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陈维崧家族前世今生
第一章 陈氏家族繁衍脉络考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熹宗天启五年(乙丑)(1625)腊月初六生于江苏宜兴亳村,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五月初七卒于京师寓所,享年五十八岁。陈维崧幼年而有才华,作文敏捷,辞采瑰丽,十七岁于宜兴应童子试,被县令何明瑞拔为第一。但陈维崧生于明清易代的极为动荡的历史时期,少有文名的他在明亡(1644)时正值青年(刚刚年满20岁)。国变以后,入清的陈维崧经历坎坷,虽被当朝补为诸生,但两次应乡试,俱报罢黜,无法得到官职,加之家道中落,生活无着,遂长期飘零,乞食四方。直至五十五岁时,才应博学鸿词科试而入仕,授官翰林院检讨一职,但三年后,一生奔波积劳的陈维崧孤居京都,悲郁而逝。故其一生命运多舛,困窘相随,可谓少年遭遇亡国之变,中年尽受颠沛之苦,晚年更是孤危无助,尤其身后凄凉,膝下无儿,由师友出资才简单含殓入葬。一代文豪凄凉至此,怎不教人垂泪相怜!
人世间仿佛有一种补偿原则,作为社会生活中弱者的陈维崧,在文学世界中却是异常强大的人物,这是因为,孤苦贫困已经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不竭动力。陈维崧有“玉麒麟”之称,因文学而实现不朽,他与吴绮、章藻功并称为“骈体三家”,吴伟业将其与吴兆骞、彭师度并称“江左三凤凰”。台湾学者张仁青就对陈维崧骈文极为推崇:“珠排玉戛,宫沈羽振,其体丽以则,其词博以赡,往往驱悬孤绝,灌溉芳润,山崖屋壁金石之文,以及稗官杂记怪迂之说,无不据摭搜采,尽罗腕底,论者以为上追徐庾,下揖王杨,可无愧色。”[1]诚如陈维崧本人在《五哀诗·吴汉槎兆骞》中所云:“娄东吴学士,斯世之纪纲。常与宾客言,江左三凤凰。阳羡有陈生,云间有彭郎。松陵吴兆骞,才若云锦翔。三人并马行,蹀躞紫绒缰。三人同入门,漏卮文酒浆。三人飒挥毫,秦汉兼齐梁。坐中千万人,皆言三人强。”[2]陈维崧诗、词、文赋靡不精擅,但其更多是以词名世,被誉为一代清词大家,堪称清代词坛执牛耳者。陈维崧与朱彝尊、顾贞观并称词坛“京华三绝”,他以超拔雄越之姿,开宗立派,成为清词阳羡派首领。翻阅词史可知,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起源于隋唐,发展前进于五代,造极昌盛于两宋,式微休眠于元明,而中兴重振于清代。清代词人中,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最负盛名,为“康熙词坛三鼎足”,又称“清词三大家”,而三者之中陈维崧更是大手笔,自成一家。陈维崧一生痴情赋词,其词丰美绝伦,豪迈奔放,直逼苏辛,堪称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陈维崧在近六十年的岁月中,共存词一千六百余首,他在词中抒写一腔报国的豪情壮志、殷殷思念的师友之情、诗词唱和的雅聚愉悦以及祖国河山的壮丽多姿。需要指出的是,陈维崧词主体色调更多是悲郁的,即他用词作记录了明清易代的悲沉痛苦、剪不断理还乱的故国之思、入仕还是守节的心灵痛苦;他用词记述了大半生的颠沛流离、科举的失意以及抱负成空的忧愤;他用词描绘了亲人相继离逝后形单影只、青灯黄卷时的内心孤独以及年老体衰风烛残年时的落寞无依。要更加深入了解陈维崧其人,必须对其家世渊源、所处的时代特征、师承交游以及阳羡词派的形成做一番知人论世的学理梳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