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寄生虫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篇 线 虫 病

第十八章 蛔 虫 病

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描述蛔虫病的专著是《诸病源候论》,又称《诸病源候总论》或《巢氏病源》,由巢元方等撰写于大业六年(610)。蛔虫病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有时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病、肠梗阻等。
一、病原学
蛔虫是人体消化道寄生的最大线虫。成虫呈长圆柱状,头尾两端渐渐变细,形似蚯蚓,故学名称为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雄虫尾端向腹面弯曲,其末端有一对镰刀状交合刺,体长15~31cm,最宽处直径2~4mm;雌虫尾端钝圆,体长20~35cm(可达49cm),最宽处直径3~6mm。活虫体带粉红色,死虫体呈乳白色。性未发育成熟的童虫较细小。蛔虫童虫及成虫的主要结构特征为:体表两侧缘可见明显的侧线;头端口孔周围具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蛔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受精卵为短椭圆形,中等大小(平均为60μm× 40μm),卵壳厚,外被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卵内含1个卵细胞,且与卵壳之间形成有新月形空隙;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中等偏大(平均大小为90μm×42μm),卵壳及蛋白质膜均较受精卵为薄,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折光颗粒。有时可见无蛋白质膜蛔虫卵。
蛔虫的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过程包括受精卵、感染期卵、幼虫、童虫和成虫5个不同形态的阶段。人体感染者粪便中排出的受精蛔虫卵在外界荫蔽、潮湿、氧气充足和21~30℃条件下,约经3周发育为感染期卵(内含经1次蜕皮幼虫)。感染期卵被人吞入后大部分被胃酸杀死,仅少数进入小肠内孵出幼虫并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侵入肝,再经右心到肺,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经第2次和第3次蜕皮后的幼虫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经人吞咽入消化道。幼虫在小肠内行第4次蜕皮后成为童虫,约经数周发育为成虫。成虫游离寄生于小肠,多见于空肠,以半消化物为食,雌、雄交配,雌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自感染期卵进入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60~75天,成虫寿命约1年。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人体寄生虫数常为一至数十条,个别可达上千条。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均可引起人体致病,但其主要致病阶段是成虫。幼虫致病主要在感染移行过程可引起机械性组织损伤,但多为短期的一过性的病变,较常见的是幼虫在肺部可致肺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产生蛔虫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当发生严重感染时,幼虫还可侵入脑、肝、脾、肾、等器官引起异位寄生。成虫具有钻孔和螺旋式扭结的习性,在肠道寄生过程中,除了夺取人体营养和引起超敏反应之外,还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较多见的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较少见的如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阑尾炎等。亦可通过病变部位侵入相邻器官引起相关疾病。如胸部蛔虫症、憩窒蛔虫症、中耳蛔虫症、尿路蛔虫症,甚至还有罕见的转移性蛔虫症、蛔虫性胃肠漏等。
二、流行病学
蛔虫呈世界性分布,全世界约有1/4的人口感染过蛔虫,我国2004年全国人口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发现,蛔虫感染率约为12. 72%,推算蛔虫感染人数为8593万,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
粪便内含有受精蛔虫卵的人是造成感染流行的传染源。在流行区,用人粪施肥或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蛔虫卵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期虫卵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人感染。人因接触外界污染的泥土,如农田、庭院地面等,经口吞入附在手指上的蛔虫卵而引发感染。食用带有蛔虫卵的甘薯、胡萝卜、腌菜等食物可发生大批人群感染。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在年龄分布上,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感染率最髙。随着年龄的增长,卫生习惯改变或(和)多次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是成人感染率降低的原因之一。男女性别间差别无显著。
蛔虫感染的流行特征具有地区性和季节性。地区性反映在蛔虫病发生率农村髙于城市,这是与当地粪便污染地面和卫生水平低等因素有关,并与该地区经济条件、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以及文化水平和卫生习惯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季节性流行特征是指人群受蛔虫感染的季节与当地气候、生产和生活活动有关。例如在温带地区,冬季蛔虫卵停止发育,春季气温回升到13℃以上,虫卵开始继续发育,秋季,随着气温下降,蛔虫卵发育期延长,乃至滞育。一般认为,感染期虫卵的出现率以7、8月为最高。
在农村人群中造成蛔虫感染率高的原因:一是生活史简单;二是蛔虫产卵量大;三是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四是广泛使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或儿童随地大便而引发感染期蛔虫卵被广泛污染;五是养成了不良饮食卫生习惯。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一)蛔虫幼虫的致病作用

幼虫移行可机械损伤肺微血管破裂而出血,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性炎症发生,可引起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又称吕弗勒氏综合征(Loffler Syndrome),是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PIE)中的一种,临床上以肺部症状为主,可伴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咳嗽、哮喘、血痰;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浸润性病变,病灶时有游走现象。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现象。多数感染者一般在1~2周内自愈。幼虫的代谢分泌物或幼虫死后的分解产物可引起炎症反应或Ⅰ型和Ⅱ型超敏反应,故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等;重度感染时,大量幼虫通过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侵入淋巴结、甲状腺、胸腺、脾脏、脊髓等处,引起相应的异位病变;亦可达肾经尿道排出,或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二)蛔虫成虫的致病作用

一是消耗宿主营养。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未消化完全的乳糜液为营养,从而部分掠夺了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二是影响宿主对营养的吸收。成虫以游离方式寄生于肠道,可因虫体较多及活动频繁而机械性损伤宿主肠黏膜,甚至发生炎症,导致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而影响对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 2和C的吸收,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严重感染者还可出现发育障碍。有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脐周腹痛及腹泻的症状,则与肠黏膜受损和肠壁炎症影响到肠蠕动有关。三是超敏反应。蛔虫代谢分泌物是一类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IgE介导的超敏反应症状。如荨麻疹、皮肤瘙痒、视神经炎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蛔虫中毒性脑病。四是并发症。蛔虫的螺旋式扭结习性或寄生数量较多时可对人体肠道引起机械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肠扭转或肠套叠;蛔虫的乱窜钻孔习性,常因受到高热或驱虫不当的刺激后出现在肠内乱窜,钻入胆道引起最为常见的胆道蛔虫病,钻入阑尾引起阑尾性蛔虫病;胆道内的成虫进一步穿破肝内胆管,经肝静脉进入右心房,引起肺动脉栓塞;虫体误入鼻咽通过鼻泪管反流至结膜囊,导致泪管蛔虫病;进入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通过自然开口或肠道瘘口进入膀胱、尿道引起急性尿潴留;或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蛔虫可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等部位,其虫体的残骸、虫卵等可致蛔虫性肉芽肿。另有罕见报道蛔虫成虫进入食管引起食道梗阻、进入肝内胆管引起肝破裂。
四、诊断及治疗
对蛔虫感染者和蛔虫病的确诊依赖于从粪便中查见蛔虫卵或在粪便或呕吐物及手术中发现蛔虫虫体。粪检虫卵的方法主要为直接涂片法,一粪多检或多次粪检均可显著提高检出率。此外,用饱和盐水浮聚法和沉淀法的检测效果更好。
对蛔虫感染者和蛔虫病的治疗,无论病情轻重均应进行驱虫治疗。常用驱蛔虫药物有阿苯达唑(mebendazole)和甲苯达唑(albendazole),用药后可使虫卵转阴率达90%以上。广谱驱虫药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治愈率接近100%。
五、预  防

(一)控制传染源

驱除人体肠内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感染者,查治易感者(如幼儿园,小学及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发现感染者超过半数时可进行普治,在感染高峰后2~3个月(如冬季或秋季),可用肠虫清口服作集体驱虫,驱出的虫和粪便应及时处理,避免其污染环境。

(二)宣传卫生知识

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三)管理粪便及环境

搞好环境卫生,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用人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厌氧发酵及高温的作用可达到杀灭蛔虫卵的效果,同时还可增加肥效;此外,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采用泥封堆肥法,3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杀死蛔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