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眼底激光治疗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眼底病激光热效应光斑反应分级及应用

激光治疗四要素的合理选择及配比,有利于提高有效光斑所占的比例,从而减少光斑总数、提高治愈率和减少激光治疗并发症。有效光斑是指既保证对病变发挥最佳治疗作用、又同时对正常视网膜组织损伤最小的光斑。不同种类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要求不同强度的有效光斑。不同反应强度的光斑在视网膜产生的肉眼可见的颜色不同。根据临床光斑强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Tso将视网膜光斑由弱到强分成4级:

1. Ⅰ级光斑

光斑呈淡灰色,依稀可见。光斑的组织病理学反应局限于RPE层。Ⅰ级光斑急性期(激光治疗后24小时)RPE水肿并形成空泡,视细胞外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轻度水肿。恢复期(激光治疗后1~3个月)RPE细胞增生及移行至光斑部,视细胞内、外节恢复正常。
作用:破坏功能失代偿的RPE细胞,刺激RPE活性,促进RPE增生。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RPE渗漏性病变的治疗,如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黄斑水肿等。

2. Ⅱ级光斑

Ⅱ级光斑呈灰白色,其外有一圈雾状淡灰色环。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发生在外颗粒层和RPE层。光斑中心白色反应是视细胞核坏死,其外的淡灰色环为RPE层损伤区。
作用:Ⅱ级光斑不形成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因此不适合于封闭视网膜裂孔和格子样变性区;激光光斑不损伤视网膜内层,因此不能阻止视网膜血管性渗漏。

3. Ⅲ级光斑

光斑呈浓白色,外围有两个淡灰色环。组织病理学改变中,光斑反应作用于内、外核层和RPE层。Ⅲ级光斑急性期白色中心是内核层坏死区,其外两个灰白环分别是坏死的外核层和RPE层。愈合期内核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阻塞,并形成脉络膜视网膜瘢痕。
作用:能够抑制视网膜内层的血管渗漏,降低视网膜耗氧;能形成较强的视网膜脉络膜瘢痕粘连。
临床应用:Ⅲ级光斑是眼底激光治疗应用最多的光斑反应,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血管性、阻塞性、缺血性、渗出性、增生性病变,以及视网膜裂孔、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等。

4. Ⅳ级光斑

Ⅳ级光斑呈强白色中心,外围为灰白环。组织病理学改变中,急性期Ⅳ级光斑强白色中心为光斑反应损伤全层视网膜,其外围灰白环是RPE和视细胞坏死扩散,同时视网膜血管阻塞及脉络膜大、中血管层破坏和毛细血管阻塞。恢复期视网膜全层萎缩,RPE无增生,不能形成脉络膜视网膜瘢痕。
作用:视网膜全层损伤;脉络膜大、中血管层破坏,毛细血管阻塞。
临床应用:主要适用于脉络膜视网膜肿瘤,特别应用于脉络膜恶性肿瘤的治疗。