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主编简介
何世坤教授早年师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创始人、所长马镇西教授及美国DOHENY 眼科研究所所长、国际著名眼底病专家Steven Ryan 教授,现任职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病理系及南加州大学眼科研究所,现任海外华人眼科及视觉研究联合会主席,是该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美国表观遗传研究学组会员,曾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副主编、《眼科研究》(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副主编及《中华眼科杂志》编委,现任《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Austi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Journal of Biomolecular Research & Therapeutic 等杂志编委;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础与临床》主编之一,参与《角膜免疫学》《眼科遗传学》《眼底病学》的编写,也是Steven Ryan 主编的 Retina一书中表观遗传学一章的主要编写者及其第一卷中文翻译版的译者之一。何世坤教授曾任中华眼科学会表观遗传学组长,参与2012眼科再教育材料的编写。迄今为止,何世坤教授共发表了同行评议的科研文章数十篇,也是17种英文期刊的审稿人及长江学者评审人,被聘为中国5所大学眼科名誉教授。他主要的研究成果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 PVR 及CNV形成关联;可溶性的EphB4抑制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内质网应激反应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alphaB晶状蛋白调节VEGF生成机制;表观遗传因子-MeCP2 与视网膜纤维化的关联。
二十多年来,何世坤教授曾帮助数十位眼科医生和团体赴美参观学习和进修,参与创建了海外华人眼科及视觉研究联合会,首先发起并连续十年在美国ARVO会议期间与中华眼科学会联合举办的中美眼科学术研讨会——中美眼科学高峰论坛,得到了ARVO 会议官方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中美眼科工作者的欢迎,现已成为每年ARVO会议的常规议程,为中国眼科工作者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中美眼科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起到了中美眼科研究的桥梁作用。鉴于何世坤教授在眼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在推动中外眼科交流和合作方面的杰出贡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于2008年授予何世坤教授“海外华人眼科杰出成就奖”。
郭海科,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副院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事务部总监、河南爱尔眼科医院总院长及CEO、河南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特聘客座教授,并担任卫生部防盲办专家指导组成员、美国白内障学会会员、世界青光眼学会会员、河南省特聘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和《中华临床眼科杂志》副主编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中华眼外伤与职业眼病杂志》《眼科新进展》等杂志的编委,曾于2000年主编《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一书。
在国内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手术等,是国内人工晶状体眼视光学研究的发起人之一,开发了国内第一个人工晶状体计算软件,并在 Journal of Cataract Refractive Surgery发表了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标准公式,是我国乃至世界实施白内障手术最多的眼科医生,多次在国内及国际大型眼科学术会议上做手术演示及特约演讲,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在AAO会议上做现场手术演示的中国医生。
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以及省、市(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研究课题涉及视光学基础理论、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科研成果包括(mTOR)信号通路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样转化引起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黏着斑激酶(FAK)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纤维化和细胞迁移的调控机制研究,为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