱的地方,就是帝王之家,如果有幸生在这个地方,或嫁到这个地方,得到帝王的宠幸,就不用“艰苦奋斗”了,那还不是要风得风,有雨得雨。其实,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因为那个地方是国家最大的争权夺利中心,为了确保江山永固、千世万世,手段血腥得很,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危。男人一旦成为争权夺利的目标对象,哪怕没有觊觎之心,也难免做刀下之鬼;女人一旦被认为有后宫干政的危险,哪怕是懵懂中的无辜,也难免一夜忽做断头人。在古代,皇帝为了避免后宫干政,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狠心的“立子杀母”现象,给“母以子贵”者一记狠狠的耳光。

吕后专政和窦太后干政,令汉武帝首开“立子杀母”先例

立子杀母,意思是太子继位,先要杀了太子的母亲,以防将来的后宫干政。古代皇帝一般都是终身制的,不到临终前,是很不情愿放弃皇帝权力的。当然,除了少许皇帝“自愿”退位做“太上皇”,禅位给太子。先皇死了,再杀死母亲,意味着太子登基便是孤儿,这是何等残忍之事。中国自古以孝治国,是个崇尚儒学的国度,但“立子杀母”的始作俑者,却是号称最讲儒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大帝,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极大讽刺。

汉武帝首创“立子杀母”制度,杀的是汉昭帝刘弗陵的亲生母亲——他最宠爱的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姓赵,河间人,汉武帝巡幸河间府时,听闻她天姿国色,生下来十几年双拳紧握不曾张开,于是猎奇之心大起,赶到她家轻轻一掰,拳开了,手心里握着一块玉钩。汉武帝很高兴,将其封为婕妤,并让其居住在钩弋宫,故又称其为“拳夫人”或“钩弋夫人”。史载赵钩弋怀孕十四个月生下刘弗陵,和古代尧帝之母一样,更令汉武帝对她宠爱有加。然而,深爱着钩弋夫人的汉武大帝,却在年老立太子之前,断然无情地下令赐死了钩弋夫人,不顾钩弋夫人的苦苦哀求。“快去,你活不了了”,这是汉武帝最后送给钩弋夫人的一句话。

汉武帝之所以这样做,有三个原因。其一,先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政,差点江山易姓改姓了吕,要不是周勃、陈平等大臣力挽狂澜,汉朝四百年江山可能几十年就完了;其二,汉武帝继位后,因为年纪小,太皇太后窦太后严重干政,窦太后是祖母级别的,尊奉黄老之术治国,而汉武帝的思想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人治国理念不同。汉武帝拗不过窦太后,重用的两位儒臣赵绾、王臧接连被窦太后所杀,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其三,汉武帝先前立的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事件”被冤杀,再立刘弗陵为太子时,自己已经年老了,而太子之母赵钩弋才二十多岁,汉武帝唯恐自己驾崩后,汉朝再现吕后、窦太后干政的故事,故痛下杀手,寻机赐死了赵钩弋。

汉武帝杀赵钩弋,实际上是不得人心的,毕竟中国自古以孝治国。汉武帝对质疑者的解释是,“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这样的决策,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史书这样评价汉武帝的这一决策:“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真是非常人干非常事。

北魏一朝,多少皇帝成为无母孤儿

汉武帝的这一“立子杀母”决策,并没有作为汉朝的制度传承下去。所以钩弋夫人之死,只是个特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后世皇帝继承下来,以孝治国,是不允许先杀死自己的母亲的,因为这有违儒道。

不过,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汉武帝的“立子杀母”特例,竟然被北魏的皇帝们奉为立国传承制度,多少位太子之母因此命丧黄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是汉武大帝的“铁杆粉丝”,为了北魏拓跋氏的千秋伟业,首开“立子杀母”先河,杀死了太子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拓跋珪实际上与刘贵人的感情是很好的,而刘贵人出身高贵,善治后宫,是个标准的贤妃,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后宫干政的迹象。

拓跋珪杀她,完全是因为看不见的将来,但将来谁能看得到呢,也许有后宫干政的可能。所以,拓跋珪最终还是杀死了自己宠爱的女人,还振振有词地对太子解释杀他母亲的原因:“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人为乱。汝当续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他把自己看作是与汉武大帝一样“英明”的皇帝。

拓跋珪的子孙们继承了“立子杀母”的制度,直到第八位皇帝元恪的出现。元恪信佛,在巨大的争议中,他不允许杀死太子之母胡充华,而且采取种种措施保护胡充华。不过元恪保护的嫔妃即后来的胡太后胡充华,却为非作歹,她无情地铲除了其他两位皇后,并与情夫亲自毒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元诩,最后人心丧尽,被反叛的士兵沉河而死。元恪终结了“立子杀母”制度,却也给北魏朝留下了一个祸根。

咸丰不听肃顺立子杀母之言,终酿慈禧专权亡国之祸

“立子杀母”只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时间不长的现象,大多数时间,太子之母是安枕无忧且可以母以子贵的。但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时候,却恢复了用活人殉葬的残忍制度,这比“立子杀母”更为残忍。本来殉葬制度早在汉朝就被废除了,两千来年没有人开这一先例,因为这是暴秦才会干的事。但朱元璋却效法秦始皇,下令让他宠幸过的女人全部殉葬,有子女的也不例外,这比“立子杀母”还厉害,立子杀母只杀太子之母一人,殉葬制度是将后宫嫔妃一锅端,谁也不能幸免。

朱元璋开创的这么不人道的制度,竟然历经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代宗、明英宗七世,最后还是明英宗临终前,因为实在不忍杀死自己深爱的钱皇后,才下诏废除殉葬。不过,由于清朝贵族信奉萨满教,也保持这一惨绝人寰的陋习,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被殉葬,顺治帝的贞妃自请殉葬。当然,她们都是出于不得已的原因,或因争权夺利,或因保护族人。没有人愿意死,有时候是不得不死。庆幸的是,这一残暴制度并没有传承下去。

到了咸丰朝,临终前继位的同治皇帝载淳才六岁,因为年纪小,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被托孤,慈安和慈禧两位太后因为太子年幼而实行干政。顾命大臣肃顺怕咸丰驾崩后太后恃势专权,极力规劝咸丰帝学习汉武帝“立子杀母”的故事,以绝后患。但咸丰帝犹豫再三,也没有下决心听从肃顺之言。慈禧得以活命,在咸丰死后反戈一击,捕杀肃顺、端华和载垣等顾命大臣,后来慈安又被慈禧所害,慈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汉武大帝开“立子杀母”先河,虽然残忍无道,但对于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而言,却在无道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后世的许多外戚干政甚至专权导致亡国,给汉武帝这一不人道的决策提供了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