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障碍(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社会心理因素

近年来,社会心理因素与抽动障碍的关系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抽动障碍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社会心理因素对抽动障碍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化学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脑脊液中压力相关激素水平,提高运动皮质兴奋性,从而引起抽动的发生。

一、 精神因素

早期研究认为抽动障碍是个人愿望被压抑和反抗心理的表现,有些患者遇到伤感的生活事件可突然出现抽动症状,几乎所有的患者精神有压力时抽动症状都会加重,有些用心理疗法可以使抽动症状缓解,因而比较强调精神因素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在1900~1965年有关抽动障碍文献中,占优势地位的是精神分析学派。Gilles de la Tourette (1899)认为,抽动与多种恐怖、算术躁狂症和广场恐怖有关。Patrick(1905)描述抽动障碍是一种运动病,并提出“感觉-精神运动性紊乱”(sensori-psychomotor derangement)这一术语。此后,Meige和Feidel(1907)指出抽动障碍以精神成分为背景。而Ferenci(1921)则认为许多抽动就像手淫那样会被固定下来,并具有刻板性质,可能与自恋(narcissism)有关。抽动障碍与紧张症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模仿现象、刻板行为和做怪相等。而紧张性强直其实是许多数不清的阵挛性、防御性抽动的总和,在此紧张症只不过是紧张性阵挛的顶峰状态。另外,Ferenczi还把抽动表现比作癔症的转换状态,暗示着过去的创伤,是一种不成熟的、退化的精神发泄。Mahler等认为抽动障碍可能是涉及纹状体苍白球的连接问题,提示本病发生于性心理发育和父母-儿童关系障碍,表现为高度自恋的个体中。他们发现抽动障碍患者在手淫中常持纵容态度,故抽动本身对患者而言就有一种性高潮性质。现认为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恐怖电视或刺激性强的动画片致精神过度紧张等精神因素,都可能与抽动障碍的发病有关。研究发现,精神创伤(家庭、社会)、精神压力过大(如学习压力、工作任务等)、情绪波动、疲劳与兴奋(如剧烈体育活动、长时间电脑游戏或看电视等)、过度惊吓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

二、 人格因素

抽动障碍患儿存在不同程度个性异常,多为回避型和冲动型人格,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表明,抽动障碍患儿神经质和精神质T分高,而掩饰性T分偏低,表明抽动障碍患儿存在自控性差、易激惹、焦虑、抑郁和心理成熟度偏低等特点。对外界刺激易反应过度,易做冒险和新奇的事情。个性特点作为发病的中介因素,在抽动障碍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可能为发病危险因素。

三、 环境因素

近年来调查发现,抽动障碍的发生与周围不良环境相关。①家庭不良生活事件,如不和谐、多冲突、少娱乐、亲密度低、少情感交流、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等;②家庭教育不良,如管教过严、过于挑剔、苛刻、高拒绝、多否定、过分干涉和要求超过实际水平等;③学校不良环境,如教师要求过高、过于严格、同学嘲笑、与同学争执等,有时考试和课堂提问也会加重抽动症状。
在不良家教因素中,有调查发现抽动障碍与管教过严有关。我国现行的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居多,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对儿童过于严厉和苛刻,上学后又给儿童增加过重的学习负担,过多地限制他们的活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加上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过严,使儿童生活在紧张与恐惧的环境中,情绪得不到放松,不能获得温暖,致使外界压力与患儿心理承受能力产生偏差而可能导致发病,这种偏离常态的管制式教育被认为可能是抽动障碍的致病因素之一。我们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状况调查还发现,半数以上(67%)的患儿被采用了打骂和体罚管教方式,缘于家长对患儿出现的抽动症状认识不清,误认为患儿不听话而采用不恰当的管教方式。采用这种打骂和体罚的管教方式,可以使本病的抽动症状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