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致密物沉积病

DDD是C3肾小球病中的特殊类型,其特征表现为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致密层可见均匀的、飘带样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管基底膜和肾小囊基底膜也可见类似电子致密物。传统上将DDD划为Ⅱ型MPGN,但陆续的病例报道发现,DDD并非全部表现为MPGN,也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其他病理类型。
一、发病机制
DDD的发病机制与补体旁路调节失衡导致液相的补体旁路过度活化有关,可由于补体旁路调节蛋白的基因突变或其自身抗体产生所致。报道较多的是在家族性DDD患者检测到H因子的纯合突变,发生于N末端的SCR4、SCR7的氨基酸替换和缺失的突变,导致H因子功能缺陷。另有C3的基因突变,形成循环中突变型C3和C3转换酶(C3 △923DG),其不能被H因子结合和抑制,导致液相的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也有报道DDD患者检测到基因多态性,包括H因子、B因子和C3的基因多态性具有患病倾向,可通过叠加效应,导致DDD发病。关于自身抗体的报道,最早见于1969年Spitzer首先发现了一种能与裂解C3的蛋白结合的物质,后证实为C3转化酶的自身抗体,命名为C3Nef。C3Nef是一种IgG型抗体,与C3转化酶结合后,使其半衰期由几秒钟延长至45~60分钟,同时拮抗H因子的作用,C3转化酶持续降解C3,导致补体过度激活。C3Nef在DDD患者的阳性率高达80%,提示其在DD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另有报道DDD患者检测到H因子和B因子自身抗体,后者与B因子结合后也可稳定C3转化酶(C3bBb),加速补体活化。Sethi等对DDD肾小球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显示,肾组织内的沉积物主要含补体旁路的代谢成分和终末补体活化产物(C3、C5、C8、C9),以及补体液相活化的调节蛋白——玻连蛋白(vitronectin),不含B因子。后者是在细胞表面(固相)形成补体旁路C3转化酶(C3bBb)和C5转化酶(C3bBbC3b)所必需的调节因子,说明DDD的补体旁路激活主要发生于液相而非固相。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也证实,H因子和I因子同时敲除(Cfh-/-Cfi-/-)的小鼠,仅见系膜区C3沉积而无毛细血管壁的C3沉积,说明液相的补体调节因子——I因子对于毛细血管壁的C3沉积必不可少。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是补体旁路途径调节异常导致补体旁路过度活化致病,为什么C3在DDD和C3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球内沉积的形态却不相同?DDD和C3肾小球肾炎到底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还是两个不同疾病?从人和动物模型的观察结果推测,C3在肾小球的沉积形态不同可能与沉积的补体片段不同有关:C3b倾向于沉积在系膜区,导致非MPGN型C3肾小球肾炎;在I因子作用下,C3b降解为iC3b,倾向于沉积在毛细血管袢,可导致MPGN型C3肾小球肾炎。目前多数人认为DDD患者其肾小球基底膜内沉积的C3也应为iC3b,但至今未能获得直接证据。如果都是iC3b沿毛细血管袢沉积,为什么有时形成DDD,有时形成MPGN型C3肾小球肾炎呢?有学者推测可能DDD和MPGN型C3肾小球肾炎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依据是:在H因子缺失的Norwegian Yorkshire猪观察到肾小球电子致密物最开始出现在内皮下,后逐渐发展至肾小球基底膜致密层,同时可有上皮下沉积;部分DDD患者可同时伴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而C3肾小球肾炎患者也可见节段性肾小球基底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积,出现两种疾病的形态并存的现象,提示两种疾病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二、临床表现
DDD多见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老年患者可因副蛋白血症继发的自身抗体(如H因子抗体)导致DDD。美国的DDD数据库显示,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男与女比例为2 : 3)。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16%~38%)、单纯肉眼血尿(21%~36%)、肾病综合征(12%~55%)、镜下血尿伴非肾病综合征水平蛋白尿(15%)、单纯蛋白尿(15%~41%),还可有无菌性白细胞尿。多数患者C3下降,C3水平与病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C4一般正常。
肾外表现有视网膜黄斑变性,是包含补体的物质(电镜下为电子致密物)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Bruch膜之间沉积形成疣状物所致,黄斑变性与肾脏病变活动无明显相关性。不到5%的患者也可合并获得性部分脂肪营养不良(aquired partial lipodystrophy),表现自面部到上半部躯体皮下脂肪萎缩,可先于肾脏病数年出现,与补体旁路介导的脂肪组织损伤相关。
三、病理表现
DDD特征性改变为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致密层均匀的电子致密物沉积,似缎带样或香肠状改变,有时也可呈间断性沉积。类似电子沉积物也可见于肾小囊壁和肾小管基底膜。免疫荧光可见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及肾小管基底膜呈线条样沉积,在系膜区呈圆环状沉积,免疫球蛋白阴性或少量沉积。光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呈带状增厚,用过碘酸-雪夫染色(PAS)片观察尤显著。病理类型可多种多样,25%~43. 8%患者表现为MPGN,其余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4%)、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18%)、毛细血管内肾小球肾炎(12%)和硬化性肾小球病。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上如发现C3下降而C4正常、合并视网膜黄斑变性或获得性部分脂肪营养不良则高度提示DDD可能,但最终明确诊断仍需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DDD诊断明确后,应进一步寻找补体旁路调节异常的具体环节,检测血浆C3Nef、H因子自身抗体及基因、B因子自身抗体及免疫固定电泳等。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荧光和电镜与C3肾小球肾炎鉴别。
五、治疗及展望
本病为罕见病,无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治疗方法主要基于少数病例的治疗经验报道和针对可能发病机制的治疗尝试。DDD的一般治疗与C3肾小球肾炎治疗相同,而主要治疗也是针对补体旁路调节异常进行,包括:①血浆置换:适用于H因子基因突变、H因子自身抗体、C3Nef、副蛋白血症等,机制是置换出各种致病因子,及通过新鲜冰冻血浆补充缺乏的H因子等补体辅助因子。H因子基因突变引起的DDD理论上应终身实施血浆治疗,目前已能重组H因子,但尚未在人类使用。副蛋白血症患者还可能采用化疗或化疗及干细胞移植。②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为抗CD20单克隆抗体,它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结合后,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理论上讲,其对C3Nef阳性、抗H因子抗体阳性、抗B因子抗体阳性及副蛋白血症等患者均可能有效,但目前尚无相关报道。③依库珠单抗:此抗C5单克隆抗体与C5结合后可抑制C5分解为C5a和C5b,从而可以阻断C5a和MAC的产生,有报道依库珠单抗对部分DDD患者有效,有限的经验认为起病时间短、肾活检有活动性病变(如新月体、毛细血管内增生)、肾小球和肾间质慢性病变轻、近期有血肌酐或(和)尿蛋白上升、循环MAC升高者效果较好,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验证。④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药物,部分病例报道有一定疗效。
DDD预后较差,10年50%~70%发展至ESRD。肾移植后50%~100%复发,通常在移植后1~2. 5年内复发。肾移植前、后行血浆置换是否能减少复发或治疗复发目前尚不肯定。随着DD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未来更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将可能出现。

(王素霞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